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农业产业蒸蒸日上

凉山日报 2018-12-31 01:19 大字

农业产业蒸蒸日上

近年来,越西县立足本县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政府推动、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及农户联动的运行机制,围绕资源建设基地,坚持主体示范带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力越西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创新种植 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经营让贫困户腰包渐鼓

“脱贫攻坚瓦吉瓦,我们农民真的富起来了!”

“以前我们就只知道种洋芋、圆根,除了喂牲畜,几乎没有多余收入。而今年试种蔬菜收入翻了几番,大家都干劲十足。”

“党和政府这样帮扶、支持我们,我们也要努力上进,好好配合乡镇村组干部的工作,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

临近岁末天气渐冷,但越西县竹阿觉镇俄布村却阳光和煦、微风习习,300亩蔬菜示范基地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村里的妇女们背着箩筐正在有说有笑地收菜,谈论首次试种蔬菜给他们带来的收益,村民们无不拍手称赞,收入渐涨腰包渐鼓,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

公司加农户

创新经营模式打造样板产业

越西县地处高二半山区,农业产业发展受气候、交通、生产技术、基础设施、市场销售等因素制约,成为该县产业发展最薄弱重点地带,长期以来,困扰着当地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等经济作物产业建设。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今年8月底,越西县农牧局根据《佛山—凉山全面深化扶贫协作协议》,积极对接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整合资金400万元,在越西县竹阿觉镇俄布村打造了300亩高山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全面带动二半山、高山地区的蔬菜产业发展,加速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扶贫产业建设,起到示范窗口和样板的作用,全面实现产业扶贫的战略部署。

据了解,该项目由县农牧局牵头,县农文旅投公司负责实施,基地建设采取“县农文旅投公司”+“引进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重点涵盖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确保了产业建设成效与产业效益分配机制的紧密衔接,实现了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机统一。

“县农牧局提供技术指导,农投公司负责项目实施和蔬菜销售,村委会组成的合作社负责生产安全、土地流转、务工人员管理。从种到卖,我们的政府单位解决了农户们的后顾之忧,在如此积极性高涨的背景下、在公司加农户的联合生产经营模式下,首次试种取得了圆满成功,树立了高山蔬菜发展的典型先例。”竹阿觉镇镇长罗平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县农牧局还引进了四川省现代农人种苗科技有限公司进驻基地,在免费帮扶“珍珠娃娃菜”良种4000包及5亩试验基地试种蔬菜种苗,还派技术员常驻基地,提供技术,现场指导生产,并负责产品回收。

“除了珍珠娃娃菜(白菜),我们还试种了花菜、牛心菜、油菜等,每一样都长势良好,品质上佳,都可以大规模发展。”罗平告诉记者,此次试种成功,为越西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以后的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无尽的可能。

股份制分红

贫困农户占比最大受益最多

“想不到,我们没投一分钱就能得到那么多的收益,以前被认作无价值的土地,有天会价值飞涨。”胜利村村民沙马英雄是此次试种基地占分红最多的贫困户,6亩左右的地块加上夫妻俩在基地务工的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收入翻了几番。

“就连我一个60多岁的老人,也还能挣‘大钱’,收入都要赶上外出务工的儿子儿媳的工资了。”俄布村阿吾组的日衣子莫兴高采烈说道,今年试种蔬菜,自家2亩多地以每亩300元的租金被租用,而且这两亩地还占分红,等卖完菜后还能分得几千元,更让人惊喜的是,试种两个多月来,自己每天在地里除草、管理还得到了3000多元工资,前后加起来为家里增收了五六千元。

俄布村蔬菜试种的成功不仅是越西县发展农业产业的一次尝试,也是打开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捷径。通过帮扶指导,政府部门将贫瘠土地变成沃土,打开了一条产业兴农富农的道路。

