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唐蕃古道”重要节点与联合申遗
马东平,籍贯临夏市,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民族社会学。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2016年11月23日在《人民日报》第七版发表《倡导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肃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和《新时期甘宁青新型民族关系调查研究》。2011年主持完成甘肃省重点项目《甘肃民族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2015年起连续5年主编完成了《甘肃民族地区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5本。
2019年3月,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马东平提交的《“唐蕃古道”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助力“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建设》提案得到了与会委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文化线路”类型的遗产资源申报世界遗产成为显学。例如中国大运河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等均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便是成功代表。历史上,临夏属于“唐蕃古道”重镇,“唐蕃古道”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多民族团结交融、促进临夏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一项目的发起人之一——马东平博士。
一唐蕃古道申遗的理由及所要做的工作
北宋吐蕃唃厮啰之孙木征东征时所筑中咀岭遗址西南角
记者:请您谈谈“唐蕃古道”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和省份启动申遗工程的情况。
马东平:目前,文化线路逐渐成为一种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保护战略、新的遗产保护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模式,同时,文化线路在民族寻求共同历史记忆、延续地方历史文脉、彰显民族文化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1.“唐蕃古道”的历史渊源“唐蕃古道”指的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与吐蕃王国间人员往来的官道。这条道路从陕西长安出发,经过甘肃、青海,直通到吐蕃的国都逻些,再一直向西南方向延伸通往尼泊尔和印度,全长3千余公里。“唐蕃古道”是藏汉友好的见证,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贸易往来要道。
在历史上,这条古道更是一条承载了沿线各个民族友好往来、进行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它把青藏高原和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成为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联系的桥梁。至今在古道经过的许多地方,仍然矗立着人们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庙,遗留着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
2.文化线路传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在当前国家发展“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对唐蕃古道文化线路的传承保护对西部各省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开辟“中国—尼泊尔—印度”贸易通道,对于实现中国梦,拓展“一带一路”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对内,“唐蕃古道”经济带将会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大运河经济带一样成为助推相关省份乃至国家、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经济带。
从国家建设层面来讲,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唐蕃古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典型示范地,对于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重大价值。
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和省份以及研究机构启动“唐蕃古道”申遗工程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化、促进地方发展以及助推国家治理的有力举措。
3.“唐蕃古道”申遗工程的启动及做法
(1)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倡议的“唐蕃古道”申遗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于2016年就已经开始。2016年8月8日,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启动了“唐蕃古道”联合申遗“5+2”合作模式,即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牵头总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进行学术指导,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五省区社科院通力协作、联合攻关。这标志着“唐蕃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正式进入前期研究阶段。
紧随其后,各个研究单位对“唐蕃古道”进行系统和深入地考察研究,理清“唐蕃古道”的形成演变及相关历史信息,发掘古道上具有重要意义、普遍价值、显著特色且唯一仅存的文化遗产及其内涵,论证申遗的可行性,为下一步的申遗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2017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青甘陕川藏五省区社科院代表在青海西宁参加“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会上,各个研究单位分别介绍了2016年以来各单位“唐蕃古道”申遗前期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了工作建议。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向与会各人员提交了《“唐蕃古道”申遗甘肃段前期研究总报告》,四川社科院也提交了相关研究成果。
同时,为保证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完成申遗前期研究工作,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拟制了《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2018年工作方案》,对2018年申遗前期研究的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做了筹划安排。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将进一步发挥领导与协调作用,加强联系对接,与各省区社科院共同努力,确保“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如期结项。截至目前,甘肃省“唐蕃古道”申遗课题组就甘肃段前期研究已经开始最后地汇总。
(2)由国家文化旅游部专门成立“唐蕃古道”申遗临时工作组,启动“唐蕃古道”申遗工程。陕西、甘肃、四川、青海、西藏五省文化旅游局也建立业务隶属“唐蕃古道”申遗临时工作组。
(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陕西、甘肃、四川、青海、西藏五省区社科院和考古工作者等相关专家进行“唐蕃古道”的实地考察和前期研究工作,为“唐蕃古道”申遗工程准备研究资料和申遗文本。
(4)在国际范围内,联合尼泊尔、印度等相关国家进行联合“唐蕃古道”申遗。
(5)在建成的相关文化资源数据库和云平台中专门开辟“唐蕃古道”数据库,输入相关项目的资源信息,向全国、世界开放。
(6)对“唐蕃古道”沿线的文物进行征集和研究,在国内外进行巡展,加大对“唐蕃古道”的宣传。对“唐蕃古道”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过程示范线路等内容,进行文学影视等的创作。
二临夏在“唐蕃古道”中所占的位置
记者:“唐蕃古道”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临夏在其中的“分量”有多重?主要有哪些古迹遗存?
