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健康扶贫路上 省第二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和政县工作侧记

民族日报 2019-07-01 09:24 大字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我们贫困山区的希望。”这句话道出了每一个和政县群众的心声。

和政县是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高海拔山区于一体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部分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群众看病难、就医难成为脱贫攻坚中最大的难题。

自3月25日全省组团式健康扶贫工作启动以来,省第二人民医院先后选派帮扶医疗队,进驻和政县医院开展了健康帮扶工作,为全县群众送来了健康。

争分夺秒上演生命奇迹

4月7日,一位来自广河县的待产孕妇,由于胎位不正需马上手术,情况十分危机。为保母子安全,正在和政县医院健康扶贫的省二院妇产科专家张晶立即带领妇产科医生检查,经综合诊断不宜自然分娩后,当机立断实施手术,在家属期盼下孩子顺利出生,母子平安。这是张晶在县医院的日常,因县医院产科分娩量大,急产、难产、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病人很常见,张晶带领团队已成功抢救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病人40多例。短短几个月的帮扶,让张晶在和政县医院小有名气,时不时就能听到患者家属说:“我们和政县医院来了一个省二院的妇产科专家,来医院生孩子更安心了!”

在健康扶贫的道路上,在省城与和政之间,一个个生命奇迹正在不断上演。

帮教支援共谱师徒情

除了派驻医疗队之外,省二院还对和政县医院多个学科进行帮扶,先后派出骨科、胸外科、麻醉科、心内科、消化科等临床科室和影像、超声、心电科、检验、病理、药剂等医技科室专家及管理科室主任约200多人次,到县医院开展教学和指导,进一步促进该院的诊疗水平。

据县医院副院长潘军玲介绍,自省二院医生来支援帮扶以来,县医院的门诊量增加了3倍。“在省二院这一年多的支援帮扶下,县医院在临床用药、技术促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我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让更多的老百姓满意,群众对我们更放心了。”

一年传帮带,一世师徒情。在省二院普外科主任崔伟的手把手传授下,县医院两名普外科医生上了100多台手术,从不敢独自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到现在两人均能独立完成手术。

据了解,在省二院“师带徒”带教中,共结成师徒10对,科主任护士长轮训22人,进修学习25人,开展学术讲座26次,手术示教170次,教学查房56次。

资源下沉让群众看得起病

省二院抽调了14名医务人员,与县、乡、村医生组成了14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应到和政县的每个乡,负责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患者签约,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并制订出“一人一策”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共组织专家5次入户,跟踪了解帮扶对象的病情,不断进行帮扶措施的完善。为方便群众看病,举办了数次学科参与的大型义诊活动,为深度贫困居民提供“家门口”诊疗服务。同时,开通了与县医院的互联网远程会诊系统,通过互联网远程会诊,解决困难群众路途远不方便就医。

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县医院设省二院专家诊室,每周二、三、四上午,省二院安排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科主任出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月1日,正好是省二院骨科主任白登彦在和政县医院坐诊,他一进诊室,约好的患者如约而至,他顾不上路上的疲惫马上投入工作。中午12时左右,白登彦走进骨科区进行查房。其中有一特殊患者张莲莲,今年66岁,因摔伤背部住院治疗,看到她疼痛不止,白登彦建议做核磁确诊有无腰椎骨折。检查结果为“腰椎压缩性骨折”,需马上做手术。由于患者年龄大,手术风险高,白登彦与县医院医生精心安排,进行了手术治疗。据悉,此次PKP(经皮穿刺椎体后突成型)手术是骨科高难度四级手术,一旦失败,患者将面临瘫痪。此次成功开展了PKP手术,填补了本项技术在和政县医院的空白。

省二院神经外科医生孟永鹏告诉记者:“每次来和政县帮扶,省二院专家队员们都是早出晚归,大家毫无怨言,一声令下即出发,心中只有一个意愿,为和政县群众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省二院的帮扶专家们用心用行动,带给和政县群众一份安心和幸福。

新闻推荐

和政县:古动物化石馆迎来八方游客

入夏以来,免费开放的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迎来八方游客。人们参观古动物化石,了解古生物知识,感受大自然的演变过程。本报...

和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