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传承与创新 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越西,“藏羌彝文化走廊”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璀璨而厚重的文昌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南丝路文化、古蜀文化历久弥新。近年来,越西县将厚重宝贵的非遗文化遗产与脱贫攻坚和非遗文化进校园相结合,让厚重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文明生活中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与新发展碰撞
——非遗助扶贫
“太精美了,绣工和用色都散发着满满的民族风情。”今年2月,“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在西昌市正式成立后,为更好地推动了解凉山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考察组一行专程来到越西县普雄镇呷古村,调研考察普雄彝绣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生产规模、制作工艺、贫困人口就业、产品销售、道路交通等情况。彝族传统绣品的亮相,让在场的知名时尚品牌设计师以及专家们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捕捉一个个绚丽多彩的彝绣服饰。
参与“非遗扶贫设计联盟”的设计师们表示,将尽快设计出能体现凉山传统工艺特色的非遗时尚产品,实现非遗传承和非遗扶贫的双目标。
至此,于全州范围内展开的“非遗+时尚+电商扶贫”模式,正式在越西落地生根。
以非遗技艺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是越西县近年来一直在努力的事情。越西县普雄镇呷拖村村民吉皮五合,正是受益者之一。十七岁便开始跟着长辈学习传统彝族漆器制作的吉皮五合,不仅是彝族漆器州级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也是“越西孜莫彝族漆器制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的漆器制作公司每年产值近百万元,带动了周边10户贫困户和多名村民就业致富。
乐青地乡瓦曲村,是远近闻名的银饰加工村。全村289户,几乎家家都从事彝族银饰加工,走进村里,公路上、村口、庭院里到处都可看见做银饰的村民。现在,村里有40多户加工大户走出瓦曲村、走出乐青地乡,到越西县城、西昌、盐源、冕宁、石棉等地经营银饰产品,将瓦曲村的银饰批发、零售到州内各县市及马边、峨边、成都、昆明等地,以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非遗助脱贫的新路子。
与新生代交接
——非遗进校园
非遗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开展非遗工作的同时,越西县把璀璨的地方非遗文化带进了校园。
——与越西县进修校联合开展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越西文明,培养优良品德”为主题的“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编写越西县非遗乡土读物,组织专家到学校宣传讲解文昌文化、非遗文化知识。
——利用中小学生艺术节舞台,组织非遗传承人为师生演奏非遗音乐。
——开展非遗项目教学活动。利用越西县贡莫中心小学非遗传承基地开展非遗保护项目的传承教学工作,由传承人执教,传习“彝族月琴音乐”和“彝族口弦音乐”。
一场场一次次别开生面的“非遗走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更多青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这项非遗传承工作的新尝试,让非遗文化项目,成为了校园里的“最炫民族风”。
达足石布,正是越西县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一名特殊“教师”。
达足石布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琴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奏家、彝族民间器乐制作人,他不仅能娴熟演奏彝族口弦、芦笙、月琴、克西举尔、马步等彝族民间器乐,而且还精通这些器乐的制作技艺,曾在国家、省、州多项活动中表演展示独特的民族乐器演奏。共有71名彝族、4名汉族、4名美国人、2名法国人、2名日本人,向他学习民族乐器演奏。“民族音乐是我一生都不可缺少的,我也愿意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了解彝族音乐。”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也正是越西县开展“非遗走进校园”活动的初衷。以非遗文化为辐射点,通过创意转化、市场运作和文化传承,越西县将独特的非遗资源转化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文化,促进了非遗文化传承与脱贫攻坚的相融贯通。
文/本报记者 郭舒曼
图/孙建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全面加强全镇护林防火工作,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越西县南箐镇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力度。科学...
越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越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