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阶段性成果验证开展第二次效果比对

凉山日报 2019-05-06 07:55 大字

本报讯 为了检验幼儿普通话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跟踪记录样本幼儿学习普通话的轨迹,4月25日至26日,凉山州学前学普办根据《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州级效果比对方案》安排部署,组织两个工作小组分别到昭觉县、布拖县和普格县、喜德县,对遴选的幼教点幼儿和中心校学生开展第二次效果比对工作。

昭觉县尼地乡瓦里洛村戈洛阿莫社幼教点是其中一个工作小组的第一站。还未进到幼教点,已经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24名幼儿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在院子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孩子们童趣盎然的表现让大家耳目一新。

另一组工作人员的第一站来到了普格县花山乡友谊村幼教点,刚走进幼教点的院子,就听到教室里传出了一阵欢快的儿歌声,这里的孩子们正在学唱《小星星》。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工作人员发现,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们慢慢学会了用完整的句子表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州教体局学前学普工作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5月“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启动以来,幼儿学前学普成效显著,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幼儿学普成效,州学前学普办从今年3月开始,从上述4个县中遴选了一部分幼教点幼儿和中心校学生,跟踪记录他们学习普通话的轨迹,这项活动将持续推进。在4月进行的第二次效果比对中,幼儿们对普通话的掌握情况有了明显进步,原本一些不会说、不敢说的孩子们,渐渐地能用普通话和工作组进行交流了。

由于现阶段实施范围内幼教点的幼儿多数为少数民族孩子,进入幼教点前基本处于纯母语环境,大多听不懂普通话,更不会说普通话,这也为教学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阻力。经过在幼教点的系统学习,目前大多数幼儿的普通话水平都有了一定提升,基本能听懂日常用语,部分能与人进行简单的普通话交流,少数已能熟练运用普通话主动与人对话,见到陌生人能够主动问好、打招呼。同时,幼儿的习惯养成也有明显变化,大多数幼儿在辅导员的组织下能在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回家洗脸洗头洗澡,衣服变干净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此次效果比对不仅面向幼儿,记录他们的学习变化,还深入幼儿家中,进行随访,了解学普社会氛围。4月26日,工作组还分别去到布拖县和喜德县的中心校,对遴选出的不同阶段的小学生进行比对,调查接受学前普通话教学和未接受学前普通话教学的小学生的差异效果。

(本报记者 洪冬玲 李潇)

新闻推荐

昭觉:决战“畅返不畅”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2019年昭觉县将完成120.4公里“畅返不畅”的建设任务,推进通村通社桥梁29座1848延米建设任务,按时完成脱贫攻坚通村硬...

昭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昭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