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反白莲教起义 坚壁清野龚景翰献策(三)

达州晚报 2020-01-06 10:27 大字

朱老汉摆龙门阵朱全森,年已耄耋,几经沉浮,淡看风云。性情豪爽,心直口快,人称“犟拐拐”。从事30余年达州地方志的编撰,著有《那年那月》《烟云苍茫》《为生命留言》。“达州多少事,都记脑海中”,白云苍狗,世事如棋,居诸迭运照凡尘,莫让往事随人去,所以,今日“倚老卖老”,听我朱老汉为诸君摆摆达州往昔那些事。

三、“官逼民反”是“倡乱”的导火绳

白莲教这个组织自成立以来,即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常为农民起义所利用,并作为组织斗争的工具。尤其是那“反清复明”的口号,严重威胁着清朝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严重刺激统治者中枢神经,不用说就遭到残酷的镇压。

《清朝史话》236-245页载:“乾隆中叶以后,被官、绅逼得背井离乡、进入南巴老林地区保生的流民,遭受地主、商人的双重剥削。(这一带的)农民同样苦不堪言……老实厚道的人民,寄希望于白莲教。但是,官府却大肆捕杀白莲教徒。老教首刘松被发配到甘肃隆德县的配所,前来看望他的弟子刘之协、宋之清等人也被逮捕、杀死或充军。川、黔、湘苗民大起义爆发后,川、陕、楚官员搜查白莲教的活动就更猖獗。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借着朝廷追查之风,更行压榨掠夺之实。两湖总督毕沅、巡抚福宁、布政使陈淮,平时就贪得无厌,老百姓就编过歌谣讽刺他们是‘毕不管,福死要,陈倒包’,如今当然就搜刮得更厉害。‘不论习教不习教,只论给钱不给钱’。凡是不给官吏们钱的人,就按信奉白莲教严加论处。达州知州戴如煌,本该离任,但为乘机大捞一把,竟私设衙役五千多名。武昌府有个同知叫常丹葵的,任意敲诈迫害村民,连累无辜好几千人;乾隆六十年(1795)他又到荆州、宜昌一带去‘巡捕’,稍得‘证据’便施酷刑,用铁锤猛砸农民,甚至用铁钉把农民钉在壁上!被押到省城去的‘嫌疑’分子每船一、二百人。其中,被迫害死的就投尸江中;被严刑拷打死于狱中的多得连尸首也敛不过来。其他地区的官吏在搜捕白莲教徒方面也同样暴虐:安徽有个姓赵的贡生死了老人,开了亲朋名单,雇王教头派人挨家通知他们来殡葬。王教头派伙计李自平去通知。官兵在城隍庙抓到李自平,听说李是王教头派来的,又见李兜里揣了许多人的名单,竟差一点把所有人杀掉!”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于是)被捕在中途逃脱、隐居在河南新野县教徒家中的白莲教首领刘之协,秘密串联河南、湖北、四川的教徒,约定嘉庆元年四月十七日同时起义。但是,被官吏们日益凶残屠杀的湖北宜都、枝江人民实在忍无可忍,二月初就首先举起了起义的大旗。接着,长乐(今五峰)、长阳等地的教徒也继起响应。”

“当阳县令听得消息,立即升堂,命令衙役们赶快严捕本县教徒,衙役们齐答道:‘我们都是白莲教,去捉谁呢?’县令拍案怒道:你们反啦!衙役慢声慢气地答道:‘反就反嘛,发什么火呀!’县令这才如梦方醒,抬腿想跑,大家一拥而上拿住他,叫他左手拿钱一串,右手抓银一锭,游街示众后杀了他,占了县城。与此同时,湖北远安、来风等县的教徒也纷纷揭竿而起。”

嘉庆元年正月,白莲教起义的熊熊烈火首先在湖北荆州的枝江、宜都、竹山、保康等地同时点燃;四月,王聪儿、姚之富、王廷诏等也在襄阳发动起义。

我们来看看白莲教在四川达州的传播蔓延情况。

据杨先国所著的《白莲教起义》一书说:“当时的达州下辖太平(今万源市)、东乡(今宣汉县)、新宁(今开江)三县。‘缉拿教案’时,朝廷只知道四川的大宁(巫溪县)一带有白莲教,达州白莲教并未暴露,所以不为朝廷所知。可是,知州戴如煌却是贪得无厌之徒,乘‘缉拿教案’之机,指使书办王国学、马贵等大肆抓人敲诈勒索。按当时规定,达州可设州役(即捕快,相当于警察)五十八至六十名,戴如煌为搜刮民脂之需,竟增至五千名,捕的人监狱关不下,就关入附近的梅阁(葛)庙、娘娘庙、圣庙。对被关押者

‘不管你信教不信教,就看给钱不给钱’。拿不出钱的就会受到‘铁钉钉壁’‘铜锤击脑’等酷刑。饿死、囚死刑死者成千累万(?)。与此同时,戴如煌还仗着女婿是川东道台的势力,私自增设‘剿教匪捐’,对士农工商进行普遍勒索,‘前批衙役未去,二批又抵家门’的事屡见不鲜。造成整个达州城乡鸡犬不宁,血雨腥风,惨不忍睹。‘富家破,贫陷死’,就是史家对起义前的达州社会状况的真实描述。”

