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临夏州教育事业发展调查
来自东乡县的新生在临夏中学高一就读。王云祥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
当前,临夏州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全州干部群众凝聚力量,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尤其是在教育扶贫上,将教育攻坚作为扶贫扶到“根”上的标志性工程,为全州教育事业发展拓展出了新的空间。
“教育扶贫”的东乡模式
11月26日,临夏大地天寒地冻。
“在东乡县开展教育扶贫很关键,因为这里条件艰苦,既留不住教师,又派不进去教师,两大矛盾较为突出,导致学生辍学率也比较高。”临夏州教育局副局长牟海军向记者直言,东乡县山大沟深,教育基础薄弱,脱贫攻坚面临诸多困难。临夏州采取“异地代培”的模式,将东乡县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8500多名在校学生,转移到全州师资力量雄厚的临夏市、永靖县和广河县的学校就读,让东乡县的学生充分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
临夏中学初中部初一(6)班学生马昕奕就是异地就学中的一员。“我以前在东乡县锁南镇幸福学校上小学,今年9月来到这里读初一,学校的早餐有鸡蛋、馒头和牛奶,还统一为我们发放了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这些都是免费的,自己在生活上也没有压力,学习也很开心。”
马昕奕说,他们班有50个同学,其中有15个学生来自东乡县。
据临夏中学初中部校长何志全介绍,该校建于1923年,今年3月创办了初中部,全校共有300名来自东乡县的初一女生。“因为她们小学没学过英语,所以初一学习英语很困难,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学校只能利用闲暇时间抽老师为这些学生补课。”
临夏中学初中部初一(8)班班主任周昕告诉记者,一些东乡籍学生刚来学校时很不适应,有的学生想家、有的学生学习跟不上,为此学校专门安排了心理学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这些学生早日走出困境。
“我们一周上两节心理辅导课,专门解答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东乡县转来的部分学生不会说普通话、学习成绩差,很难融入班集体,所以一些学生表现得焦虑不安。”临夏中学初中部心理学老师石沐琼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作为该校心理辅导老师,她用自己的耐心排除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
临夏中学主管教育的副校长刘尚友表示,为了给东乡县转来的学生提供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学校为他们优先安排了宿舍,在生活上与其他同学一视同仁,不仅努力抓好他们的学习,也注重提高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切工作都要为教育让路!”
临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全州教育事业进行走访调研,在查问题、补短板的基础上,促进全州教育事业转型升级,破浪前行。
扶贫先扶智,在助力扶贫攻坚的过程中,临夏州积极动员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充分发挥教育事业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通过深度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打造留得住的优秀教师队伍,将教育攻坚作为扶贫扶到“根”上的标志性工程,为全州教育事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一切工作都要为教育让路!”这是临夏州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全州领导干部齐心协力,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导向,针对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一边整改落实补短板,一边铁腕执政抓教育。
抓教育就是抓脱贫!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
“教育托底才是真托底”,临夏州教育扶贫及脱贫攻坚的思想,凝聚了全州人民的共识和热切期盼。全州将发展教育视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举措,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推进教育扶贫战略,有效遏制了全州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辍学现象。(转6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董永前特约记者包春袆)11月28日,东乡县政协负责人带领县委、乡政府相关负责人,来西固区考察...
东乡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乡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