“此次合作我们实行股份制分红,农投公司占30%、村集体(合作社)占35%、贫困户占35%,村民们在土地流转、分红、务工三个方面都受益匪浅,极大地带动了村民们产业致富的积极性和发家致富的信心。”俄布村文书苏呷里夫告诉记者,参与分红的村民绝大部分都是贫困户。比如流转土地时优先采用贫困户土地,惠及66户300人贫困人口。再比如种植、管理到收菜等生产环节需要的工人也重点针对贫困户,每人每天50元,工资日结,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每人得到了3000元左右工资。另外,股份分红方面只要蔬菜不滞销,按照目前的市价,每亩菜地还可以分红2800元左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俄布村村民们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脱贫致富机会,为了守住这份产业,村民们还特意制定了维护菜地的制度:哪家的鸡进菜地罚款50元/只、猪和羊罚300元、牛马罚500元,人为损坏乱采乱摘罚1000元。但是大家都自觉遵守,没有出现损失情况。不仅如此,只要菜地发生点什么事,大家都会第一时间去解决。

扬帆再起航

结合养殖业发展循环农业

“今年试种非常成功,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我产业脱贫的决心。”面对今后的发展,罗平信心十足:“竹阿觉镇大多村落地处高二半山区,气温较低冬天来得较早,蔬菜经过霜冻后口感脆甜,下锅容易煮熟,应该受市场欢迎;乡镇范围内无厂矿企业,土地也从来都只施农家肥灌溉山泉水,品质绝对绿色有机无污染,村民们积极主动脱贫致富情绪高涨,团结一心服从领导……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竹阿觉镇肯定能发展好种植业。”

绘好“蓝图”下好“棋”,一番精打细算后,罗平有了更具体的思路。

“维护、收菜时产生的角叶可以拿来喂养鸡、猪、羊等牲畜,变废为宝增加产值,圈养牲畜产生的粪便又是很好的肥料,充分利用可减少支出。届时,我们种出来的是绿色蔬菜,养出栏的是生态牲畜,市场前景应该不错。”在县农牧局、农投公司等的指导帮扶下,罗平结合种植业发展养殖业的思路悄然成形,发展循环农业的心思更加浓郁。

不仅如此,罗平计划搞土质检测,认证绿色食品,打造专属高端农产品。同时,扩大种植规模,流转更多的土地,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众。

“前段时间,我到南充、广安等地考察,学习到了别人先进的经验,这次打造这个蔬菜试种基地,我也想创新个‘三园模式’,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罗平告诉记者,三园即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务工园、以地入股参与分红的创业园,依托政府企业帮扶特困群众的扶持园。

除了蔬菜基地的成功试种,越西还将以苹果产业为背景,在越西县大瑞镇建设1600亩现代化高标准苹果脱贫奔康产业示范园,并结合越西历史文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技展示、生产示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观光园,打造西南高原苹果产业的示范样板。园区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2万人次,按人均消费苹果50元计,可实现收入100万元。而且,该项目将土地流转户和贫困户参与入股,共享产业园区销售利润,从而带动当地老百姓发展,提高老百姓经济收入。 

帮扶养殖 政府大力支持让农户全力发展高枕无忧

看过了越西蔬菜基地蓬勃的发展,记者一行又辗转来到了位于县城周边的大瑞镇挖布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被群山环绕的平坝,也许是深秋万物萧条的季节,让大地稍显苍凉,但却抵挡不住该村养殖大户、越西县雪峰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雪峰的热情洋溢,看到他,记者感觉到的尽是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养殖两年

肉牛净赚40多万元

“走!我带你们看看我那群气质昂扬的‘仪仗队’。”

刚一踏进家门,杨雪峰就迫不及待引领记者一行来到300平米左右的牛圈。

“看我喂养的肉牛,雄赳赳气昂昂的,多么威武多有精神!”说话间,杨雪峰脸上尽是自豪的表情,语气铿锵夹带自信:“这一栏最边上那头是我最喜欢的一头,前不久有人出4万块钱,我还舍不得卖,就想留在身边欣赏。”

在杨雪峰的指引下,一头一米八几高,体型健壮的肉牛进入大家的视线。据杨雪峰介绍,该肉牛重量接近2000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场价14元/斤来算,顶多也就卖28000元,尽管有人出高价购买,但他还是不愿意就这样转手“爱牛”。

“我就想把它留着,当我雪峰养殖业的品牌形象,卖其他的照样可以赚钱。”杨雪峰告诉记者,自己从2016年开始接触养殖肉牛这个行业,2017年在县农牧局的帮扶指导下,购入首批65头肉牛就赚了10多万元。今年,他又追加了投入、扩充了牛圈、升级了设备,重新购入了200头,这批只要出栏卖出,至少可以赚30万元。

