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助力美丽新村建设

凉山日报 2019-07-16 07:45 大字

“太好了,垃圾再不得乱丢了,现在能换酱油、洗脸帕了!”

7月10日早上,在越西县梅花乡梅花村活动室,村民加则阿果先用一袋垃圾换了20个积分,又用两周攒下的40个积分换了酱油、毛巾等生活用品。当天,像她一样用垃圾换生活用品的村民还有40多人。

梅花村共有147户村民,其中83户为贫困户,属大凉山彝区深度贫困村。“计划今年年底脱贫。”梅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海秀花介绍,经过近几年脱贫攻坚,村民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在“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完成后,如何让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了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今年6月,梅花乡经过充分准备在梅花村设了一个“垃圾超市”。“我们鼓励村民把垃圾搜集起来,到‘垃圾超市\’换积分换物品。”海秀花介绍,“垃圾超市”由“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队员等负责管理和运营,启动资金由乡上向县里申请,后期的运营资金一部分向县级部门申请,一部分从村里的运行资金中出。

脱贫任务重,搞垃圾回收和分类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面对疑问,海秀花说:“我们要提前思考确保脱贫之后不返贫,尝试用一些方法让村民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而垃圾分类是目前的热点话题,所以在村里开办一个用垃圾兑换生活用品的‘垃圾超市\’的想法便应运而生。”

“初期村民不熟悉,我们就发动村里的党员来做这件事,为村民带好头。”海秀花告诉记者,目前村民只能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可回收垃圾每袋积20分,不可回收垃圾每袋积10分,口袋和捡垃圾的装备都由村里提前发给村民,可回收利用。“如果是小朋友来兑换的话,一个小口袋就可以兑换10分或20分。”

在村活动室里,货架上放着牙刷、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也有胶水、铅笔等文具。“单价都在10元以内,村民可以兑换自己想要的东西。”梅花村村主任加瓦尔苦说,“我们村在山上,村里只有一个小卖部,东西也不全,从村里走到乡上要一个多小时,有了这个‘垃圾超市\’,村民的生活方便不少。”

积累下来的垃圾又该如何处理呢?“可回收垃圾由村里暂时保管,积累到一定规模再请专门人员来收。”海秀花说,“不可回收的垃圾。我们向相关部门专门申请了一块地进行填埋。”

“以前家里的垃圾,直接丢了,或者烧掉,现在不会了,积攒下来换东西,很好。”村民拉尔阿加莫说。

据海秀花介绍,7月底之前,“垃圾超市”模式还将在全乡其他村推广。

本报通讯员

新闻推荐

岗位送到家门口群众就业有保障

本报讯6月24日,越西——南海东西部劳务扶贫协作专场招聘会举行。越西县相关负责人,南海企业代表及各乡镇近300名贫困...

越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越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