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羊倌”发“羊财”本报记者 郭慧霞 黎元军

民族日报 2019-04-25 10:36 大字

“咩——咩——”行走在康乐县康丰乡头岔村乡间小路上,不时能听到远处羊儿的叫声。走进农户马仲华家里,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羊儿在宽敞的羊圈里嬉戏。

头岔村位于康丰乡北部,气候干旱,该村共有耕地2326亩。2013年底,该村建档立卡户为88户、375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2810元,贫困发生率为25.87%。2018年底,全村通过了贫困村退出验收,全村人均纯收入增长为5650元。

由于该村气候干旱,种植小麦等农作物的收成并不好,马仲华意识到种植玉米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养羊可以解决玉米秸秆难以处理的问题,既节约养殖成本,又能将废弃的秸秆都利用起来,于是他开始发展养羊产业。“刚开始只养了四五十只,边养羊边种着6亩玉米地,后来慢慢发展到几百只。夏季相对养得多一些,最多的时候是400多只,平均一个月就会卖掉100多只,最少可以赚10000块钱。”马仲华告诉记者,这一养就是十几年,他也成了远近有名的养羊大户。

“羊多了可不好伺候,每天铡草、喂料就得一个多小时,饮水、打扫羊圈,够忙的。”马仲华说,“辛苦归辛苦,但只要想到等羊出栏能卖个好价钱,就很高兴。”

为了更好地掌握养殖技术,马仲华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他经常蹲在羊圈观察,了解羊的习性、饲养特点、疾病预防等知识,一蹲就是几个小时,边养边学、边学边用,慢慢地成了养羊的“土专家”。

在喂食方面,马仲华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他用自家的玉米、豌豆、小麦、油渣等进行饲料搭配,这样喂养出来的羊肉质鲜美,很受消费者青睐。“省上的专家来村里考察时也在夸这个饲料搭配呢!因为肉质好,经常有羊贩前来联系购买,销路完全不用愁。”马仲华说道,“而且县上的牛羊交易市场离我们村也不远,扩大养羊规模后,我买了一辆小型货车,这样方便买卖。”盘算起今年的收入,马仲华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他感慨,没有羊也就没有现在的富裕生活。

头岔村历来就有养羊的传统,在这里,马仲华并不是唯一一个养羊的农户。据包村组长马伟海介绍,目前,头岔村预估共养了4000只羊,并且逐年在增加。

产业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群众要实现脱贫致富,重要的是要发展特色产业,栽下产业这棵“摇钱树”。近年来,头岔村把山羊养殖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扶持村民养殖山羊,确保其有事做、有钱赚。

如今,马仲华的养羊事业风生水起,虽然眼下日子越过越好,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依旧不断钻研学习养殖技术,继续奋斗。“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实实在在地干,有苦才能有甜,好生活是要靠自己闯出来的。”马仲华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临夏州第31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陈礼娟)4月11日,临夏州第31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康乐县举行。启动仪式上,州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宣读了省爱卫...

康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