据悉,雪峰种养殖合作社由当地50户农户共同组成,获得的收益以各家投入为比例分红。两年来,虽然除去成本净赚40余万元,但成员们却未拿回一分钱,纷纷表示在如此大好形势下,要将赚得的钱再次投资,扩大规模,赚更多的钱,圆致富梦。

支持“三农”

政府帮扶指导减少农户支出

杨雪峰的成功案例只是越西县养殖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悉,2018年,越西县四大牲畜出栏42.9万头(只)。其中生猪出栏28.03万头;牛出栏1.41万头;羊出栏12.38万只。特色小家禽出栏28.68万只,肉类总产量2.4万吨,为该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越西县委政府在资金、政策、技术上的帮扶支持。

“2016年11月,我在新闻上看到国家在大力扶持三农,我感觉发展养殖业前景比较可观,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农牧局咨询,才了解到国家给予养殖户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杨雪峰告诉记者,通过咨询,他了解到针对牛养殖,购入的每头牛有2000元的补贴,圈舍补贴每平方200元,还免费提供草种。

谋定而动,2017年三月份,杨雪峰在四川达州市宣汉县束鲜花牛基地购入了首批65头西门塔尔良种肉牛,这个牛有生产周期短、长肉率高的特点,是脱贫致富的好品种。在此过程中,县农牧局给予了雪峰种养殖合作社很大的帮助,补贴过后圈舍支出节省了一半,买牛补贴了三分之一,草种种子免费提供,只有土地流转资金是完全自付。

除了资金上帮扶,县农牧局还在技术上给予了指导,经常组织养殖户培训养殖技术、疫苗接种、使用消毒液、青储饲料等养牛技术,从多方面降低养殖大户损失,确保农户放手发展无后顾之忧。尤其是青储饲料技术让养殖户在冬天枯草季节,提前备足饲料,保障牲畜过冬。

“现在一些简单的输液、打针等治疗我都可以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拨打电话请农牧局的技术指导专家过来处理,他们从来没有不耐烦的情绪,随叫随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面对农牧局给予的帮扶,杨雪峰感激不已,尤其是今年扩充牛圈、购买肉牛、添置设备等,县农牧局还是投入了资金和技术无偿帮扶合作社发展壮大。

同步发展种养结合

让致富树开出脱贫花

在政府相关部门无私的帮扶下,杨雪峰感同身受,也要为国家脱贫攻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自养殖肉牛以来,请了当地4名贫困人员帮忙打理牛圈、喂养肉牛,按照工种不同给予每人1500元/月至1800元/月不等的工资。同时,还结合养殖业发展种植业,以每亩700的租金承包当地农户的300亩土地种植果树促农增收。另外,还在农牧局的帮扶下,收购农户的玉米秸秆制作成青储饲料,在促农户增收的同时,为越西环保工作做贡献。

不仅如此,杨雪峰还结合肉牛产生的大量粪便,打造了沼气池,将牛粪做发酵处理后,通过管道排往果园施肥,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

“在养殖肉牛的第一年,农牧局便指导我们结合养殖业发展种植业,随后我们便承包了300多亩土地种植苹果、李子、猕猴桃三类果树,苹果树苗由农牧局免费提供。目前,果树已基本成活。如果全部成功挂果,按照目前的市价,这将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甚至比养牛还赚的多。”杨雪峰说,猕猴桃树苗喜阴不耐阳,可以和苹果树相互套种,仅300亩土地,就栽种了一千多棵果树,现在自己就坐等这些致富树结出脱贫果,增加农户收入。

未来,杨雪峰还计划整合片区其他专合社和家庭农场成立片区联合社,扩大效益,增强知名度,将种养出来的产品集中连片形成品牌,向外地大型市场推销越西农产品,帮助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文/图潘昭明 王海蓉 本报记者 林建江 米色小勇

新闻推荐

越西县公诉首例恶势力犯罪案件

本报讯11月14日,由越西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罗四维等8人恶势力案件在冕宁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越西县人民...

越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越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