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墩村民的脱贫“菜单”本报记者 幸福
进驻城关镇十里墩村的10名帮扶队员,都是从镇上、县上抽调组成的,分赴全村14个社,督促县上“以奖代补”养殖、健康扶贫、劳务输转等富民政策的落实。
据广河县城关镇党委负责人介绍,县上“以奖代补”分两种标准:贫困户补贴1万元,脱贫户补贴6000元。可以用于养殖基础母牛、育肥牛或养羊,还可以开餐厅或交给企业托管,几种方式供群众自主选择。现在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镇上采取“倒逼措施”,凝心聚力抓脱贫攻坚。
十里墩村6社村民马春明通过家庭养殖、劳务输出增收,去年他家五口人实现了脱贫。今年他申报“以奖代补”,想再养15只羊。
去年十里墩村的19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现在全村还有111户贫困户,计划今年脱贫33户,其中29户为易地搬迁户,县上以家庭每口人自筹2500元,其余部分由政府补助8000元,搬迁到县城进行集中安置,便于参加集体养殖和外出务工。
对于这份村民发家致富的“菜单”,十里墩村帮扶队长马忠先说,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也可以选择企业托管方式,将1万元投入到养殖合作社,一年利润按比例分红一次,三年以后返还本金。
身为城关镇副镇长的马忠先,从2014年派驻到十里墩村后,每天和群众打成一片,寒来暑往,不知不觉过了四年。“牛羊养殖和劳务输出,是十里墩村的支柱产业。全村共有2500多亩地,养牛1300多头,养羊1.23万只,其中养殖500只(头)以上的养殖场有5家,养殖200只(头)以上的有50家。现在全村14个社,社社通上了太阳能灯,不仅照亮了群众的新生活,更让贫困群众的脱贫之路越走越亮堂。”马忠先对全村的情况了如指掌。
6社村民马哈力木的儿子今年外出打工,他和妻子养了7头牛;马忠禄全家6口人,养了4头牛,去年出栏了2头;儿子在外面打季节性零工,收入可观。他们两家人的发展是十里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缩影。
马忠禄对记者说,去年他家加工了4亩青贮全株玉米饲草料,牛爱吃,上膘快。今年他计划加工6亩青贮全株玉米饲草料。
十里墩是全县“粮改饲”工程的最先试点村,也是全县最先受益的山村之一。现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一条心,拔穷根、奔小康。
新闻推荐
着力打造全域全季节旅游“百亿产业”。本报记者麻红梅摄编者按: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广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