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虽才:厦临情深 医道同行

民族日报 2018-10-28 08:49 大字

7月13日,米虽才作为2018年第一批东西部协作厦门市支援临夏州的医疗专家之一,从繁华都市厦门,辗转来到临夏。

14年前,出生在甘肃省静宁县一个小山村的米虽才背起行囊、作别家人,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始了他的学医生涯。学有所成之后,便在厦门市中医院当起了医生。长期以来,他一直惦念着家乡的发展与乡亲们的健康状况。带着对家乡、对甘肃大地的热爱,这次,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下,他主动请缨,作为医疗专家来到千里之外的临夏,踊跃投身到健康扶贫工作中。将领导的关心支持及对亲人的眷恋化作工作的热情与责任,克服了气候、饮食、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快速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积极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一到临夏,他便参与指导康乐县县医院中医风湿骨病科的工作,同该院同仁充分沟通后,迅速投入一线工作。截至目前,已接诊及查房780余人。并指导会诊及疑难病例诊治,开展了多次学术讲座。

初秋时节,康乐县景古镇的大山深处传来阵阵的脚步声与嘘寒问暖的问答声。原来是米虽才同县医院医生仲小龙翻山越岭到这里送医下乡。何常清夫妇是一对高龄留守老人,何常清本人又身患高血压,时时有些头晕。平时,除了干家里的农活外,他还要照顾生病卧床的老伴。由于不识字和对医疗知识的缺乏,他们吃药总是稀里糊涂、断断续续。米虽才来到后,给两位老人仔细检查了身体,并细心地将他们的药分别装在不同颜色的袋子里,每种药物在药盒上画出不同标记,耐心反复地告知病情和服药情况……就像这样,来到康乐县后,他先后走访了数十个自然村,失孤、慢病、高龄老人是他特别照顾的对象。每次,他都为服务对象送去“三伏贴”“慢病防治卡片”等,并把党的健康扶贫政策深入、细致地进行解读,尽自己努力让他们“危急时刻有依靠,平时健康有保障”。

相比厦门市,康乐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相对滞后,群众对疾病预防、健康体检、重病筛查等不够重视,尤其对恶性肿瘤疾病,大都认为是“不治之症”而放弃诊疗,对“癌性疼痛”强忍硬熬。为了宣传肿瘤防治知识,传播癌痛规范诊疗理念,他在当地医院举办了多场院内学术和肿瘤诊疗讲座,给患者加油打气,增强其抗病信心;给医院同仁分享肿瘤相关疾病诊治的新技术、新进展,并结合医院实际开展工作指导,提高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

在他的努力下,县医院医护人员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工作效率极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查房、会诊、业务讲座、病例讨论、规范病历书写、下乡医疗……来县医院支援后,他的日常医疗工作也安排得紧凑而又有条不紊。在繁忙的工作中,他始终把培养、带教当地医护人员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参与中医风湿骨病科科室建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科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今年10月,在“首届临夏州针灸康复技能竞赛”中康乐县县医院中医风湿骨病科取得了“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等多项殊荣。

与病患近距离接触,让他感触颇深的同时,也深深意识到支医援临的使命,他说这次支医是砥砺自己、实现自我的经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厦门人民对临夏人民的深厚情意,诠释了厦门市对临夏州卫生事业的奉献付出。

新闻推荐

康乐县258户棚改户住上新楼房

本报讯(记者郭慧霞)近日,康乐县城市棚户区改造房屋项目——北苑小区安置房分房会举行,共有258户安置户通过现场抓阄的方式,顺...

康乐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康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