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车间 脱贫大舞台 本报记者 刘红红
集美区扶贫工厂落户和政县
“哒哒哒……哒哒哒……”凛冬时节,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扶贫车间内,缝纫机踏板声此起彼伏。
“自从家门口有了扶贫车间,我们娘俩一个月能赚4000元,还能顾上家里,我真是太高兴了。”去年8月,马哈米母女俩作为第一批缝衣女工进入村扶贫车间,成了上班族。多年前,马哈米的丈夫早逝,作为单身母亲带着三个孩子,马哈米过得很辛苦。如今,她们的生活多了一份保障。
去年以来,临夏州把扶贫车间作为带动贫困群众特别是家庭妇女就近就业的重要渠道,坚持以乡为主体、以村为单位,扎实推进扶贫车间建设。注重“东企西引”,抢抓临夏——厦门东西扶贫劳务协作的契机,引进厦门企业生产设备及帮扶资金在临夏州创办扶贫车间。注重“因地制宜”,依托各地农副产品加工,民族特需用品、布鞋加工等特色产业,鼓励乡贤能人建立特色产业扶贫车间。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扶持创办扶贫车间,带动当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就业。临夏市返乡创业带头人马平创办的临夏众创空间就业人数达382人。注重“模式创新”,抢抓国家扶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的重大机遇,探索出建设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等多类型扶贫车间,吸引贫困劳动力到扶贫车间务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有力促推脱贫攻坚进程。目前,全州已建成认定各类扶贫车间115个,解决就业61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838人,人均月工资达2000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刚林通讯员沈永华)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为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1月24日,...
和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