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 安居与乐业并重 建设与脱贫同步

凉山日报 2019-03-11 08:13 大字

(上接01版)

传统农业安置劳动力约200人、小区内物业管理50人,农贸市场及衣食住行生活服务消纳300人、加大培训力度推动劳务输出1000人、城市管理、垃圾清运等公益性岗位100人……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劳务培训的方式,敞开贫困人口就业通道,从而实现“造血式”脱贫。

小区配套农贸市场,优先由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承包经营,聘用小区内的贫困户就业,租金可用于社区发展基金滚动使用。预留地块约20亩,可用于推广大棚等设施农业,小区贫困户优先获得经营权,租赁收入可用于社区发展基金滚动使用。推广户用余电上网型光伏发电项目,计划装机约4MW,预计年户均可增收1000元。

产业就业齐头进

“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

无独有偶。越西县城东南部32公里的新乡乡友谊村,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整村脱贫。

“土墙草顶垒空房,屋内混居猪和羊。”曾是友谊村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里交通闭塞、条件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极度贫困状况,2017年全村贫困户喜迁大瑞镇集中安置点——川航友谊新村。安置点交通便利、医疗教育体系完善、距离县城仅10公里。入住后,村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提升,村里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该村于当年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在产业上,该村采取“党支部+贫困户+专合社”模式,投入帮扶资金33万元,在友谊村原址建成了占地100余亩,规模3500只的生态跑山鸡养殖基地。目前养殖场已经顺利投产,预计年产蛋量35万枚,生态成品鸡2700只,产值80万元,可帮助全村贫困户人均增收2400元以上。同时,利用原有土地大力发展花椒种植项目,建成220亩,16000株花椒产业园,目前长势良好。

山下,利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等优势,在友谊新村附近流转土地85亩,建设苹果+蔬菜+蜂蜜产业奔康示范园,作为长期致富项目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友谊村造血功能,有效解决村民新居附近无生产用地,发展生产十分困难,无法持续稳定增收的难题。

为了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该村积极组织宣传就业扶贫政策,扩大劳务输出,针对不同类型劳动力,通过农民夜校和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分类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真正实现了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多措并举,实现产业、创业、就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确保贫困群众“搬”出幸福新生活。

抓“大”不放“小”

扶贫新居建设全覆盖

除大面积集中安置外,越西县其余贫困村住房新建同样紧锣密鼓。

距县城12公里的大屯乡大营盘村,施工人员正搅拌混凝土,浇筑房屋基础,建设村级活动室。依托山势错落有致分布,周边的150户彝家新寨住房建设项目已完成。这个新村,选址在越西县千亩蔬菜大棚扶贫产业园和苹果产业园不远处,交通方便,用工需求大。

为有效带动搬迁安置点持续发展,解决搬迁农户增收问题,使搬迁群众实现可持续发展。大营盘村结合发展现状和土地利用情况、气候条件,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150户贫困户均已种植核桃5亩以上。此外,该村投资入股发展村集体经济,利用村内财政周转资金,2018年,投资入股10万元周转金到活动板房厂,村集体经济分红收入到账11000元。村民们入住后,在家能够发展种养殖、在外可以到产业园打工,扭转曾经“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

据了解,凉山州将今年定为脱贫攻坚“决战冲刺年”和“产业突破年”后,越西县迅速行动起来,将在年内采用集中安置或分散新建等方式,完成3786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新房建设,提前一年实现计划内6795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新房建设任务。

与此同时,越西县从去年4月全面启动彝家新寨建设,提前实施2019年、2020年两年脱贫攻坚住房计划建设任务,将全县彝家新寨建设任务面扩至62个村3223户。截至目前,已全面建设完工3110户。

发起“春季攻势”

激活产业突破新动能

今年初,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发令枪响,越西县向贫困发起了“决战冲刺”。

——全县6月底前必须全面完成2019、2020年计划退出村的安全住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并于7月底前实现全部入住;全面加快3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启动14所乡镇卫生院、36所中心校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通过持续实施《越西县关于推进农林产业发展助力群众脱贫奔康的指导意见》,从“7+4”农林产业布局重点突破,以“县有主导产业带动,村有集体经济支撑,户有增收项目覆盖”为目标,大力推进“五大基地”建设。

——计划新发展苹果、花椒产业5万亩;嫁接改良核桃50000亩,打造2至3个共计5000亩的优质核桃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大屯乡1000亩设施蔬菜产业园建设;促成金忠万科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落地建设;208个“村级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启动……

如今,彝家新寨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有序实施,促进了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观念转变,一座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富有民族浓郁特色的彝家新寨拔地而起,在文昌故里山水间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图 本报记者 何万敏 苏勇 林建江 李邦勇 张祺 阿说友姑

新闻推荐

越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村幼辅导员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2月25日,越西县举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2018至2019学年寒假村幼辅导员培训班开班。据悉,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

越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越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