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 内江村民尤祥伟自办农家艺术馆

川江都市报 2019-10-10 11:28 大字

雕刻修饰

川西民居

嫦娥

作品陈列室

普通的树根在内江市白马镇海棠村村民尤祥伟的手里,几经打磨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这种被称为“化腐朽为神奇”的根雕艺术作品,在他的家里有上百件,宛如一个根雕艺术馆。

日前,记者来到尤祥伟的家里,在这个被他命名为 “蜀道一木”的小小农家“艺术馆”内,摆放着大大小小上百件根雕作品。

有动感十足的“川江船工”,有栩栩如生的仙鹤、枯荷秋韵、惟妙惟肖的“蝉”,也有大气磅礴的“奔月图”……

尤祥伟称,屋内的这些作品,有的是他最近才打磨完成的,有的是他多年前就已雕刻好了的。

◎ 内江晚报记者

高波 张生俊 文/图

A/

爱上雕刻

37岁的尤祥伟,20年前开始接触雕刻,从此痴迷于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他告诉记者,初中毕业后,他前往凉山州越西县学修车,认识了附近经营石雕作品的师傅们,没事时便跟着他们学习打磨石头。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雕刻的魅力,从此对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修车厂当学徒的这一年,他跟着石雕师傅们学会了雕刻。

后来,他应征入伍当了两年兵,退伍后,去企业打工。其间,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只要有空,就会用木头雕刻一些小玩意。他回忆,特别是在工厂的那段时间,下班后,工友们都喜欢结伴出去玩,而他喜欢留在宿舍雕刻作品。刚开始,工友们觉得他不合群,慢慢地疏远了他,可后来他将自己雕刻好的各种小物件送给工友后,大家都喜欢得不得了,周末时有工友还主动帮他去寻找一些木料,还劝他把自己的作品拿到街上去卖。

尤祥伟告诉记者,自己仅仅只是爱好,没有遇到高人指点,雕刻出来的作品大多也都是小玩意,没有一件大型之作,更没有想过将作品拿到市场上卖。

B/

拜师学艺

直到2011年,尤祥伟在郑州做生意时,认识了国家高级根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根雕木艺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周文龙,并拜为老师,开启了长达5年多的跟师学艺,也由此开启了他对这项传统艺术的探索研究。

尤祥伟称,根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前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传统项目,但因为它的难度比较大,所以这些年来能参与根雕、接触的人便越来越少。

跟师学艺的这几年,技艺不断娴熟的尤祥伟,对根艺的历史发展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他看来,根雕和根艺,虽然看上去好像只是叫法不同,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区别,根雕重在用刻刀雕刻出想象中的样子,而根艺则更多的是根据树根的原型进行修饰。

跟师学艺的这几年内,尤祥伟和师兄弟们有过前往大山深处寻找奇形怪木时险些坠崖的经历;集体创作大型根雕作品时手指被划伤更是常有的事,但他乐在其中。他渴望着能像老师一样,有一天也能有自己的根艺团队,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喜欢这门艺术。

C/

传承梦想

2017年,尤祥伟在郑州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根艺工作室,取名“蜀道一木”,经他制作的根雕作品走向市场,年入10余万元。

2018年9月,受内江“回乡创业”政策吸引,在外打拼多年的尤祥伟,希望能够回到家乡给予父母更多的照顾。于是,他携妻儿举家回乡,开启了在内江新的创业之路,也开启了“蜀道一木”在内江的根艺传承之路。

为尽可能减少开支,他将位于城郊的农家小院直接改为工作室,在这里,呼吸着田野气息,给他的创作带来了许多灵感,“枯荷秋韵”“川江船工”等作品都出自于此。他还将堂屋改成了“展览馆”,给这个农家小院平添了几分雅趣和艺术气息,由此与众不同。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尤祥伟带着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城里举办的各种艺术品展览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他家购买和代加工艺术品。

生意越来越好,尤祥伟还将远在郑州的师兄请到了内江,与他共同创作。如今,他不仅有了自己的创作团队,还收了两名热衷根雕创作的徒弟,他一心想要传承和发扬根雕技艺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他告诉记者,工作室是开放的,随时欢迎喜爱根艺作品的人们前往现场参观。

新闻推荐

越西县召开环境保护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会议

本报讯9月9日,越西县环境保护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县生态环境局及县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

越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越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