走进宁河古城●张有财
香子城全景
自秦汉以来,在临夏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王朝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在境内修筑了许许多多不同时期的古城,这些古城是临夏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临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灾人祸的破坏,能够保存下来的古城现已为数不多,宁河城是其中留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城。
宁河古城位于今和政县县城内,坐落于牙塘河、大南岔河、小南岔河交汇处西侧,最早修筑于明代洪武年间。说起宁河城,我们不得不从宁河城的前身——香子城谈起。
宁河城的前身——香子城
香子城位于今和政县城北侧的山顶平地上,其东南侧与宁河城相交汇,为了区别于宁河城,当地人将这座城叫“旧城”。据史料考证,香子城修建于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因该地多香獐子而得名。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爆发,驻守河陇地区的唐军奉命东撤平乱,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强盛的吐蕃趁河陇防务空虚之际,攻占河州。为了守卫这些攻占的地区,吐蕃在河陇地区修筑了许多城堡,香子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香子城修筑于山顶平台之上,所处地势极为险要,东、南、北三面均修筑于陡崖之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只有西面地势平坦,城址呈长舌状,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140-200多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城墙基宽4-6米,顶宽4米,外墙残高6-7米,内墙残高4-5米,城墙为夯土版筑而成,夯土层厚12-16厘米不等。在城墙西北、东南两角处筑有向外突出的圆形角墩,西城墙外开挖有宽约6米、深3米左右的一条护城壕沟。城门设于西城墙正中处,为加强防护能力,在城门内还筑有一座方形瓮城,城门外曾建有设习弓射之教场,故有今日教场之谓。
到了北宋真宗年间,吐蕃赞普的一支后裔唃厮啰统一了河湟地区的吐蕃各部,建立了唃厮啰政权,在对外策略上采取亲宋抗夏的立场。北宋熙宁年间,香子城成为唃厮啰长孙木征捍卫河州的重要军事据点之一。宋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宋熙河经略安抚使王韶发兵攻打河州,部将景思立奉王韶之命,进攻唃嘶啰部落占据的香子城。双方在香子城城西展开激战,木征部战败退入香子城,宋军围城数月,守城的吐蕃军因水源断绝弃城而逃,宋军攻占了此城,并进发河州。木征部千余人被杀,王韶乘势夺下河州,生擒木征妻子儿女。
这时候,宋军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战线太长,兵力又少。大军到了河州后,留守香子城的兵力不多,王韶刚离开,后面木征部再次叛乱,将宋军粮草劫持,并重兵围困香子城,以迎接逃出来的木征军队。香子城城池不完善,守香子城的将领奚起看着四周密密麻麻围过来的唃厮啰吐蕃兵,又看了看城中仅有的几百宋军,自忖不能守香子城。一旦该城失守,王韶就成了一个孤军了,立即派人向王韶求援。
王韶立即让田琼率700余人救援,至牛精谷,正好遇到木征带着大军赶向香子城,两军交战,宋军寡不敌众,田琼与其子田永吉皆战死,仅有少数人逃了出来。这也是河湟开战以来,宋军损失最重的一次。前面数次战役,总共伤亡不足1000人,而仅这一次,伤亡就达到近500人。
王韶又派苗授率领500人杀回来支援,这次宋军虽少,但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苗授连夜急奔香子城外,天刚蒙蒙亮,就带着宋军杀了过去。500宋兵个个就像下山的猛虎,在数万木征军队中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不到一个时辰,数万木征大军被杀得胆战心寒,拔腿就逃,香子城围解。香子城宋军与苗授援兵合兵一处,进兵牛津谷,击退吐蕃援军。木征趁王韶在香子城周围与吐蕃军激战之际,又率军夺回河州,王韶害怕陷入吐蕃军重围,“乃至解香子城,破积庆寺诸羌而还。”并命部将景思立知河州,驻扎香子城。因河州当时被吐蕃军占领还未收复,景思立在香子城一度办公。八月,王韶领兵从今和政县松鸣岩镇的陡石关南行穿越露骨山,入洮州,击败木征弟巴毡角。木征率部往援,趁着河州空虚,王韶与景思立分道攻取河州,再度占领河州,改香子城为“宁河寨”,意为安宁河湟之意,仍由景思立派兵驻守。宋崇宁四年(1105年),宋王朝升宁河寨为宁河县,以宁河寨为宁河县治,属河州管辖。《方舆纪要》卷六十河州记载,宁河城“在州南六十里,吐蕃所置香子城也,宋熙宁六年,王韶攻拔香子城,遂平河州,因置宁河砦。崇宁四年,改置宁河县。”北宋灭亡后,香子城先后成为金代的宁河县治。元至元九年(1272年)在宁河县城设宁河驿站,即明初时的宁河县治所。
宁河城的建立及修建情况
