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授”的新称谓 ——记昭觉县龙沟乡党委副书记夏纪毅
午间,古里拉达大峡谷又起雾了。野马尘埃奔腾间,村庄渐渐隐去,大地变得朦胧厚重。
昭觉县龙沟乡,因为一条几乎绕到金阳边界,又从山顶曲折而下的小公路,才摆脱了与世隔绝的尴尬。其实,大峡谷里的村庄,境况都大同小异。悬崖村阿土列尔村迎来大机遇,临近7个乡的人们都打了一针兴奋剂。
“更重要的是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寻求贴合的发展路径。”雾气让眼镜镜片有些朦胧,但夏纪毅的思路一如既往的清晰。这个泸州人,原本是西南医科大学的副教授,现在是悬崖村对面龙沟乡的党委副书记。他是省委组织部选派5700多名赴凉山扶贫干部中的一员。
因为十二年前一份浓厚的感情,他主动申请,又回到了凉山。曾经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的夏医生,后来西南医科大的夏教授……在龙沟乡,他又有了很多的新称谓,每一个称谓的背后,都是担当和付出。
夏老板: 掏腰包补贴公事
夏纪毅初进山,白白胖胖,和和气气,龙沟乡的人们曾经一度认为,他是个药材老板,理由是:只有给自己干活,才会那么投入。这个误会,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不是老板,咋个承包了土地就不走了?天天和我们一起做活路,还自己摸钱给我们发补助?”阿尼米村的石扎古体,把家门口的三亩多土地承包给了“夏老板”,又给他“打工”,因为照料的药材长势良好,还拿到了额外的奖励600元。这让他很是高兴。
大山的半山腰上,一片舒缓的坡地里,翠绿的黄芩正盛开着紫色的花串,远远望去,犹如一片薰衣草海,蔚为壮观。黄芩长势良好,夏纪毅也很高兴:全乡发展的新路子,或许就在这一片“试验田”里面。
夏纪毅研究最多的就是黄芩,他是国内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人,可谓是“黄芩专家”。在获得西南医科大和凉山州科技局药材种植项目支持后,结合大峡谷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最终敲定种植黄芩。
龙沟乡,海拔在2450米左右,土壤肥沃、松软,排水性能良好,正是黄芩生长的好地方。种植黄芩,一亩地年均收入预计可达4000元,是种植土豆的2倍,种植玉米的3倍,种植荞麦的4倍……
以科研项目资金为依托,夏纪毅开始了科技扶贫试种,在古里拉达大峡谷里的3个乡,共试种60亩。其中,龙沟乡种植20亩,带动了14户(建卡贫困户12户)老百姓参与。为了确保增收,夏纪毅代表集体与河北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明确了比市场价高0.3元的保底收购价。
今年11月黄芩即将丰收,收益将成为集体经济雪球的初始。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夏纪毅已经开始“有节制”地推广药材种植。
“三分种,七分管。”自从今年4月6日黄芩下地,夏纪毅绝大部分的心思和精力都播撒在了土地里面。手把手地教技术,反反复复抓管理,他以“老板”的担当,为大峡谷找到了一条脱贫奔康的路径。
因为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他自己掏腰包设立了“管理奖”,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如今,参与种植的村民们,都已经成了熟练工,是大面积推广的“星星之火”。
夏书记: 兴产业撬动发展
每当有人称呼他为“夏老板”的时候,他总是笑呵呵地回应,时间久了,人们才知道:原来他是乡党委副书记。远道而来全情投入,正是为了帮助这一方土地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去年12月26日,夏纪毅从省府到昭觉县城转道龙沟,尽管有心理准备,但乡、村落后现状还是超出他的想象。而龙沟乡5个村,竟有4个是贫困村,1015人是贫困群众,接近全乡人数的一半。
“智慧进山,项目进山,感情进山。”龙沟乡党委书记马比伍哈表示,夏书记知识丰富、见识广阔,他的到来为龙沟带来了新气象,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修路建房,发展产业,移风易俗……夏书记立即投身到了火热的硬仗中。起早贪黑,风来雨去,仅仅三个月,高校的“白面书生”就变成了“黝黑农民”,体重减了50斤。
龙沟乡是省、州、县三级医院的帮扶点,夏纪毅与州一医院、县医院的驻村工作队一道,与乡党委、政府精诚合作,协调配合,在强大的政策支撑之下,为龙沟乡谋划着走向现代的路径。
以产业为发展的支撑,龙沟乡制定了长远规划。除黄芩等中药材种植外,龙沟乡“扶贫车间”已经成型,野生药材交易市场已经达成合作意向。
“扶贫车间”位于乡政府背后,来自山东的机械已经安装和调试完毕。在此之前,龙沟村的村民加工粮食,需要去到8公里以外。这个“车间”的建立,结束了这一历史,同时,兼具清洗、打磨、抛光、磨面、包装等功能的车间,为龙沟乡农特产品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
药材交易市场以信息传输和物流运输为基础,目前已经与河北的三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古里拉达大峡谷丰富的当归、淫羊藿、鹅不食草、党参、黄芩等野生药材,将在广阔的市场内,转化为当地人奔向小康的资源。
夏叔叔: 认下五个“子女”
龙沟乡的孩子们,都称呼夏纪毅为夏叔叔,但有五个孩子的称呼别具含义。
阿尼米村是龙沟乡唯一的一个非贫困村,但是依然有多户建卡户的存在。为了帮助这些老百姓,夏纪毅通过自身多方联系,协调到澳门、浙江等地的企业和公益组织,在该村开展了多次送温暖活动。
其中一户人家,最让他揪心:顶梁柱早逝,年轻的母亲带着5个子女艰难度日。5个孩子里,大儿子即将上初中,老二残疾不能站立和行走,一直乐呵呵流口水,最小的才蹒跚学步……36岁的母亲累得像50多岁的人。
与家里商量后,夏纪毅认养了这五个孩子,从此多了五份沉甸甸的责任。“读书是出路,孩子们读书的一切费用,都由我负责。”作为“干爸”,他事无巨细,孩子们上学、生活、成长他都细细思量。几次回泸州,回来时后备厢里塞满的,基本是孩子们的衣服和用品……那是他和妻子喻小兰采购一整天的成果。
今年春节,他把“大儿子”带到了泸州,与家人一起过年。孩子实现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出大山,第一次去到了大城市,第一次家人围着发红包……
“大儿子”今年以全班第二的成绩考入了昭觉中学,夏纪毅带着他采购了生活用品,把他送进了学校;最小的“丫头”,见客人到家,会摇摇晃晃拧来小板凳……孩子们很优秀也很可爱,但是他们不善于表达,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称呼着“夏叔叔”,但在他们的心里,在他们的生活里,这个叔叔和爸爸一样。
教育就是未来,“夏叔叔”的爱不仅仅只面向这5个孩子。2018年9月10日,夏纪毅夫妇向龙沟乡中心学校捐赠5万元,成立为期5年的“育蕾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基层一线的教师,以实际行动兑现倾尽全力参与扶贫的承诺。
身份转换,初心不改。古里拉达大峡谷的剧变,就是夏纪毅最灿烂的著述!文/图 本报记者 谢婷 杨庶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徐小龙)季春初划,杨柳添绿,丝绦摇曳。为持续做好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维护全国文明城市良好形象,近日,新城镇长城村鼓...
昭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昭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