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美女“写古者”
贾丽在电脑前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读懂文物,贾丽和同事们走进学校进行文物宣讲。
2011年,昭觉县四开乡,贾丽(右)与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进行田野调查活动。
贾丽的日常工作很繁琐。虽然在博物馆工作,但她的工作不是考古,而是“写古”。更多的时候,贾丽是坐在电脑前,在键盘上,敲打出一连串文字,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
贾丽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她的文字,总能很老练地把文物的意义与现代人的生活所产生关联和碰撞剖析得精致简练,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去读懂一件古老的物件。
对于资历丰厚的专家学者或是科班出身的业内人士来说,这些或许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一个年轻的新进人员来说,这真是一件烧脑的工作。
幸而贾丽的文字功底了得,加上她是一个静得下来的人,如今的她,经过几年的打磨,真的就像席慕蓉的诗句里写的那样“涉江而过,芙蓉千朵,诗也简单,心也简单”了。
1
和文物打交道字里行间一览千年
初见贾丽,是在公交车上,车载视频播放着《看凉山》栏目,里面就有贾丽,她在侃侃而谈凉山文物。贾丽清瘦,皮肤白皙,很上镜,特别是当她谈到文物时,言语间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一种自信的魅力,油然而生。
贾丽可能注定是要和文字打交道的。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后,做过很多和文字有关的工作,例如记者、宣传部工作人员等等,最后她考进了凉山州博物馆,成了陈列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还是做着和文字有关的工作。
对于博物馆,贾丽是很熟悉的。母亲就从事着文物工作,父亲也是学历史出身。从小父母就带她游览过各个地方的博物馆,特别是母亲,很喜欢给她讲关于文物的故事。耳濡目染,贾丽对文物有着一种微妙的情感。
贾丽的工作内容很繁杂,包括对外宣传、撰写文物稿件、编辑文物书籍、陈列布展等等。2010年进入博物馆时,她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凉山历史碑刻注评》一书的校对。
之后,她开始接触到文物,也就慢慢开始撰写文物的相关稿件。
写文物,是一件费神的事。特别是对于一个新进人员来说,基本上可以说是从头开始学习的一个过程。一件文物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和众多千丝万缕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即使贾丽饱读诗书,也常常感到知识的储备不够,每写一件文物,她都需要私下去学习很多历史知识。
2011年,博物馆与西昌当地媒体合作,刊发了一系列关于文物宝藏的文章,贾丽就是写作的主力军。
原本躺在博物馆展厅里或者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了,在当时,得到了很好的回应。最重要的是,文物的面前,不再是一张印着长、宽、高等基本资料的小卡片,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故事里的民族、战争、钩心斗角、改朝换代都是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用故事去记住一件文物,确实是一个高明的手段。
随后,由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唐亮率队撰写的《文物有韵自成诗》一书出版,书中除了文物的基本信息,还特地邀请凉山的文人诗客为每一件文物配上了精美的诗文,其中就有十多篇贾丽的作品。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读懂文物,贾丽和同事们确实是上了心的。
2
讲述历史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笔者之前并不很了解贾丽,和她的几次联系,也是因为几个有关文物方面的采访。让一个门外汉写文物,有些吃力,于是很多问题都只有求助贾丽。
贾丽的厉害,就是在这个时候见识到的。
这种厉害,并不是说她的阅历资历有多么深厚,而是她的认真,叫人信服。要采访的文物,并不是一个朝代的,也不是同一个地方出土的,可以说是东一个西一个的,贾丽对于提出的疑问竟能毫不费力的对答如流。这种流畅,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做到的。特别是当她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把文物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介绍得清清楚楚时,一个大大的赞字由衷地送给她。
在工作中,她的认真,是可以为了稿子里的一句话,翻遍《资治通鉴》《华阳国志》《晋书》等等这些普通人一听名字就晕菜的厚书。她的认真,是作为一个新妈妈,却每天在哄孩子入睡后,坐在电脑前熬夜写文物。
文物的写作,有一大部分是在写历史,要想把文物写“活”,也就要求贾丽把凉山历史乃至于中国历史吃透,这并不是件轻松事,贾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很多历史著作就成了她的工具书,只要有时间,她就翻开书本学习。
慢慢地,贾丽写出了自己的风格,用文学的方式去写文物,用讲故事的手法来解读文物。一字一句,拿捏得妥妥帖帖。文字里,看得到她的自信。
其实,贾丽还有一个身份,西昌市作协副秘书长,之前出过不少小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也获奖无数,参加工作后,忙于文物稿件,几乎没有什么纯文学的作品。但此前的这些练笔,为后来书写文物奠定了一个很扎实的基础。
2016年,贾丽受邀编写《天街——地方风物志》,挖掘海河天街的人文故事,创刊号里18篇文章中,有12篇是贾丽写的,整个刊物从策划、采访、写稿到编辑、校对、设计沟通、收集大部分图片全由贾丽一人承担,贾丽几乎忙疯了。但看到杂志出版后的精致,她又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对话
博物馆热背后文物工作者的创新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贾丽的身上既有着保护文物的工匠精神,又肩负着书写文物的时代使命,她在用一种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诠释“古老”和“创新”两个名词,并在这条路上,不断包装出新思路新创意,让古老的文物散发出新时代的魅力。
博物馆应顺应时代寻求创新
Q1:你认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的?
