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灰陶仓

民族日报 2019-01-19 00:00 大字

在厚葬盛行的汉代,人们受“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支配,将生前居住过的建筑和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制成模型带到墓葬中,以求在死后继续享用,所谓“明器者,冥中所用之器也”。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陶制品为大宗,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还有大量模拟生活场景的器具,都是缩微呈现,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等。此类明器在汉墓中均有出土,今天着重介绍一件临夏州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的灰陶仓。

这件汉代灰陶仓,属国家三级文物,1991年采集于积石山县寨子沟乡磨沟村。仓体通高13.5厘米,腹径16.8厘米,口径8.2厘米,重量1.339千克。泥质灰陶,器型为直筒形,仓顶中部为圆形仓口,口沿凸起微收,仓顶外围凸起形成小外缘,顶面边缘一侧有双孔。仓身为深直腹,腹部饰平行弦纹,平底。这件陶仓造型敦实、朴实无华,既不是伞形顶的圆囤形,也不是脊顶盖式的房囤形,与其他地区出土的精致陶仓大相径庭,有自己的特征,具有代表性。

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设仓储粮。传说神农氏藏谷而有仓之设。周朝并设“仓人,掌粟之入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有余,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历代对储粮都非常重视,因而在粮仓的设计上也不断发展。汉代贮粮主要用仓、廪,仓用于储藏未春之谷,廪用于储藏己春之米,所以仓一般比廪要大。两汉墓葬中最为常见的建筑明器模型就是陶仓,这种依据建筑图样或设计构思,按比例缩小的建筑模型,为我们提供了比文献更为直观形象的研究资料,成为汉代建筑文化的缩影。(华小燕)

新闻推荐

团州委携手海伦教育送温暖

本报讯(记者赵淑娴通讯员熊军)近日,团州委与海伦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情暖衣冬”活动在积石山县刘集乡阳洼小学举办,此次活...

积石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