马东平:临夏历来是多民族势力角逐之地,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唐朝势力和吐蕃势力在临夏此消彼长。临夏也是“唐蕃古道”的主要行程地。
据《新唐书·地理志》都州都城县下注,长安与逻些间的唐蕃古道具体行程是:东起长安(陕西西安),历秦州(甘肃天水)、狄道(甘肃临洮)、河州(甘肃临夏)进入今青海境内,经龙支(青海民和)、都州(青海乐都)、都城(青海西宁)、赤岭(日月山)等地,最后到逻些(西藏拉萨),全长3000公里。从古至今,临夏“唐蕃古道”中存在的古道、古驿站等古迹,有些留有些许的印记,绝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即使器物性的遗产在临夏也是难觅踪迹,但回荡在历史中的临夏古地名,都蕴含了大量的“唐蕃古道”文化信息与密码,值得我们去大力挖掘这些文化资源的历史内涵、价值和意义。
1.临夏历史上的古道
(1)枹罕、西平道。从枹罕至临津渡(在今积石山自治县大河家渡口一带)过黄河至乐都达西平。隋唐后,改经凤林渡(位于炳灵寺黄河下游约15里处)渡河,称河州、鄯州道,为唐蕃主要古道。宋代称河州青唐道。
(2)枹罕、浇河道。一自枹罕翻越达里加山,由循化(现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渡河至化隆(也称为河州、廓州道),再西行渡河至贵德;一自枹罕经积石关达循化至浇河,此道在北朝和唐时,中原王朝与西北割据政权之间的军事活动及使者往来十分频繁,也是唐蕃重要古道。
(3)枹罕、洮阳道,是通往四川、西藏古道。从康乐至临潭出石门入四川,又从临潭经青海入拉萨。这条道路辟于唐代,多使用于宋、元。目前,临夏“唐蕃古道”的主要道路和现代的道路重合。
2.临夏史书记载的驿站
(1)北魏:早于临夏“唐蕃古道”前的驿站有北魏在今积石山县银川乡黄河南岸设的三延川亭。
(2)唐代:唐朝在临夏境内大致设有大夏馆(今广河县阿力麻土古城村)、河州驿、凤林驿(今永靖莲花西,被刘家峡水库淹没)。
(3)元明时期:河州成为黄河南部政治经济中心地区之一,驿站比较集中。明初在临夏设河州茶马司互市于积石关,乌斯藏贡道也经河州。临夏州境内由东到西设驿站6处,即三岔驿(今康乐县城)、定羌驿(今广河县城)、宁河驿(今和政县篙支沟)、凤林驿(今临夏市西关)、银川驿(今积石山县银川乡西番庄)、长宁驿(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长宁)。驿站之间每10里或15里设铺,河州境内有19个铺。驿站传递时间和限期有明文规定,如河州卫到京2100公里,经63站,限期126天。在以后的历史时期,这也是“唐蕃古道”在中原和藏区继续起到沟通作用的原因。临夏“唐蕃古道”上的驿站已成为历史,遗迹也荡然无存。
3.临夏“唐蕃古道”中形成的古渡临夏属于黄河上游流域,历史上津渡众多,主要有以下几处津渡:
(1)临津渡:在今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渡
口一带,早在西汉时即已辟用。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于此设置河关县,“盖取河之关塞”为名,其故址仍存,即今大河家西南康吊村古城。临津渡是汉代之后从枹罕入青海之要津。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出巡河右出临津关至西平,也应在此渡河。明朝称“黄河上渡”,明末清初设官船2只,水夫20名,后改民渡,置民船1只,明末船废。
(2)凤林渡:位于炳灵寺黄河下游约15里处,南岸有凤林关,是唐代通往西宁、河西的重要孔道。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河州安乡城黄河渡口造浮桥。成为通往青海要津。炳灵寺所在地唐代属于河州,也即《释迪方志》所说“唐蕃古道”第一站“河州”。凡从长安去吐蕃都要在这里渡黄河,有渡口晋称“风林津”,唐称“风林关”(《太平寰宇记》)。炳灵寺石窟相对的黄河南岸桥滩有筑桥遗址,河边巨石上刻有“天下第一桥”五个大字,现在被刘家峡水库所淹没,或以为风林津便在此地。
(3)莲花渡:又称黄河下渡,是明代以来重要渡口。莲花寨原是永靖县城,渡口在城北。
(4)刘家峡渡:即小川渡口,有民船。从河州过黄河北路通兰州经过这里。
(5)唐汪渡:是洮河渡口,在今东乡族自治县唐汪川,为宏济桥旧址,是河州通兰州大路。渡桥用12只木船联结而成,长约133米,一般是夏建冬拆,明末船废,以木筏通渡。
(6)康家崖渡:位于广河县三甲集与临洮县康家崖间的洮河之上。
临夏主要渡口除了莲花渡口尚存,其他的渡口都被现代四通八达的桥梁所代替。莲花码头位于临夏县东北部刘家峡水库南岸的莲花镇境内,地理位置独特,山水风光秀美,因境内曾有一座莲城(被水库淹没)而得名。莲花码头,旧称尕脑渡口,历史上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南线和“唐蕃古道”往来使者的主要通道和驿站,也是王震大军抢渡黄河,解放青海、新疆等地的所经之地。1967年,刘家峡水库建成蓄水,莲城及尕脑渡口故址一并淹没,在高原峡谷中形成了西北最大的人工湖。现在的莲花码头濒临碧波万顷的刘家峡水库,东与东乡县相望,北与永靖县相望,西经莲鹦路与积石山县相望,银川河、大夏河在这里与黄河交汇。
