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经》发现的河州历史 ● 马志勇

民族日报 2018-05-14 09:21 大字

 

《山海经》定位:禹所积石山(海外北经)

距今四五千年左右,河湟地区是人类空前活跃的时期,这一点从中国最早的地理书《山海经》、马家窑、齐家文化中可见一斑。如禹所积石山(今积石山)、先槛大逢山(太子山)、黄河、济水(姬水)、资水(洮河)、甘水(大夏河)、大泽(即河州史前的大夏湖)、始州国(即大夏邦国)、毛民国(即苗民国)、拘瘿国(即今和政县)等。阅读涩齿绕牙的古书《山海经》,科学分析枯燥而极为简朴的文字,审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常常忽略的大西北,发现有华夏文明的重要史料,发现有今临夏远古时候的重要历史。千古奇书,值得一阅。

《山海经》——神话传说与历史风物的交融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宗教、古史、医药、民俗、动植物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全书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共约3.1万字。反映了100多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邦国山水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虽然多少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内容可能来自口头传说。《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的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少年时曾为此书魂牵梦绕,一本印刷非常粗糙的影印本《山海经》令他爱不释手,成名后仍念念不忘。他曾费了很大心力将书中的人兽图画一一画出来,并为此专门撰文以资纪念。陶渊明诗《读山海经》中也有“泛览周王专,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赞誉,《山海经》的非凡魅力可窥一斑。 

《山海经》还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从司马迁起,读书人对《山海经》的疑虑皆在其所述的怪物太离奇,但是游学欧洲多年的民国新史学家傅斯年则认为,这一旧籍之中有许多宝贵的材料,他有意识地强调了正统史学未必可信,而像《山海经》和《楚辞·天问》这样带有神秘色彩的古籍却因其未经史学家修饰过而含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神话逐渐与历史、传说互相渗透融合,加上在民间口耳相传时的种种增益,神话由一粒小小种子逐渐长成果实累累的参天大树。《山海经》也成为具有时空穿透力的文化经典,极大影响了中国的古代文化。神话中的人、物、灵、兽形象丰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充满浪漫瑰丽的想象,色彩斑斓丰富,是孕育诗文典赋的精神之祖。它所反映的民族性格、原始先民的生活情状及现代人群的心理原形,熠熠生辉,色彩夺目。 

河州的早期历史,在河州最早的明嘉靖《河州志》上,略有记载,对汉以后事、对汉之前的历史基本没有什么内容。3000年前的谜底,2000年前的谜面,因此今天阅读《山海经》,有新的历史发现,有可能破解谜题。不揣冒昧,现披露出来,求教于方家、识者。

禹所积石山

《山海经》关于积石山的记载

积石山从古到今乃是神州久负盛名的一大名山。让我们看看中国最早的地理书是如何记载的。 

“禹所积石之山”,在《山海经》西次三经、海外北经、大荒北经、海内西经、《尚书·禹贡》中都有记述。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那么积石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数千年来,人们对积石山的地理位置各持已见,迄今莫衷一是。有说在昆仑之西千有余里者;有说在黄河第一曲处者;有內蒙古说、有辽宁山东说、也有分大小两积石者,不一而足。 

《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意思是说:从轩辕之丘向西三百里,有个山叫积石之山,黄河水从山底石门中冒出来,又“西流”。黄河从青海发源一直向东流。到临夏境内流经积石县、临夏县、东乡县,到永靖县之后就开始向西流去。这里流传着一句民谚:“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上古时,这里物产极为丰富,无所不有。 

分析:这里的“禹所积石之山”,也称“禹所导积石之山”,指的是《禹贡》所记载的“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禹所积石山在它的东面,是黄河流过的地方。 

积石山,在今青海湖南部,黄河自这里拐向西流。这个积石山,是鲧所积石之山,也是禹所积石之山。 

《汉书》《西域传》:按其所述,大禹治水的积石山只有一座,这就是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那座积石山,其北面与今民和县相界。有些记载颇为模糊,然而,它正是名载古籍的禹所积石之山,这是毋庸置疑的。难怪1913年国民政府曾将河州(今甘肃临夏)改名为导河县,其寓意颇为清楚,不无道理。

为何起名为积石山

古代的典籍对积石山的记载很简略,没有说明它是如何得名的。现在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积石山的各种记载便是最重要的材料。只有从材料入手,仔细考察,才能形成切合实际的认识。 

明嘉靖本《河州志》上记载:“积石山,州西北百二十里。《禹贡》:‘导河自积石至龙门。\’两山如削,河流经其中,西临番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为什么起名为积石山?是因为积石山有特殊的地质构造。岩石层状分布,新生代沉积岩、白垩系岩、闪长岩、花岗岩、二叠系——三叠系变质岩、元古代变质岩、泥岩、砂质泥岩等,一层一层,层层叠叠,好像是人工镶嵌堆砌上去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因而称之为积石山。这就是甘肃临夏西部的积石山,并非后世有人认为的北方、沿海什么地方堆成的石堆堆,或是在一小山之巅堆些石头,作为自河源而东疏导黄河的标识之类的猜测。积石山是从上古以来的著名大山,有固定的区域,岂能以人们各种需要搬来搬去?

