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天堑变通途 ——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扶贫车间”见闻

民族日报 2018-10-13 09:43 大字

金秋时节,在东乡大地上,人们奔走相告——“扶贫车间”进村了,我们脱贫致富有希望了!

10月12日早上,记者来到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悠扬的歌声飘荡在田野里。孩子们去上学了,村里的70多名妇女们也开始上班了,寂静的拱北湾村便热闹了起来。

8时许,50多岁的斜户社妇女闵秀兰安顿完家里的事,便匆匆地向村里的“扶贫车间”赶去。她一边走,一边算:自己当学徒已经40天了,每天工资是50元,已经有了2000元的收入了……算着算着,她的脸上不觉露出了笑容。

闵秀兰有一个9口人的大家庭,可全家只有7亩山地,这几年种的洋芋和玉米收成都不好,全靠农村低保金和儿子外出打工挣钱维持家用,她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虽说摆脱贫困的愿望很强烈,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脱贫就像她家门前那座高高的大山,似乎是无法逾越的。

今年秋天,村上在易地搬迁点建起了“扶贫车间”,并安装了60台电动缝纫机,要吸收闲散妇女劳动力当缝纫工人,主要生产服装和坐垫。这个“扶贫车间”是由厦门市湖里区投资120万元援建的,厂房占地面积400平方米,配套建设了物流集散和产品储藏间。

当学徒3个月,每天工资50元,成了熟练工后计件发工资,每月工资可达2500元至3000元之间——听到这个消息后,闵秀兰第一个报了名。

和闵秀兰一样,对坡社的杨苦丽、拱北社的赵奴给等72名妇女的家庭状况都是人多地少,靠男人外出打工挣钱,她们都闲在家里,在脱贫路上无用武之地。但是,“扶贫车间”建起后,她们穿上了工作服,成了工人。

记者跟随她们走进“扶贫车间”,只见她们很快领到了剪裁好的布料,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开始了服装加工。

负责技术培训的厂家工作人员魏芳娣告诉记者:“说实话,这里来的妇女年纪都比较大,从未走出过家门,大多数人连汉语都听不懂,也未接触过缝纫机。但令我惊奇的是,她们都很勤奋,没用多长时间,就很快掌握了缝纫技术,能独立操作机器了。”

在东乡,人们最关心的是“扶贫车间”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有没有市场、有没有前景。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找到了负责原材料提供、产品销售的腾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林。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这里生产的迷彩服、工装等服装基本合格,上千套服装已运送到订购单位。

张维林告诉记者:“我担心的不是产品有没有销路的问题,而是我们培养出的熟练工人,会不会被别人挖墙脚……”

村党支部书记马占英说:“通过这个‘扶贫车间\’,我们也了解了国内市场,我想只要我们村的妇女们有了一技之长,就不怕没活干。”

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男人出门吃苦累弯腰,女人在家无事受煎熬,脱贫攻坚难度大”的历史,将通过“扶贫车间”得到改变。

现在,“扶贫车间”才刚刚起步,就被东乡县群众广泛接受,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如今,东乡县按照“群众搬到哪里、哪里人口集中,‘扶贫车间\’就建在哪里;哪个项目靠谱,就建哪个产业的‘扶贫车间\’”的理念,让“扶贫车间”遍地开花。

记者手记: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有历史原因、环境原因,也有人的原因。东乡县人均受教育年限7.2年,青壮年劳动力在社会竞争中普遍处于弱势地位,虽然每年有6.8万劳务大军外出务工,但主要集中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从事体力劳动,特别是6.7万农村妇女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封闭落后,只能留守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整天围着羊圈锅台转,“不敢出门、不能出门、出不了门”的现象十分普遍。而“扶贫车间”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问题,使脱贫天堑变通途。

新闻推荐

东乡县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清查行动

本报讯(记者马玉兴)从9月19日开始,东乡县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铲霸、无霸治乱”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社会治...

东乡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乡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