4.临夏历史上的古桥
有河有渡口就会有桥梁,史载的临夏古桥主要有以下几座:
(1)伸臂木梁飞桥: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西秦乞伏炽盘在黄河上架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建成,是临夏境内黄河段架设的第一座桥梁。桥梁是用木材纵横相迭,层层向河中挑出,中间相握而成,桥无墩柱。只在险谷陡崖铺设伸臂木梁,形似飞渡,故称飞桥,是现代悬臂梁桥的先驱。飞桥位于小积石山姊妹峰河道下游约二华里处,南岸巨石镌有“天下第一桥”大字。这座桥是从内地通往青海和河西走廊的要道,毁于何时,无准确记载。
(2)凤林浮桥:建于唐代前期,位于炳灵寺东北15华里黄河上(永靖县唵歌集一带)。桥南设凤林关,控扼要冲,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吐蕃将尚婢婢烧断浮桥。
(3)安乡关浮桥: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河州安乡城黄河渡口置浮桥。桥建在原凤林浮桥附近。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宋与吐蕃交战,宋将夜断浮桥。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宋将姚雄在炳灵寺西黄河南岸筑安乡关,护黄河浮桥通湟水漕运。桥址今没入刘家峡水库。
(4)炳灵寺折桥:西距炳灵寺400多米处的大寺沟口。明隆安初(公元1567年),河州参将张翼与知州聂守中开渠灌田,在炳灵寺口黄河上建折桥,建桥遗址犹存。
(5)积石关桥:唐大中四年,凤林桥被烧后,吐蕃论恐热部将莽罗蔺真于鸡顶岭造桥渡河,驻军河北白土岭。南宋嘉定九年(公元1210年),西夏于来羌城(今积石山县刘集)界建黄河折桥。金元帅右督监完颜赛卜率军烧桥。
(6)大夏河桥:位于州城南3里,是驿道干线的重要桥梁。明清两代均架有木船浮桥。系河州通往兰州及秦州必经之桥。浮桥常毁常修,现被现代钢筋水泥大桥所替代。
(7)折桥:建于河州城东十里的大夏河上。是东去东乡、兰州的主要桥梁。明弘治十年(公元1501年)重建。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知州王全臣重建。道光年间、咸丰至光绪间,州吏先后四次重修。
(8)宏济桥:明万历年间建于东乡唐汪川马巷洮河上。后被洪水淹没。
以上历史中存在过的“唐蕃古道”沿线古道和古迹绝大部分都消失在历史中,而炳灵寺则是临夏境内现存的和“唐蕃古道”有直接联系的遗迹。
三“唐蕃古道”与炳灵寺
记者:“唐蕃古道”在临夏有一个很重要的节点——炳灵寺,请您谈谈该寺在“唐蕃古道”上的重要地位。
马东平:炳灵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黄河北岸小积石山峡谷中。汉以来,炳灵寺所在地区为陆路丝绸之路南道重要的黄河渡口。唐以前,由长安经河西至西域,多经渭河河谷逾鸟鼠山至狄道(临洮),再过洮河至枹罕(临夏),由凤林关(炳灵寺对面黄河南岸)渡河,经炳灵寺东侧崎岖山道至古鄯州,再沿湟水经青海乐都至西平(西宁),由浩门川(大通河)过大斗拔谷(扁都口)入河西走廊之张掖。魏晋南北朝时期西行求法及东入传教之僧人多经此道。炳灵寺依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其风景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处佛教圣地。随着佛教的传入,炳灵寺成为我国内地较早的石窟艺术中心。早在4世纪后期、5世纪中叶以前,占据这里的西秦王朝在此大兴佛事、开窟造像。
炳灵寺在唐代以前大概称作唐述谷寺,获曰唐述窟。唐代的炳灵寺叫做灵岩寺。那么,炳灵寺的名称出现于何时?这个需要考察炳灵寺的字面含义,炳灵寺是藏语“仙巴炳灵”的音译,“仙巴”即弥勒佛的意思,“炳”是数词十万,“灵”是佛的所在,意译即为“十万弥勒佛”。炳灵寺应该是吐蕃对该寺的称呼。炳灵寺出现吐蕃的称呼,说明此地基本已经在吐蕃势力范围之内了,这得到了历史记载的印证。
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郭待封等征吐蕃,七月,军至大非川,败绩,吐谷浑全境没于吐蕃。上元三年(676年)吐蕃入寇鄯、廓、河、芳四州。此时炳灵寺所在的河州已处于唐蕃交锋的前线,唐蕃双方使者已多次途经炳灵寺。信仰佛教的吐蕃很可能已熟知灵岩寺(炳灵寺)。由此推断。“炳灵寺”之名应始于唐代。自宝应二年(763年)吐蕃占领河陇后,炳灵寺处于吐蕃的直接统治之下,也就有了宋代文献的明确记载。
由此可见,唐代青藏高原上吐蕃王朝逐渐崛起与强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是唐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此时“唐蕃古道”逐渐形成和发达起来。炳灵寺大兴于唐代,与“唐蕃古道”的兴盛、唐蕃关系的发展及丝路南道的繁荣是分不开的。在唐高宗时,河州已为唐蕃战争的重镇和前线,炳灵寺对岸凤林关为渡河入蕃驿道的要害地。至唐中期,吐蕃势力已经逐步占据河州,唐与吐蕃在此发生多次交锋。在唐蕃战争中,河州(炳灵寺属河州辖境)为唐帝国与吐蕃用兵的重镇,炳灵寺为入蕃必经之地,通过炳灵寺入蕃的道路也成为“唐蕃古道”的官道。