为何叫禹所积石山

青海与甘肃境内的积石山早在《禹贡》和《山海经》中就有载述,谓之“禹贡积石”或“禹所积石之山”。禹者,就是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建立者,或称大禹。“所”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处,地方,住所。《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朝于王所”,意思是说,僖公朝拜于大王的处所。禹所,就是大禹的处所、住所、所在。简而言之,就是大禹的家乡。现在对大禹的家乡有种种说法,但《山海经》的说法确指为积石山。 

古书上有众多的记载:《史记·六国表》云:“禹兴于西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鲧娶有莘氏之女……产高密,家于西羌”。《后汉书·戴良传》:“大禹出西羌”。《新语·术事》:“大禹出于西羌”。《帝王世纪》:“伯禹夏后氏,姒姓也。……虎鼻大口,两耳参漏,首戴绚铃,胸有玉斗,右足文履巳字,故名文命,字高密。身长九尺二寸,长于西羌,西夷人也”。这些材料都说禹生于西羌。就是说,大禹生于西羌,长于西羌。最早的西羌,是生活在赐支河和湟河、洮河、广通河(即古大夏水)、漓水(即大夏河的古名)之间的游牧民族。大夏河、洮河、湟水流域为其中心区域。大禹是西羌人。戎羌等部落形成了早期华夏文明的核心。后来秦穆公“欲霸西羌”及历代统治者不断打压,西羌人向西南迁徙。郦道元《水经注》引《晋书·地道记》说:“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 

积石山分大积石山和小积石山。大积石山也叫阿尼玛卿山,在青海东部;禹所积石山为小积石山,在河州积石关一带。这就是大禹治水的西部极地。 

从众多禹所积石的说法,从禹出西羌、禹出大夏的记载,说大禹的家乡在西羌、在大夏、在积石山也是有道理的。大禹治过九条河,足迹踏遍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哪个地方也从未见有禹所的记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积石山就是大禹的出生地。

古人对黄河的认识过程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但对黄河认识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夏禹自积石导河的传说,本来出自古老的“河出积石”说。可是,数千年来,河源之谜久悬不决。大禹治水时人们并不知道黄河源头在何处,他们看到的黄河似乎是从这个大峡谷里奔泄出来的,就认为黄河的源头或许就在这里。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报告:“于田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显然是错误的。唐代刘元鼎出使吐蕃,考察黄河源,提到河源在紫山(今巴颜喀拉山),元朝都实考察过,潘昂霄撰《河源志》。清代舒兰与拉锡探黄河源,发现星宿海之上有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改进了唐、元对黄河源头的认识。 

《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黄河出昆仑而潜行地下,至葱岭,复出注盐泽,从盐泽复南行,出于此山,而为中国河,遂注海也(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即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郭璞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黄河出昆仑而潜行地下,至葱岭,复出注盐泽,从盐泽复南行,出于此山”,是对黄河的不了解。 

积石山拔地冲天,笔挺竖立,好似刀削斧砍一般,险峻雄伟。而积石峡谷之中的滔滔黄河,好似一股巨大的潜流,从谷低深处奔腾而出,看上去河水好像是从峡谷中泄出,从两山之间的地洞中突然喷涌而出。峡谷中,水流若箭,声如雷鸣。人们需要耳边大喊,才能听见说话。短短25公里的峡谷区,可以说是大山巍峨,峭壁耸立。黄河在峡谷铆足了劲,挣扎盘旋,猛然间就从山谷中奔泄而出。古人看到这种情形,似乎黄河水就是从这里喷涌出来的,黄河的源头似乎就在这里。汉朝时宋建在这里建立过河首国,自称为河首平汉王。 

黄河从海拔4500的雪山草原上漂流而下,而在这里,却像一股巨大的地下暗流,冒出山峡。古人不可能从这里上溯过去,就认为河源在这里。 

有一首诗写得风趣:“汉使穷河源,要领殊未得。遂令西戎子,千古笑中国。”(释宗泐(1318年~1391年)《补刊全室外集·望昆仑》)这是古代当地少数民族嘲笑不少古代的人搞不清黄河源头的故事。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很多学者把黄河源头和积石山的位置搞错,主要一个原因是对“渤海”二字的误读引起的。 

渤海又称“柏海”读音是bòhǎi,近黄河源。即今青海鄂陵湖和札陵湖。玛多柏海古称“柏海”和“渤海”,又叫“扎陵海”和“鄂陵海”。分别意为“白色的长湖”和“蓝色的长湖”。是黄河源头两个巨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它们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多县境内,上距黄河源头卡日曲190多公里,下距玛多县城60多公里。 

黄河源头是吐蕃的交通要道,史载:唐朝贞观年间,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曾“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往西藏,吐蕃王松赞干布在河源亲迎。” 

黄河从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经星宿海流到这里,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所阻,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黄河从湖东南的草滩上散乱地流出,中间又经过一条长约20公里、宽约300多米的黄河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 

《山海经》将“柏海”写成“渤海”。同音异体字。古代同音异体的写法比比皆是,因而有许多人不严加考证,与渤海相混。渤海又称北海。渤海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内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遥相对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的海上门户和海防要区。渤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五部分组成。还有的人错将“柏海”当成罗布泊,因而把禹所导积石山当成辽宁的地方,当成内蒙的地方,演绎出大禹出在辽宁、内蒙的怪事。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和政县第三届高原梨花旅游节开幕

本报临夏讯(记者王睿君)春到梨乡花烂漫,情满和政景迷人。4月25日上午,为期一个月的和政县“第三届高原梨花旅游节”在和政县八八集团万亩啤特果产业园拉开帷幕。据了解,本届旅游节以“相约绿色和政,畅...

和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和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