“白莲教何时由何人传入达州?无史籍可考。但据当时供职于重庆,多次来达州传教的法国传教士(四川宗教代牧·塔布卡拉主教)杜佛莱斯1796年9月26日写给法国神学院院长德·绍孟的信中说:‘……这个教派(指白莲教)一向是鞑靼人(指满清政府)的仇敌,他们总是设法驱逐鞑靼人而使汉人登上宝座……叛乱的烽火多年以来孕育在(四川)北部的二等城市达州,而且在那里这个教派传布很广。’这说明在起义的许多年以前,达州就有了白莲教组织。”

“1794年襄阳起义失败,川东北大宁(今巫溪县)教首谢天绣牺牲,继之而起的就算达州亭子铺的著名教首徐文了。徐文祖籍无考,仅知他招赘于亭子铺首富王家,王家住在街北约五里远的王家坝(1804年王家田产被查抄,此后人们就习惯称之为‘官田坝’)。徐王氏生有四子:天德、天富、天寿、天培。王氏母子与王氏兄弟王学礼就成了徐文在达州的首批传人。”

“徐文年老因疾(半瘫)‘封山’,教首由长子徐天德继任。徐天德传教颇众,除达州外,还有东乡、新宁、开县、梁山等地。

东乡县桃花场莲池沟人王三槐(1764-1899),父王元亨,母杨氏,妻陈氏,生子一人。家贫,兄弟八人均以农为业。三槐粗识文字,兼习巫师(端公),为人祈祷禳灾治病,又贩卖私盐,在乡间很有煽惑力。清乾隆五十年(1792),湖北襄阳白莲教徒孙士凤(又名孙赐凤、孙老五)来四川太平传教,东乡桃花坪莲池沟冷天禄参与学习“灵文经咒”,成为孙士凤的大徒弟。冷回乡之后,秘密传教授徒,王三槐与六弟王三朝拜冷天禄为师,借与人“跳端公”之机将白莲教的“灵文经咒”转向传授,一传十,十传百……门徒众多。

白莲教徒迅速发展,内部的“兴汉灭满”“反清复明”口号日益泄露,直接威胁清王朝的统治。乾隆五十九年(1794)清廷下令全国各地缉拿白莲教首及教徒,不使一人漏网。

此令一出,本属安邦定国的正常政务。可是在当时吏治腐败,朝纲失纪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不法官吏以搜捕白莲教徒为敛财之机,借机株连,大肆苛索,凡习教之人,无不遭其勒诈。达州知州戴如煌令衙役在乡间逐户搜查,百般威逼,恣意陷害。嘉庆元年二月,东乡知县差人抓捕王三槐未获,遂将其父母、妻、子一并逮到县衙监禁。王三槐逃到后河吴魁家躲藏。到了九月,得知达县教首徐天德已在亭子铺竖旗起义。东乡县东林河场教首刘学书举事响应,王三槐下定决心:“与其躲躲藏藏,不如自已也反了!”

九月二十日,王三槐回到家乡,为首组织冷天禄、符曰朝、张子聪、刘朝选、庹向瑶、汤思蛟、张简、罗元亨、罗道云等白莲教徒在莲池沟汇合。四乡数徒及部分农民也自带刀矛、土枪、土炮相约而至。二十一日即聚众七百余人,随即登上形如桌状、易守难攻的峰城场,以此为据点,公开打出“官逼民反”“替天行道”“打富济贫”“兴汉灭满”的口号,发动群众扩大队伍。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陕西道人韩龙带着徒弟孙赐凤由平利县漳河口进入四川太平县境,在城口、后坪一带传播白莲教。不久被人查觉举报,太平县令徐麟祉带兵赴乡查办,抓获习练者汪老五等14人,解送达州审处。嘉庆元年孙赐凤又潜入太平县境传教,联络七里碥的龙绍周、徐万富、王金柱,水牯坝的何如贵,白沙的唐大信、王国贤、唐光斗、郭大明,石塘坝的周吉太、龚建、张明高等人入教,众推孙赐凤为教主,广收徒弟,暗里制造兵器,准备进行反清武装斗争。乡间有知情者向县衙举报,知县钟蟠云欲擒故纵,暗里飞报上司,请兵防剿。

嘉庆元年九月二十四,殷成富、冯升、萧汉章等在石溪河的鸽子山集合二千余人,放火自焚房屋,揭竿而起;十月初二,黄泥湾黄富才、郑学智、朱二空等聚众三千余宣布起义;徐天富、卿有义、黄道士振臂一呼,应者四千余人,分踞于鞍子坪、系马坪;谭大顺等亦斩木为兵,聚集一千余人占据光头山;另有一支人马数百人占据戈耳湾、栗儿坪;十二月初一,龙绍周、孙赐凤、唐大信、徐万富、龚建、王国贤等白莲教徒一万余人在水牯坝正式宣布起义。

随之而起的还有巴州(今巴中市)的罗其清、苟文明,通江县的冉文俦、冉天元,大宁(今重庆市巫溪)的陈崇德,以及陕西安康的冯得仕、林开泰等聚众起义。

新闻推荐

“入股大红包”温暖群众心

“听说,今年在合作社入股1000元的群众今天能分红5000元哩!”“入股800元的,也能分红4000元。真可惜,我入得太少啦!才入了500元...

东乡族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乡,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