“唐蕃古道”,东接由长安、兰州或河州而来的秦陇南道,在炳灵寺附近渡过黄河,取道湟水谷地西行,经乐都、西宁等地,翻越日月山,又穿过青海高原腹地,南越昆仑山,再越唐古拉山口,经那曲等地至拉萨(古逻些)。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使节王玄策出使天竺、刘元鼎入蕃会盟,均循此道。据《安多政教史》称,文成公主入蕃曾在炳灵寺造八丈佛像。此说法虽没有得到文物印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炳灵寺在“唐蕃古道”上的重要地位。
四“唐蕃古道”申遗临夏应做哪些工作?
记者:“唐蕃古道”申遗工作刻不容缓,请您谈谈临夏该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打造又一张世界文化名片?
马东平:甘肃是“唐蕃古道”的主要路段,临夏是“唐蕃古道”的主要节点,这是临夏文化继丝绸之路南道后的又一国家文化名片,对彰显甘肃乃至临夏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于提高文化的知名度、扩大文化的影响力,丰富临夏旅游内涵,扩展旅游外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临夏是“唐蕃古道”的主要行程地和节点城市,但长期以来,临夏州更多地依托丝绸之路南道文化线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而对“唐蕃古道”的宣传和挖掘还比较滞后。倘若申遗成功,“唐蕃古道”将会成为临夏继“花儿”之后的又一世界文化名片。无疑,挖掘、宣传和打造“唐蕃古道”文化线路,将会更加促进临夏全域旅游业和全季节旅游发展格局,带动区域社会经济进一步腾飞。
对此,临夏州应该抓住各方研究机构启动“唐蕃古道”申遗工程的契机,挖掘“唐蕃古道”历史文化内涵,并在发展布局中落实相关理念,我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实践。
1.积极和相关专门研究机构合作,盘点临夏州“唐蕃古道”历史文化资源的具体信息,并评估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挖掘临夏州“唐蕃古道”历史文化内涵,为临夏今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高水准的文化要素。
2.加大对临夏州“唐蕃古道”的宣传。邀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甘肃、陕西、四川、青海、西藏五省区社科院相关专家,进行一次“唐蕃古道”临夏段的实地考察,并进行宣传推介。在临夏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唐蕃古道”学术会议,出版《唐蕃古道在临夏》《唐蕃古道临夏段实地考察录》和《“唐蕃古道”学术会议论文集》等文化研究成果,夯实临夏段“唐蕃古道”的保护发展基础,并通过国内外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在实践中,围绕重点确定的文化和线路遗址完成相关旅游规划。目前,临夏州应该积极利用“唐蕃古道”文化带这块国家文化名片,及时把“唐蕃古道”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打造镶嵌到相关旅游规划设计中,打造临夏州旅游业发展升级版。
中共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在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上指出:“脱贫后的巩固、临夏的长远发展最终要靠产业来支撑。当前,发展势头最好的是旅游产业,前景最广的也是旅游产业。”“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节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给旅游注入文化的活力、插上文化的翅膀。”而“唐蕃古道”文化带无疑会成为支撑“文化临夏”的坚实基石,为做精做优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琼洁)7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一行,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晓明的陪同下,来临夏州调...
积石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积石山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