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平行线纹鸡冠耳彩陶瓶

民族日报 2019-02-25 09:24 大字

临夏州博物馆现藏有一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平行线纹鸡冠耳彩陶瓶,高14.7厘米,口径6.9厘米,腹径9.7厘米,底径5.6厘米,重量为0.321千克。1976年康乐县文物普查组征收于虎关乡边家林村,为三级文物。

该藏品为泥质红褐陶,直口,长直颈,溜肩,圆腹渐下收为小平底。口沿部饰对称的双鸡冠耳,口沿内侧饰一周黑色宽带纹,口沿外侧饰一周黑色宽带纹,颈部饰九条平行线纹及一条红色宽带纹,肩部饰一周黑色宽带纹,上腹部饰平行线纹,下腹部饰一条红色宽带纹及一条黑色宽带纹。此壶为盛水的容器,造型匀称、流畅,设计巧妙实用。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因1924年安特生首先发现于广河县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年(约4650年—4350年之间)。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彩陶出土量最高,有的遗址中彩陶占全部陶器的85%,最高达到90%。彩陶造型美观,图案具有华丽精美的艺术风格,多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图案,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纹为主,花纹一般饰于器物上腹,器形丰富多样,形体匀称,高低、宽窄比例协调。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这也反映了当时先民农业定居生活的进一步发展。(马彩霞)

新闻推荐

康乐县13名贫困妇女领到“两癌”救助金

本报讯(记者刘红红)近日,康乐县妇联发放了全国妇联“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3名患病贫困妇女每人获得了1万...

康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康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