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机声隆隆种药忙 本报通讯员 沈永华
4月9日上午,明媚的阳光洒满了和政县松鸣镇大南岔河的河谷,它的两岸是一马平川的田野,也是和政春耕大忙的地方。在河流南岸中心村的中药材全程机械化示范点上,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只见一位村民正熟练地驾驶着一台大型中药材种植机在田里来回耕作,笔者来到地头一打听才知道,驾驶种植机的正是当地中药材种植大户——和政县文学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文学。种植机所过之处,旋耕、开垄、播种、施肥一步到位,便捷又高效,守在一旁的州县农机局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正在认真细致地指导村民种植,大家分工合作,秩序井然,田间地头到处是繁忙播种的身影……
和政县降雨适中、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有着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的自然环境,发展中药材产业得天独厚、前景广阔。一直以来,种植方式以传统的手工种植为主,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为破解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瓶颈,近年来,该县大力引进一批新型农机设备来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中药材种植效率,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县农机局推广站站长刘钰说:“今年,农机推广站围绕县上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部署,抓住春耕时机,对油菜、中药材、玉米等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在全县范围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据了解,今年,和政县的药材机械化种植项目依托文学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来实施。“我们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都在尝试多种中药材种植方式,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年我们总共流转了松鸣镇狼土泉村和中心村的270亩土地,主要种植当归,附带种植黄芪和冬花,这些中药材当年就可以见效益。今年要是收成好,明年我将扩大种植规模,争取多赚点钱。”合作社成员康少平一边拿着锄头一边向笔者说道。
在这块地里,来自附近的村民相聚在一起,在家门口打起了工,挣到了钱。来自狼土泉村45岁的费小兰高兴地说:“我的土地也流转给了合作社,我很放心,流转资金已经按数发给我了,我还可以到地里来干活,不但可以挣钱,而且还能照顾到家里老小,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我很满意。”
“今年我种的当归,全部采用机械播种,效果非常明显,一台种植机一天就能种十几亩,非常节省劳动力,成本低了,产量高了。看着合作社每天的变化,我心里也很有成就感,脱贫奔小康就有了奔头!”贾文学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兴修水利时的一铁锹翻土,掀开了一股如雷的惊风,席卷成化石界的热浪,给沉睡了千万年的文化积淀赋予了一种灵性的停滞,焕发远古的生命迹象破土而出。从此,各位专家学者陆续走进神秘的...
和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和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