贾丽:我们国家的博物馆行业在最近十来年,迎来两次比较大的革新:一次是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它的公益性和宣教职能,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一次是互联网时代的强势袭来,对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给博物馆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些都是大势所趋,所以顺应时代、寻求创新,也是新时代的博物馆一直在探索与努力的方向。
除了形式上的改变能带给公众更多耳目一新的感觉外,我认为更多地应该在内容上进行思考,深度挖掘与解读地方历史,突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或者一个领域(专题博物馆),最具特色的核心与精髓。
“旧”中加入“新”吸引90后00后
Q2:很多博物馆的文物展示仍然停留在对器物名称、时代、尺寸的介绍上,当我们面对“90后”“00后”参观群体时,这种传统的展陈方式又如何能吸引他们呢?
贾丽:“90后”“0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思维习惯、阅读习惯,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群体都有着较大的不同。对于这些更加年轻的朋友,或者说对于更加快节奏的人群来说,简明扼要地讲述历史、介绍文物越发显得重要。
国内七大博物馆在抖音APP上开设账号,联合进行了一次短视频宣传,点击率突破1亿,圈粉了一众“90后”“00后”。最近,一种名为“某某极简史”的文案频频推出,以非常新媒体的形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类“极简史”大多以尽量简单或是诙谐的文字,以及大量插图或者表情包组成,且基本在互联网和手机上传播,极大地满足了年轻人利用碎片时间获取信息的需要。
就目前博物馆的统计数据来看,观展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反映出历史与文物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且中青年是观展的主流群体。融入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元素,在“旧”中加入“新”,但仍以完整、严谨的展陈内容作为核心支撑,这是我们整个行业都在进行的一项改变。比如现今国内运用较为广泛的文物全息投影或3D观展体验、扫描二维码获取文物导览或更多文物信息、下载相关APP或关注公众号进行网络互动、场景还原或展演合一烘托主题等等,这些附加在传统展陈之上的新元素,都是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加深年轻群体对文物的认识与理解,再反过来促进他们观展的兴趣,达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作用。
新时代博物馆文创互动增强
Q3:现在很多人对于博物馆会有“看不懂、不好看、看不下去”的感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改善的举措吗?
贾丽:首先我们能最直观感受到的是,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多元了,人们的认知渠道不再单一,喜好也随着时代瞬息万变。新时代的博物馆要说与过去最大的区别,也是展陈模式融入了更多领域的技术,宣传方式有了更多维度的突破。
公众之所以会有“看不懂、不好看”的感觉,一方面源于对相应历史背景了解不够深,一方面源于部分博物馆仍旧停留在固定的模式中。现今博物馆在宣传方面越来越活泼,几年前故宫博物院在淘宝开设官方旗舰店,销售其文创产品,一度在青年人中引发热潮。同时,《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一系列节目热播,各大博物馆也纷纷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与互动,这些举措都打破了人们对博物馆老旧呆板、“曲高和寡”的感受,带来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我们凉山州博物馆基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拥有自己的展厅,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尝试,运用其他方式宣传我们馆藏的若干精品文物,讲述凉山的历史与文化。比如甄选我们的藏品配以精美诗文结集出版,联合其他博物馆进行各项专题展览,创办地方历史人文类刊物进行宣传,走进校园进行文物保护与安全教育等。在未来,我们想做、要做的还有更多,不仅是在宣传形式上考虑创新,也会尽可能兼顾到更多人群。
据《西昌都市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近日,昭觉县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歌咏比赛。此次歌咏比赛围绕...
昭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昭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