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景古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力脱贫攻坚

民族日报 2018-04-28 09:28 大字
 

本报讯(记者郭慧霞)近年来,康乐县景古镇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生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据了解,该镇是康乐县中药材种植及贩运集散地,每年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中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2%,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全面推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该镇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全域多元化种植加工+外地租赁规模种植+贩运”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即把单一的当归种植调整为羌活、柴胡、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多元化种植,并引导当地群众在甘南、河西以及青海等地通过租赁土地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种植,然后贩运到景古当地进行粗加工。据统计,目前租赁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每年贩运到景古镇的中药材超过3000吨,总产值达8000多万元。 

此外,该镇以推进现代农业促增收为目标,依靠特色种植业,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通过采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鼓励农户采取转包、转让等形式,引导贫困户将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进行育苗、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药材粗加工等,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规模流转,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新闻推荐

“红盾护农”保春耕

“喂,工商局吗?有人卖假种子,你们过来看看。”2月底,康乐县工商局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称发现有人销售假冒某油菜种子。“春耕生产无小事。”基于这样的认识,康乐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在接到举报的第一时...

康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康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