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聘任一承诺”友好村的治理“密码”本报记者 刘红红 李斌

民族日报 2019-06-09 09:24 大字

“我们乡以前是全县矛盾纠纷最多、上访最多的乡,仅2016年、2017年群众上访事件发生20多起,但是去年全乡实现‘零上访’,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和政县梁家寺东乡族乡党委书记马占龙说。

短时间内,取得这样好的治理效果,有什么“密码”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来到该乡友好村,一探这个曾经矛盾不断的小山村,将矛盾纠纷从源头治理于无形之中,从而发生巨大变化的创新实践做法。

友好村地处梁家寺乡南部,共有326户1781人,有东乡族、回族、汉族三个民族的群众共同生活于此。走进村里,只见大小巷道都已硬化,路两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在绿树掩映下,村庄显得格外清新。

“全村共有10个社,群众受教育水平低。以前,村民间矛盾不断,但现在‘五聘任一承诺’提升了服务村民的水平;村规民约促进了邻里关系和谐、家庭和睦,从源头上有效预防了矛盾纠纷的发生。”村党支部书记张麦得说,友好村治理得好,关键是有一心为民的好带头人。

张麦得口中的这个“带头人”,就是村里的各社社长,他们是全县基层治理中最小的‘官’。

张哈麦得担任前沟社社长有一年多时间了,他责任心很强。村民张明龙常年外出打工,家中只有母亲一人,且身体不好,家境困难。今年4月,政府对全村群众院落进行了硬化,前沟社其他农户的院子都硬化完了,只有张明龙家院落没有硬化。张哈麦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是失去这个机会,他们家靠自己硬化院子就难了。”为了不让张明龙家失去这个“机会”,张哈麦得将责任担在肩上,带着妻子和村民,借上三轮车和其他工具,带着干粮,硬化了张明龙家130平方米的院落,此举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去年7月发生的暴洪灾害中,合岘社社长马哈麦得救了马占祥一家人的性命。马占祥家有6口人,在一次事故中,他和儿子受重伤生活不能自理,家里还有2个年幼的孩子。“当晚雨越下越大,马占祥家处在比较低的位置,他又瘫痪在床,家里老的老,少的少,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家。”马哈麦得说,当时马占祥不愿转移,他就把情况及时通知村里,最后和5名村干部把他们一家背出房屋,不多时,房子就被冲塌了。

张麦得告诉记者:“我们村当时的降雨量是全县最大的,房屋和农田受损严重,但是没有人员伤亡,就是因为社长离群众最近,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村上还建立了民事代办工作机制,实现了为民精准服务。针对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群体,村里的社长和乡村干部上门服务,为他们入户办理养老保险、民政救助等各类事项,解决了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

社一级是社会管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为了激活社会管理的“神经末梢”,使其有活力、有作为,和政县在全县1438个社全面建立“五聘任一承诺”工作体系,即县公安局聘任社长为社级联保联防治安户长,县司法局聘任社长为首任民调员,县信访局聘任社长为首任信访接访员,县应急管理局聘任社长为应急前哨信息员,县民政局聘任社长为农村文明新风理事;各乡镇、村与社长签订《和政县社级治理、社长工作任务承诺书》。

“五聘任一承诺”工作体系,实实在在推动了村干部为村民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自县乡建起‘五聘任一承诺’社长队伍后,基本实现了小矛盾不出社、较大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乡镇、重大矛盾在县一级全面化解的良好局面,农村综合治理工作呈现出了‘小单元’向‘大平安’的转变。”采访中,马占龙如是说。

新闻推荐

减税负 添活力 促发展 ?甘肃省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减税降费助力企业发展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杜雪琴“我们制造业企业税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再加上旅客运输服务也被纳入了抵扣范围,一个月公司减税...

和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