明洪武八年(1375年),明王朝鉴于作为宁河县治的香子城因地处山顶,供水困难,交通不便,加之原城址面积狭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就在今香子城南侧又重新修筑了一座新城,取名“宁河城”,成为新的宁河县治,同时废止了原香子城。宁河城修建别具特色,修筑者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理条件,将城址选择山河之间,依地势修建而成,除把北城墙修筑于原香子城南城墙址基础上外,还把北城墙向西面延伸了200多米,进一步扩大了宁河城址的面积;南城墙修筑于大南岔河北岸的平川之中,东城墙、西城墙则依山坡逶迤而下,雄踞于半山半川之间。因北城墙修筑于地势陡峭的山坡最顶部,城内地势呈南低北高,城内有清泉十几处,其中以龙泉最为著名。龙泉位于城北角半坡之上,由两眼自流泉和两眼泛眼泉组成,水质甘甜,保证了城内居民的用水来源。
新修筑的宁河城东西长约1000多米,南北宽约400米,城墙基宽7-8米,顶宽4-5米,城墙为夯土版筑而成,夯土层厚15-17厘米,在四周城墙上设有女墙,其上设垛口935个,城墙每隔60-70米不等处各修筑有一个向外相对突出的长13米、宽11米的马面,城墙四角处各筑有一个向外相对突出的方形角墩,墩顶长13米、宽11米,同时在城墙外部挖有护城壕沟,城壕宽约6-8米,深约8-10米不等。东、西、南三面城墙正中各辟有一个城门,因北城墙修筑于山梁,故无北门。南城门悬挂有“三关锁钥”匾额,匾额中的“三关”指沙马关、陡石关、斯巴司关,为河州二十四关中的3个关隘,均在今和政县境内。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王朝废宁河县,在宁河城内设置了守御千户所,属河州卫管辖。明弘治八年(1495年),当时宁河城有居民500余家,并设立了集市,每三日一聚。明嘉靖十年(1531年)在宁河城设立了和政驿站,清仍之,宁河城成为和政驿的驿站所在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时任河州知州杨增新鉴于宁河城历经多次战乱已残破不堪,报省府批准,将原城墙进行了加固补修。于当年四月二十日动工,翌年九月完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杨增新又在宁河城内龙泉附近建立了龙泉书院,为河州四大书院之一。1929年由临夏、临洮二县析置和政县,县名取和通之政则民乐政达之意,以宁河城为县治。1949年8月21日,和政解放,9月5日成立和政县,仍以宁河城为县治。
宁河城有关战事
宁河城自建成之日起,截至目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数百年来,有过时代的繁华,也经历了战火硝烟的多次洗礼,宁河城作为河州南部的重要军事堡垒,在保卫和政人民的生命财产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经历的战事有: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七月,蒙古鞑靼部俺答之从孙火落赤率部由青海突入河州,从今临夏县双城渡过大夏河后,进犯宁河城。临巩兵备道郭宗贤,固原镇总兵刘承嗣,督兰州游击孟孝臣等部兵马,于火落赤部大战于宁河城,明军斩首十余级,火落赤次子枹罕兔,长婿拜言他卜囊俱死于明军火炮之下,后火落赤见取胜无望,率部移营今康乐县朱家山。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三月,居住在老鸦关外的蒙古达力架王、德庆王等趁吴三桂等人发动的三藩之乱之际,率万余人,自宁河城南面的沙马关侵入河州境内,一路烧杀抢掠,直抵宁河城下。攻城未下,遂抢掠城郊,后被清甘肃提督张勇逐出河州境内。
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河州一带回族起兵反清,呼应宁夏金积堡和甘肃肃州回民起义,河州西乡马占鳌、马海晏,宁河三十里铺人闵殿臣等率众攻克河州城后,又派兵攻占了宁河城。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陕甘总督左宗棠进兵河州,马占鳌等在太子寺战役中打败清军后乘胜投降,受官职,闵殿臣拒绝投降,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再次举旗反清。二十五日,闵殿臣在进攻河州城失利后率数千人进攻宁河城,占据北、西、东三面制高点,挖地道,烧西关,清提督张仲春、凌春台等以大石堆砌封堵城门,并于石缝中射击,闵殿臣部昼夜围攻不下,城内守军趁闵殿臣部攻势懈怠之际三路出击,闵殿臣部中路败绩,其他二路皆动摇,随即撤围。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闵殿臣之孙闵福英在河州马永琳的鼓动下,与狄道马维翰部于闰五月合攻狄道,不克,转而攻宁河城,又不克,遂分兵攻克大鼓台、荨麻槽、锅底山、鹿沟等处民寨后,再次进围宁河城。时宁河城内有居民3000多户,由乡绅潘慰、张华等组成7个守城民团守城,甘肃布政使曾嗣也派人从临潭向宁河城内运送粮草军械,宁河城得以坚守。至十月间,督办甘肃军务董福祥率部由狄道进兵河州,派张成基带马队救援宁河,同月二十日,董福祥捕杀闵福英,宁河城之围始解。
