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吃上旅游饭 脱贫有奔头

甘肃日报 2018-05-25 05:34 大字

本报记者 洪文泉 薛砚

五一期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马阿卜都一家忙坏了,一批批客人被迎进了他在石塬乡肖红坪村的“保安人家”农家院里,妻子和儿媳妇们忙着做饭上菜,他忙着端茶倒水、招呼客人。

他的农家院所在的小区,其实是石塬乡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就坐落在临夏市至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公路的边上,是前往大墩峡、盖新坪、保安三庄等积石山知名景点的必经之地。

随着近几年旅游升温,这里65栋黄墙红瓦的精致小院,一下子变成了当地探索发展农家乐产业、推动乡村旅游的重要阵地。

“最近天气热起来,大墩峡的游客越来越多,门前车来车往。城里人爱吃农家饭,就到我们村里吃饭喝茶、休息放松一下,我们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马阿卜都乐呵呵地说道,“以后挣了钱,我再办一家客栈,让外面来的朋友们吃好住好玩好。”

背靠大树好乘凉,曾经路难行、产业弱、收入低的积石山县凭借着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大峡谷,让马阿卜都这样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们转向了“依景掘金”。

去年以来,积石山县大墩峡景区依靠玻璃栈桥、冰瀑景观以及保安族撒拉族等民俗文化亮点,打响了知名度,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在景区的辐射带动下,附近乡镇的一个个乡村农房变成了特色民居,农家乐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当地村民纷纷在景区、农家乐、特色餐馆就业创业。

“乡村旅游真是给我们这个穷山沟沟带来了致富的希望。”大河家镇党委书记马俊告诉记者,目前大墩峡景区内有工作人员300多人,大半都是当地村民。其中,近100人属于镇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主要从事售票员、保洁员、车辆调度等工作,每月可以取得近3000元的稳定收入。而且,现在全镇已有30多家农家乐开门营业,发展后劲十足。

不仅仅是景区所在的大河家镇村民尝到了靠旅游致富的甜头,就连附近的刘集乡、石塬乡的村民们也有了大量就近务工机会,石塬乡肖红坪村的何青青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见到何青青时,她身着红色套装工服,穿梭在当地一家生态园的圆桌之间,笑盈盈地招呼客人。提起这份工作,何青青说:“在这工作,最好的就是离家近,不耽误我照顾公婆。每月还有2100元的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奖就能挣得更多些。附近的农家乐也需要人,我想着让我丈夫也在那找一份工作,这样一家人也能聚在一起。”

28岁的何青青,从大河家镇嫁到石塬乡后就很少再出去打工。这几年,患有慢性病的公公婆婆,医药花费越来越大,也需要人照顾,在外打工的丈夫收入也不稳定,家里“贫困户”的帽子始终摘不掉。她想随丈夫一块外出挣钱,却又抛不下两位老人,眼看着日子毫无起色,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

去年下半年,当地一家公司瞅准了石塬乡离大墩峡景区近的优势,决定在这里建立一家生态园。听到生态园要招聘服务员的消息,何青青心动了,生态园离家不过十分钟路程,收入又稳定。就这样,她在生态园里做起了服务员。

“我们大力支持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村民提供发展基金,开办农家乐可以得到3万元的支持,开办农家客栈可以有1.5万元的支持,也鼓励村民就近务工,不少人已经在生态园和农家乐里就业了。”石塬乡党委书记何永明介绍说。

找准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还要把这条路越铺越宽、越修越远。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今年,积石山县启动了临夏州康乐莲麓至积石山大河家扶贫旅游大通道公路建设工程。这条全长58公里的旅游大通道可将大墩峡、黄草坪、积石雄关、积石民俗村等17个风景区串联起来,方便游客游玩的同时,又为沿线9个乡镇25个行政村的8.79万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的一天,马阿卜都一家准备开门迎客,何青青依旧奔忙在宴席之间,大墩峡景区的售票员、车辆调度员都已就位,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乡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机遇和平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新闻推荐

积石山县好心人系列之一一把钥匙链

编者按:临夏热土养育的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勤劳能干,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这些美德诠释的临夏精神,让来到临夏的许多外地人惊叹。他...

积石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