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牛“档案”记录贫困户脱贫事

民族日报 2018-04-01 09:06 大字
 

新华社兰州3月28日电(记者 马莎)贫困户马由苏夫家中去年“落户”了两头有“正规档案”的母牛,这让他放弃了十多年在外打工奔波的生活,回到家乡重新经营养殖。 

“我家牛有份牛‘档案\’,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都记录在册,有了这个档案,牛长得肥美,我们日子也有盼头了。”马由苏夫打开基础母牛管理资料袋,拿出档案,“看,还有牛的‘证件照\’哩。” 

33岁的马由苏夫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城关镇十里墩村村民,家中四口人,只有他一名劳力,多年来全家靠他打工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家里有两亩地,种过玉米,但一直卖不上好价钱。”马由苏夫说,“也试过养牛,但养得不好,没挣上钱,饲料花费倒赔了不少。” 

本打算彻底放弃养殖的马由苏夫在去年村上发放基础母牛时动了心。“政府补助6000元,帮我们选种、培训、建立养殖档案,我觉得靠谱。”马由苏夫坦言,档案设计面面俱到,一旦发现问题,就可联系专人享受上门服务。此外,政府还承担了两头母牛的日常监测和防疫工作,档案中也会相应记录注意事项和下次监测及防疫的时间。“一年多了,两头母牛都很健康,其中一头已经产犊,还是头小母牛。” 

马由苏夫表示,有了这个档案,母牛各项生长指标一目了然,他重新拾起了养殖的信心。“都说‘养牛三年五个头\’,以前总觉得是句空话,现在努力的话,我觉得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广河县农牧局局长马进福介绍,养殖档案一式三份,村委会、服务人员、养殖户各持一份。“建立档案的目的是让养殖专业化、正规化,从而达到规模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帮扶养殖的工作责任到人,给群众带来安全感,激发他们的养殖兴趣,提高养殖效率。” 

令马由苏夫欣慰的是,近两年来,县上大力推广“粮改饲”,他把家里两亩地的玉米都打成了青贮玉米饲料,“两亩地收的饲料够两头牛吃一年,省了一大笔钱。”种、养问题都解决了,马由苏夫觉得日子有了新希望。 

马进福表示,“粮改饲”成果帮助农户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这种农牧互补的方式为群众脱贫致富增添了新动力。 

据介绍,去年广河县在17个重点贫困村3850户共投入资金4597.5万元,补助发放基础母牛3850头,贫困户2383户,每户补助6000元,非贫困户1467户,每户补助5000元。截至目前,发放的基础母牛已产犊1158头。今年,全县计划发放基础母牛5000头,实现贫困村投放全覆盖。 

“这份档案不仅记录了我家牛的生长状况,同时也将记录我的脱贫过程。”马由苏夫说。

新闻推荐

临夏州去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5.3亿元

本报临夏讯(记者王睿君通讯员王伟如)临夏州近年来把电商扶贫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促进产业增收的工作重点之一,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就业大学生及未就业青年开展电商创业就业,带动广大群众参与电商销售...

广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