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月初,马步芳族弟马仲英起兵攻击国民军,率数百人攻宁河城,在城外扩充队伍,抢获和政驿警所的枪支,派兵寻找巡警队长马凯祥未果,后撤离宁河城,前往康乐县苏家集、八松一带,补充兵员,壮大实力。乘着马仲英部离开宁河之际,巡警队长马凯祥立即在城内组成守城民团,自任团总,下辖6个民团,2个独立大队,后增加为7个团。之后,马仲英主力围攻河州城,并分兵围攻宁河城,宁河城守城民团在国民军彭旅长部(后为李仲斌部)配合下,在城郊与马仲英部交战数次,互有胜负,不久国民军战败撤走,由民团坚守宁河城。五月中下旬,马仲英部派宁定县政府职员陈子凡(和政籍)入城劝降未遂,又遣今和政县买家集人马永录、卜家庄人张海查到城下喊话,点名城内绅士陈寿卿出城谈判。谈判失败后,马仲英率部从西、南、北三面加紧攻城。七月二十六日下午,马仲英部埋在西城墙下的地雷爆炸,导致城墙塌陷十余丈,守城民团将塌陷缺口堵起,马仲英部在城四周挖掘壕沟,派兵围困。十月下旬,国民军第三师师长吉鸿昌率部渡洮河进逼宁河城,马仲英部撤退,宁河城围遂解,此次马仲英部围攻宁河城,从五月到十月底,民团战死者600余人。
宁河城的有关传说
宁河城除了发生多次惨烈的战事外,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为宁河城增添了温馨的一面。例如在建城之前,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为宁河城测过风水;明翰林院大学士解缙在宁河城也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有一日解缙趁着公事稍暇,从河州城来到宁河城游玩。时值清明时节,春雨绵绵,满街泥泞,解缙边走边欣赏街景,不慎脚下一滑,滑倒在街道上,弄得一身泥泞。两旁店铺的商人们见状大笑,但无一人上前搀扶,恰有一卖柴的老汉路过此地,便放下肩上的柴担,把躺在泥水中的解学士扶了起来。解缙顺手在屋檐下捡起一土块,在铺面的门板上挥手写下一首打油诗:“春雨贵如油,下的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死两旁牛”。诗思奇妙,语出惊人,令嘲笑者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并当众高吟道:“深山林中出鹰鹞,什字当街站牯牛”,对柴夫的搀扶之举表达了感激之情。此传说虽属传闻,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宁河城群众对解缙这个大学士的怀念之情。
有关宁河城的诗篇
宁河城依山临河,周边山峰环抱,绿树环绕,东北侧为风景秀丽的滴珠山,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巍峨壮观的宁河城雄姿,吸引了无数的高官显贵和文人前来观光、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明代大学士解缙在《宁河城》一诗中赞道:
宁河城头百丈涌,
泻下通明五色虹。
若到关头应驻马,
下瓢一饮醉春风。
曾任明代户部尚书
的石玠在《和政驿》中写道:
银烛生花坐有春,
山堂细雨爽吟神。
南林秋色清如画,
元可悲人亦爱人。
明代参议刘宪在《和政驿》一诗中写道:
行行和政驿,
下马夕阳初。
官路依山转,
人家傍水居。
地乾幽草短,
风细落花疏。
试问西番事,
于今正晏如。
宁河城的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昔日坚固的宁河城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失去军事堡垒的意义。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在不断扩展的和政县城建设中,宁河古城墙被拆除和毁坏,现在除了沿坡顶的北段城墙尚残存有几段保存较为完整,东、南、西三面的城墙已被全部拆除。和政县六、七十岁以上住在县城附近的人,都曾看到过宁河城墙的全貌。宁河古城虽然仅留下一些历史的残迹,却印证着和政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是和政县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显示了古代和政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1987年,宁河古城被县上确定为文物遗址,标志着这座古城墙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2010年8月,宁河古城址被和政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河古城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临夏州志编纂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志》1993年6月甘肃人民出版社
2.和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政县志》1993年兰州大学出版社
3.马志勇《河州志》点校本2017年9月甘肃民族出版社
4.张廷华《和政史话》2015年3月甘肃文化出版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礼娟)5月11日,康乐县召开庆祝“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全体在家县级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各单...
康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