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妈妈”的家国情怀 访临夏州蚕豆育种专家退休干部赵群

民族日报 2019-04-26 10:36 大字

日前,记者见到临夏州蚕豆育种专家赵群,68岁的她依旧精神矍铄,身体硬朗。

当记者说明来意,赵群感慨地说:“我赶上了大好时代,有幸做出了一点成绩。老百姓现在的生活很幸福,这是中国人的福气!”

1951年的春天,年仅10岁的赵群喊着:“我要上学,我要读书!”在土改工作组一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高兴地背起书包上了学,这才有了后面的育种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与拼搏,赵群成了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她回忆道:“当时,我选报了当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最多的甘肃农业大学,选择了甘肃农业大学招生人数最多的农学专业。”每当谈起这件事,赵群总是流露出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热爱。正是由于这种挚爱,50多年来,赵群始终秉承家国情怀,把个体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一心钻研农业科学,成为闻名全国的“蚕豆妈妈”,为我国蚕豆生产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5年6月大学毕业赵群主动提出要到临夏发展。于是,她被分配到了州农科所,开始了她长达50多年的“蚕豆人生”。

“一到农科所,还来不及与同事打招呼,我就被安排到积石山县居集乡金昌村搞社教。之后又到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四庄村、广河县祁家集乡黄赵家村蹲点,这一蹲就是8年多。期间,我致力于推广农业科技,开展科学种田,为今后的蚕豆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赵群说,“我也是个农民。你看,我现在这双手多粗糙啊。”蹲点那段日子里,赵群带头挑粪积肥,手把手教群众种庄稼。由于科学种田,金昌村的庄稼长势非常好,成了科学种田的样板村。十里八里的群众都跑来看,并纷纷伸出大拇指。

面对临夏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赵群始终不甘心。她把目光投向了蚕豆。当时,赵群分析认为,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是国内蚕豆种植的适宜区,尤其是临夏州气候凉爽湿润,土壤肥沃,发展蚕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对调整种植结构,改善食物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说了算,定了干,一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1973年,经过她精心培育,颗粒大、丰产和品质优的临夏大蚕豆终于诞生了。这个品种很快被全国18个省引种,在甘肃省种植面积达到一半。这项科研成果得到国家、省州表彰奖励。但是赵群并没有沉浸在荣誉中,而是朝着既定的人生目标继续奋勇前进。1988年,她培育出了临蚕2号,1993年,又培育出了临蚕3号……。

据不完全统计,赵群主持和完成了15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奖,9项科研成果荣获地厅级奖。她主持选育出的临夏大蚕豆、临蚕2号、临蚕3号、临蚕4号等一批新品种,为临夏州、甘肃省蚕豆生产做出重大贡献。1986年,临夏大蚕豆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临蚕2号荣获临夏州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临蚕2号荣获甘肃省首届丝路节金奖;1993年,参与的《全国春蚕豆优异品种资源产量鉴定试验》项目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临蚕3号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主持的“临蚕2号示范推广项目”荣获甘肃省星火三等奖;1998年,参加“八五“国家攻关项目《食用蚕豆优异质潘家和利用》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撰写的《蚕豆双受精过程》《蚕豆三粉加工利用前景》等5篇论文在国际蚕豆学术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国内外农业专家说:“一说起蚕豆,我们就想到甘肃临夏,就想到临夏的赵群研究员。她是临夏‘蚕豆妈妈’。”

丰硕的科研成果为赵群赢得了诸多荣誉:临夏州首批科技拔尖人才、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国”标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99年,赵群正式退休后,过起了“有事”才到单位的空闲日子。但她心里仍割舍不下蚕豆,即便退休在家,仍然初心未改,时刻不忘报效祖国,报效社会,坚持著书立说,编撰出版了《中国蚕豆学》,使她的育种理论得以广泛推广和利用。

赵群几十年辛勤耕耘痴心于蚕豆育种,用实际行动诠释出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家国情怀。

新闻推荐

积石山下好风光 “中国光彩事业临夏行”活动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睿君通讯员赵怀斌一次次上门汇报、一次次接待洽谈、一次次优化方案……近日,积石山县各部门、各单...

积石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