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脱贫新天地 康乐县以“粮改饲”助推草食畜牧业发展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在康乐县苏集镇塔关村的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散落堆放着或白或绿的大包,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它们为牛羊的 “面包”。
作为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的康乐县,面对脱贫时间短、脱贫任务重的双重压力,短时期内如何完成脱贫任务?
康乐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给出了答案:依托“粮改饲”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链,使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群众新的增收点。“这些‘面包’,就是如期实现脱贫任务的‘法宝’。”他说。
经过几年的努力,康乐县的牛羊吃上了可口的“营养餐”,养殖效益不断提高,全县走上了一条“种养结合、以种带养、以养促加、增收脱贫”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降低成本 增加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底气
康乐县素有“胭脂三川米粮川”之美称。自古以来,这里的群众就有“无牛无羊不成家”的传统养殖观念。但过去几年间,随着养殖成本的不断提高,群众养殖效益下滑,严重阻碍了当地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家住附城镇刘家庙村的田颜慧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眼瞅着常年患病的公婆和两个年幼的孩子,田颜慧心里有说不出的苦,她说:“从早到晚侍弄3头牛,也就勉强维持家用,要是老人孩子生了病,还得到街坊邻居家去借钱。”
养牛不挣钱,问题出在哪?田颜慧倒出了心里的苦水:“饲料得去邻近的临洮县拉,不但运费高,人力成本也很大,算下来1头牛一年得花2000元。”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田颜慧听到村里广播上播放“粮改饲”工作的重大意义。“当时就想着,家里那几头牛的‘吃饭问题’终于能够解决了。”她回忆说。
第二年3月,田颜慧在自家5亩地里全部撒上了饲草玉米种子。丰收时节,她将收获的饲草玉米倒进村口供群众免费使用的揉丝裹包机里,不一会儿工夫,一个个青贮饲料包便打包成形。
“种子和地膜都是县里发的,牛儿吃着自家的饲料,不但贴膘快还省了饲料钱,一年下来,一头牛身上就能多挣1000元。”田颜慧高兴地说。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在“粮改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康乐县专门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为群众排忧解难。“种子选择、田间管理、窖池建设、青贮饲料制作等都是我们的服务范围,这使得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县农牧局局长马如俊说。
2018年,田颜慧把家里的简易牛棚改建为标准化圈舍,当初的3头牛也发展到现在的6头,这让她有了脱贫致富的底气。“今年,我打算再养10头牛,到年底肯定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她说。
和田颜慧一样,康乐县许多群众都感受到了“粮改饲”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方面的实惠,大家都自发地将粮食玉米改种为饲草玉米。2018年,全县完成旱作农业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粮改饲面积3万亩,完成粮改饲暨秸秆饲料化利用收贮面积12.8万亩、加工28.5万吨。目前,“粮改饲”已催生初具规模的养殖户达6700户。
以农载牧 实现农户和企业互促双赢
刘家庙村的杨玉海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2017年前,他把家里16亩土地全部种上粮食玉米也能收入1.5万元,家里的生活算不上富裕但却很满足。 (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栋明)1月30日,州委副书记苟天宏走访康乐县乡村和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春节慰问,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和依法管理宗教事...
康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