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火落人间狂欢大凉山

阿坝日报 2018-08-24 08:23 大字

■孟波

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也被称为“东方狂欢节”,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玩火”,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今年的火把节,凉山州邀请了新华社、央视财经频道、央广经济之声、四川日报、阿坝日报、宜宾日报、乐山新闻网等各路州外媒体记者80余人,参与到火把节的宣传报道中。我社派出记者参与的“2018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盛况”图、视、文直播浏览量更是超过100万。此次媒体协作,全覆盖、立体式、矩阵传播的形式,也为今后各兄弟市州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扩大影响,达到全媒体宣传效应,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火把节其实就是“眼睛的节日”,选美、赛马、斗牛、斗羊、摔跤、火把节的狂欢……太多目不暇接的精彩呈现在我们眼前。

凉山彝族传统的选美比赛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是一年一度火把节期间最重要、最具民族风情的传统活动之一。比赛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根据选手的彝族服饰表演、自我评价、才艺展示等评选出彝族美女和俊男,分别冠以“索玛花”和“山鹰”的称号。参赛的选手除了要五官端正、身材高挑外,还要通过彝族服饰展示、传统知识问答等展现知识面和道德品质。智慧与美丽兼备,才能成为彝族人心中的最美。

彝族选美标准,民间有一套口诀:女子眉毛弯而细长的好,睫毛直而长的好,眼皮成双的好,眼角上翘的好,鼻梁高而直的好,眼珠大而亮的好,牙齿雪白的好,嘴皮薄薄的好,下巴不长也不短的好,笑时有对酒窝的好,手指细长的好,颈长的好,腰像蜜蜂一样的好,面颊金黄的好;男子眼睛越有神越好,鼻梁越高越好,头发卷曲的好,四肢修长的好,身材高大的好……

彝家的选美,既是选美,也是赛衣,彝族男女服饰色彩艳丽,再配以各类金银玉器、珠宝,典雅美丽,透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地域色彩。彝族谚语说:“彝族重头饰,聚会要打扮。”在火把节上选美,更是如此。

火把节选美,不可少的装饰就是银饰。彝族人喜爱打扮,以佩戴金银为时尚,特别是崇银尚银的情结最为突出,而且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这些传统的民风民俗不但使银器在广大彝族地区风靡,也造就了一大批手工艺者。经过历代手工艺人的积累,彝族民间银饰制作工艺日益精湛,目前这一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束一束火把,一年一年相遇,烧死地上的虫,烧去心中的苦。游客来到海拔3000米之上的谷克德云端,扎下五颜六色的露营帐篷,在花海中徜徉,和当地彝族群众火把狂欢,看斗牛赛马,领略民族风情。

满天星火落人间,8月5日晚8点,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火把狂欢活动,在主会场昭觉县谷克德点燃,同时,西昌三个会场也举行了火把狂欢。当晚,共有超过37万人参加了火把狂欢活动,感受了凉山的浪漫与激情。夜幕降临,迎火仪式在“毕摩”的念经声中开始。伴随着声声粗犷的嘶吼,远山的星火开始奔向会场。瞬间,场上的大型火堆被点点星火引燃。随后,火堆周围亮起了小火把,直到整个会场被火把点亮。游客围着熊熊篝火堆,手拉手跳起达体舞,尽情狂欢。

凉山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在火把节期间的斗牛场、斗羊场、赛马道人声鼎沸,斗牛、斗羊、赛马、摔跤等传统体育竞技赛趣味满满又不失激烈,让外地宾客印象深刻。

新闻推荐

四川省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实施区域:6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省级深度贫困县等■服务内容:为县域农业特色优...

昭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昭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