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格斗孤儿”逼回凉山
16日,成都恩波俱乐部,一场离别在哭声中上演。凉山州越西县政府工作人员和12名孩子的监护人来到这里,要将在这里训练的“格斗孤儿”带走。恩波俱乐部一共有18名来自凉山州的孩子,其中有17名来自越西县。舆论发酵后,已经有5名孩子在第一时间被监护人带走。(8月17日新京报)
时隔近一个月,“格斗孤儿”再度进入公众舆论视线。相对于“笼斗视频”刚刚在网络曝光后引发的一边倒谴责,这一次的“告别”却格外沉重和分裂。
对于“收养”孩子们的恩波格斗俱乐部,有人斥责它将慈善做成生意,也有人赞赏它将生意做成慈善。但恩波俱乐部确实存在两大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是孩子们的收养程序问题,二是孩子们的义务教育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这场“告别”不可避免。
这些被“收养”的孩子们虽然都还没有成年,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选择和发言的权利。“回老家也可能像他们一样吸毒、打工,我不想回去。”在采访中,有孩子这样表达出对家乡和父母的排斥。
作为贫困地区,凉山州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出的当地失去父母抚养的“失依”孩子就超过2.5万名。长期以来,凉山州被毒品、艾滋病阴影笼罩,很多孤儿就是因此失去了双亲。这一点,公众当不陌生。
早在2013年年终岁末,就曾有一则“深圳某工厂涉嫌非法使用数十名童工”的报道牵动公众神经,而数名凉山童工“获救”后的反应更是让人心酸:不想回家,这里有米饭和肉。
何其相似的场景,一边是“有米饭有肉吃,每月还有2000元报酬”的非法存在;一边是“只有土豆和玉米、每日劳作、没钱念书”的家乡生活。面对这种直观而又残酷的选项,换做你会如何做出决定?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乡的现实很无奈。现在以法律的名义将这群孩子送回老家,只能说是刚刚迈出了纠正此前工作缺失的一小步。“孩子回乡之后”如何安置,才是这起事件处理的关键。
上面提到的“童工故事”还有后续,就在那批童工被遣返后不久,当地警方又拦截了一批正欲外出打工的少年。被拦下的孩子很沮丧,他们的父母也不满:“出去打工至少能吃饱饭,为什么不让出去?”
当公众的关注点仍聚焦于“是不是合法、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是不是得到了保障”的时候,孩子和家长们所在意的仅仅是“至少能吃饱饭”。这样的认知“错位”,难以不让人产生“何不食肉糜”的联想。
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还难以满足时,大谈权利的保障只能是奢望。所以这些孩子们最终所能依靠的,只能是我们的儿童福利体系的完善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
当务之急,是在保障孩子们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尊重和考量他们的发展意愿制定解决方案。不是把他们逼回凉山,而是创造出能够让他们安居求学的环境,不仅为他们的“格斗梦”,也为他们的其他多彩梦想构建起现实依托。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让走出舆论关注焦点的孩子们,未来不会如媒体所报道的那样:笼里有梦,笼外无依。本报评论员王磊
新闻推荐
身系城管工作 “二线”发挥余热 ——记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格坡尼则
“城管了不起啊!网上评论最差的就是你们这群城管!”水果摊的老板正面红耳赤、破口大骂。一把抓起其中一名城管执法人员的衣服领子,扯掉两颗扣子,这名队员怒气上来,一把抓住了水果店老板的袖子,准备...
越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越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