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昭觉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班受群众点赞

凉山日报 2017-08-01 03:19 大字

7月27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昭觉县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训9班教室外听见一位声音洪亮、彝语流利的老师正绘声绘色地给学员们讲解学习彝文的重要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们在街上,突然想上厕所了又不认识汉文字,怎么办?这时候如果你认识彝文,那就不至于闹出男生跑进女厕所的笑话了。还有,你们当中可能有很多人都能背诵克智、尔比尔吉,但是你们不会写,写不来的话你们的这些知识就会慢慢被遗忘。”走进门一看,该班学员全部身着一样的迷彩服,年龄参差不齐,他们有的正一笔一画地学写彝文字,有的正一遍又一遍的记忆和练习……个个都很认真。

待下课后,记者与老师攀谈起来,得知老师名叫吉木阿呷,是该班的彝文老师。她介绍道,由于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彝族,考虑到他们汉语水平不高,所以此次培训的所有老师都是彝汉双语人才。“我本身就是昭觉民族中学的一名彝文老师,能够担任这次培训班的老师我很荣幸。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开办这样的培训班意义非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灵活授课模式,丰富课堂内容,为昭觉县早日脱贫奔小康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阿呷老师说。

“感恩!感恩所有关心我们这次培训的人,让我们有机会走进课堂,提升素质和能力,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现在又组织我们参加培训,是想让我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在精神上给我们扶贫,我们会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好好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陈规陋习,自强不息,做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民。”来自不特布洛乡克哈村的吉尔曲子说。

昭觉县相关领导说:“希望学员们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服从管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着力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同时,把学到的技能带回去,感染身边的亲戚朋友。”

据介绍,开办这次培训会旨在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懂法律、会经营、具有良好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加快昭觉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 吉伍伍呷莫

新闻推荐

这个书记有点“牛”门口建起致富路 ——记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尔打火村第一书记李宇

“李书记是个很‘凶\’的人哦,给我们修了路,让我们养了牛,在自家门口就能挣钱。合作社还把我们村民紧紧地拴在一起,大家现在更有干劲,对生活更有期待了,他是我们的“牛书记”,我们都很感谢他,卡莎莎!...

昭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昭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