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大山里的综合帮扶队

四川日报 2019-07-09 06:45 大字

“我的彝族名字叫漆阿呷莫。”这段时间,在越西县五里箐乡开展综合帮扶的漆俊利经常向同事、朋友这样介绍自己。,奋斗在大山里的综合帮扶队。

去年6月,四川省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来自省自然资源系统的漆俊利成为其中一员。

如今,他们到凉山已一年。

□本报记者 何勤华

讲责任立足实际发展产业

“四处散落的土瓦房,昏暗的房间里没有一件像样的陈设,鸡和猪在院子里乱跑。”驻村伊始,贫困村的面貌深深刺痛漆俊利。“我一定要让这里的村民脱贫,改变落后的现状。”通过她和扶贫工作队的努力,2018年足吾村83户易地移民搬迁贫困户全都搬进新房,今年,足吾、菩提、达支、古木等村将有193户贫困户搬入新家。

当时还在武胜县龙庭乡白羊村帮扶的张中华,了解到当地交通不便,就带着一辆摩托车来到越西县,成为铁西乡铁西村一名综合帮扶队员。到村8个多月里,他帮助村里建起了超过2300亩的花椒种植基地,现在这里家家户户都学会了花椒选种、移栽和田管。

“要寻求适合的发展路径。”黄芩专家、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昭觉县龙沟乡党委副书记夏纪毅凭着这个信念,在获得西南医科大学和凉山州科技局药材种植项目支持后,结合龙沟乡土壤、气候等条件,最终敲定种植黄芩。

龙沟乡土壤肥沃、松软,排水性能良好,很适合黄芩生长。种植黄芩一亩年均收入预计可达4000元。去年,试种的20亩黄芩,就有12户贫困户参与,成为当地脱贫奔康的新路径。

肖琳,由北川县陈家坝镇副镇长选派到木里县茶布朗镇任党委副书记。去年9月10日,他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举行优秀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暨慈善晚会,拍卖茶布朗镇孩子的绘画书法作品和妇女手工艺品,募集善款32万余元,为全镇1007名中小学生解决了过冬羽绒服、保暖鞋等御寒物资。穿上新衣新鞋的孩子们,为肖琳取了一个“慈善暖男”的绰号。

树新风教育引导移风易俗

“刚开始,连当地群众的话都听不懂。”到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的帮扶队员李伟东介绍,火普村是已经退出的贫困村,但还面临移风易俗和产业提升等困难。为了让移风易俗不停留在纸上,李伟东和帮扶队员向绵阳市涪城区援彝前线指挥部争取政策、资金,以“道德银行——雄鹰积分超市”作为载体,设立项目资金10万元,借用银行储蓄模式,将村民在移风易俗方面做得好的行为习惯以5分、10分等形式记录,村民可拿积分卡按“一分积分抵一元钱”的比例换取生活用品。

去年,该村先后评选出了4类24户移风易俗示范户,并在全体村民大会进行表彰,发放洗衣机、生活用品等奖品48件套,此举,既提高了示范户的荣誉感、又调动了村民遵规守约的积极性。

王素珍是四川省社科院女博士,派驻喜德县贺波洛乡尔吉村,她买来厨房电器、消毒柜和餐具,自己买菜做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她还自学彝语,不到两个月,就基本解决了语言交流障碍。

通过对所在村妇女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健康状况,儿童的教育状况、卫生习惯、生活愿望等基本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分析后,王素珍以妇女儿童的健康和教育为切入点,筹建妇女健康与教育互助会,利用周末,组织成立“周末儿童读书会”,发动亲朋好友募集书籍1000余册,每次为读书会儿童自费购买点心,培养孩子一日三餐习惯。通过建章立制,教育引导,以身示范,潜移默化中使受扶地村民养成了好习惯。

传帮带留下经验和可行之道

考虑到脱贫攻坚的实际情况,三分之二以上的综合帮扶人员都被安排到乡村两级,他们是特定时期派往特殊“战场”的。如何通过帮扶产生长期的效果?综合帮扶队员也在摸索。

帮扶中,组织部门还在县直部门和乡镇培育有冲劲、有潜力的青年骨干,为今后产业提升、乡村振兴等作人才准备。此外,帮扶队伍中的教师和医生,不少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在各帮扶地开展传帮带。

以产业为发展的支撑,帮扶队员夏纪毅所在的龙沟乡创新出半开放式内生产业循环发展模式,他牵头成立云端人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龙沟村建立扶贫车间,采用“订单+帮扶单位/市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目前,扶贫车间已接收到191.7余万元订单,村集体经济增收近20万元。

王新是普格县螺髻山镇德育村第一书记,他带领德育村创办专合社开发生态文创产业扶贫项目,开发出植物标本装饰画、相框彝绣、彝绣产品、民族特色台历、民族文化鼠标垫、吉祥物抱枕、特色农产品等,合作社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村级企业入驻中国电子商务大数据交易中心,为该村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闻推荐

“这,应该就是我实现价值的地方”——记德阳市中级法院援彝干部张胜斌

图为德阳中级法院为普雄镇呷拖村幼儿园捐赠冬衣张胜斌与对口帮扶困难户一同包饺子欢度彝族新年张胜斌对贫困户入户走访调...

越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越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