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扶贫车间”欢笑多
积石山县按照“聚焦扶贫、平等协作、共建共赢”的原则,多方筹措,通过招商引资、东西协作帮建、鼓励能人兴办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建设“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全县计划筹建扶贫车间145家,目前已建成27家。图为扶贫车间之一的积石山县特利强雨具加工厂工人在制作雨具。马婧摄
本报记者吴正楠
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和增收。
“扶贫车间”这种“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自今年下半年在全省推广以来,已在贫困山区落地生根,全面开花,成为全省脱贫攻坚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临夏州东乡县,“扶贫车间”这一崭新的发展模式,除了把贫困村的资源潜力转化成发展能力,让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的问题之外,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真正实现了发展上的互惠共赢。
家庭妇女变身产业女工
从在家里干农活到成为产业工人,“扶贫车间”让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的妇女有了全新改变。
“以前从来没想过还能在家门口上班挣工资。”拱北湾村村民马英兰说,家里人非常支持来这里上班。今年19岁的马英兰之前一直待在家里,农忙时帮家里干农活。 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她已能熟练操作电动缝纫机了。
马英兰上班的地方是今年8月22日才建成的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扶贫车间”。这个车间由厦门市(湖里区)投资120万元援建,厂房占地400平方米,安装电动缝纫机60台,配套建设办公室和产品储存间,车间主要生产加工服装。目前,全村有70多名妇女在此上班。
在省委党校的积极协调下,甘谷腾达实业有限公司为拱北湾村“扶贫车间”提供原材料,派出专业指导老师,对贫困户开展培训教学,目前报名参加的精准户妇女有80人,每天从事缝纫培训的妇女在60人以上。
龙泉镇拱北湾村“扶贫车间”培训期间,由一个熟练工帮带两个培训工。每人每月落实培训费1500元,培训期三个月,培训后成为车间熟练工人,日均每人加工产品10件左右,月工资2500元至3000元。一天上班8小时,周末休息两天。
“能来这里上班,家里人都非常高兴,也很支持。”拱北湾村“扶贫车间”负责人马绣花说。拱北湾村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群众增收渠道单一,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558人,贫困面高达41.3%,属于深度贫困村。现在,这一切随着“扶贫车间”的开动,正在发生着全新的改变。
龙泉镇党委副书记马军介绍,全镇已建设“扶贫车间”11个,建成投入的有2个,争取每个村都建一个“扶贫车间”。全部建成后,可带动700多名贫困家庭妇女实现就近就业。
扶贫扶志改面貌
东乡县建立在山区的“扶贫车间”,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易学易会,对年龄要求不严,特别适合贫困户就业。
“以前农闲没事干,现在有了‘扶贫车间’,脱贫就有了盼头。”曾随丈夫在湖北等地打工的拱北湾村村民马进梅坦言,自己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在家门口不仅能挣到钱,同时也能顾家。
“扶贫车间”投入运行后,极大地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妇女踊跃报名。
马绣花告诉记者,村里的“扶贫车间”里都是东乡族妇女,“成为产业工人后,我们在家里的地位也提高了,说话底气也足了,不再是以前单纯扫院子看孩子做饭的家庭妇女了。我们还建立了妇女微信群,通过多角度宣传政策,真正引导大家把志气强起来、干劲鼓起来、新风树起来”。
拱北湾村村民闵德成则主动让妻子前往“扶贫车间”打工。有了“扶贫车间”以后,闵德成家里除了种地养殖之外,夫妻俩的打工收入便成为重要收入来源,对脱贫致富也有了信心。今年,闵德成家里修起了新房。
“‘扶贫车间’进村,激发了村民的脱贫斗志,让他们重新找回了获得感和尊严。” 马军说。
东乡县“扶贫车间”的发展理念是:通过“带薪培训三个月”每天50元工资做到扶贫又扶志;“15天计时+15天计件”做到培养树立信心;采用“5+2模式”计件每周上班5天、休息2天务农,在2天的休息中,每天补助30元,每月补助8天,共计240元,达到提升技能的目的;最终做到全天计件,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成为产业工人。
扶贫车间遍地开花
“扶贫车间”或者叫“社区工厂”、“卫星工厂”,是指以扶贫为目的,设在乡、村的加工车间。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带动脱贫为宗旨,要解决的是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的问题。
“扶贫车间”只是加工或生产车间,不是经营主体,只负责某个产品的简单生产加工环节(工序),而不是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纺织和农产品加工为主,有的就地取材,有的“两头”在外。其成立的条件是,有一个成熟的企业为后盾、有成熟的产品为前提、有成熟的市场为关键。
今年7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有关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各地大力扶持发展“扶贫车间”,全省各类企业创办“扶贫车间”经过认定的,根据不同条件可获得2万元到6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助、3年全额贴息贷款、土地租金减免及用水用电补贴等多项政策支持。
在省上的强力支持下,“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般在贫困山区迅速发展起来。东乡县立足“扶贫车间”“规模小、联结紧、见效快、活力强”和“送工作到家门口、就业务农两不误”的特点,坚持因势利导、因村制宜的原则,通过“公司+扶贫车间+农户”模式,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和深度贫困村,扶持兴建“扶贫车间”,目前已带动发展了八宝茶包装、油炸食品制作、服装布鞋加工、手工编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东乡县坪庄乡罗家村“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八宝茶,产品销往西藏、青海等地。“目前已带动45名贫困群众就业。” 罗家村“扶贫车间”负责人祁邵信说,来车间里上班的贫困户都很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都是按时上下班,严格遵守车间的管理制度。现在,一些在外打工的群众也回来了,想在“扶贫车间”工作。
目前,东乡县已建成运营拱北湾村、布塄沟村、罗家村等6处“扶贫车间”,帮助300多名贫困妇女实现了就近就业。当前,东乡县正在建设的“扶贫车间”有24处,投运后可吸纳10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稳定增收,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李丹青)今天,人社部发布并向国家发改委推送了第二批共30条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25家用人单...
东乡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乡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