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芳“上学记”
2月27日,康乐县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当天一大早,家住康乐县康丰乡头岔村村民马效义带着13岁的女儿马俊芳急匆匆地赶往康丰初中报名。
提起马俊芳的上学过程,康丰初级中学校长马培元告诉记者,马俊芳由于父母在兰州打工,小学毕业后,初中离家远要住校,她就准备去兰州上学。可到了兰州,由于不会说普通话,跟那边的学生融不到一起,学习很吃力,就准备辍学打工。学校和村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与家长联系,趁着春节他们一家人回家的时机,多次上门讲政策、讲变化。“我给你们算一笔账,如果一个农村***户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国家在他身上补助的钱有2.75万元,其中,幼儿园三年3600元,小学六年1.5万元,初中三年8910元。”
为了让在辍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国家对学生的各类补助和资助政策,康乐县在要求各级劝返责任人入户宣讲《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学重要性的同时,由县、乡、村、学校组成宣讲小组,给群众举实例、算细账,让群众清楚地了解教育惠民扶贫政策,增强学生返校复学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乡村干部和学校教师的耐心引导,马俊芳及其家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放弃了“上学不如打工”的念头,并意识到只有通过学习掌握过硬本领,才能改变一切……“感谢你们对我孩子的帮助,要不是你们三番五次的上门劝说,估计孩子上学的可能性也不大。”2月28日,县教育局和康丰初级中学工作人员对马俊芳家进行回访时,马效义拉着县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马华忠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早上,我就把孩子的被褥和生活用品送到了学校宿舍,听学校的老师说,住校不但不要钱,政府每年还给1250元的贫困生生活补助。”
为了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康乐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控辍保学措施。县政府与各乡镇、乡镇与各村、教育局与各学区、学区与各学校,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控辍保学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的头上。并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制定了控辍保学攻坚行动计划,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办法,分析辍学原因,因人施策,确保控辍保学工作有序开展。
“教育局针对在辍学生制作发放了一式三份的《康乐县控辍保学工作手册》,学校、家长、乡镇各一份,建立起了三位一体的控辍保学机制。同时,还对在辍学生进行了统一编号,即一生一号,劝返一名,销号一名。”马华忠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执行‘七包八到位\’制度,对剩余的在辍学生进行集中劝返,力争使每一名辍学儿童入学、复学。”
填表、领取新课本后,马俊芳背上书包走进了康丰初中七年级一班的教室。“现在这个社会,不上学,出门连个车也不会坐,打工只能拿最低的工资;有了文化,打工工资也高一些。”马效义看着女儿走进教室,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初一的第一学期已经落下了,再不送到学校,怕是她再也不会进学校了。”
马俊芳重返校园,只是康乐县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康乐县着眼脱贫攻坚大局,把控辍保学作为教育扶贫的关键和基础,持续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控辍保学良好开局。
新闻推荐
康乐县竹子沟山清水秀。(资料图)和政县松鸣小镇风光旖旎。(资料图)本报记者邹海林临夏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的主题,积极探索绿色发展道...
康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