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增效 会种烟变“慧”种烟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8-11 06:31 大字

烟田里,无人机正在开展植保作业。

□王明秋 文/图

从小米粒大小的包衣种子,到烘烤后金灿灿的烟叶,从开始播种绿色,到收获金黄,经过近8个月的劳作,黄土地将变成一片“绿海”,再变成“黄金叶”。

在烟叶生长过程中,弯弓剪叶器“崭露头角”,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大显身手”,无人机植保也“不甘落后”,一幅科技增效的新画卷正在凉山州盐源县6万余亩烟地里徐徐展开。

弯弓剪叶器

节省人工节约钱

“看我弯弓剪烟苗,省时省力快又好!”近日,笔者走进盐源县泡木林村育苗点,烟技员王地权边吟着自创的打油诗,边向育苗户们展示自己的最新发明——弯弓剪叶器。只见他迅速把苗盘放到架子上,抓起下端横竿上的钢丝,眯着眼睛一瞄,手一松,瞬间,一盘烟苗整整齐齐被削去了“头”。

看着育苗户们惊讶的“O”型嘴,他满意地介绍起来:“它的工作原理是靠橡皮筋拉住钢丝回弹的瞬间,达到剪切效果,下面的装盘卡座可调节,能满足不同深浅烟苗的需求,烟苗切口处接触面积小,感病的几率就小得多。不仅如此,消毒还特别方便,只需用浸过消毒液的毛巾一拉一擦就完成,剪一盘,消一次毒也能轻松达到。"

“看起来还可以,一天可以剪多少呢?”老烟农吴永华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王地权和吴永华夫妇一人端苗盘,一人剪,一人把剪好的烟苗搬回,剪完一棚,刚好40分钟。

吴永华一合计:“手工剪叶一天最多剪一个中棚,一个人工100元/天,30个棚的烟苗,三次叶剪下来,人工费都得花上几大千。用剪叶器能节省不少的人工,节约不少钱!”

滴灌技术

浇得精准降成本

“嗒……嗒……”在盐源县果场标准化烟叶示范片,嫩绿烟苗的上方,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从黑色小管子的洞口有节奏地滴下来。放眼望去,黑色的管网密布,如同烟田的“脉络”,延伸向每个角落,可以按时按需给每株烟苗送去养料。

从近几年来的气候情况来看,烟苗移栽后一个月,都要经历高温、干旱的严峻考验,这给靠天吃饭的烟农们带来了极大挑战。

“有了这个滴灌设施,只需要轻轻扭动主管上的按钮,就可以根据缺水缺肥情况,对不同长势的烟苗‘对症下药’,自动给烟苗的根系源源不断地输送水分和养分,实现水和肥同步管理,真的太省时省力了……”该县树子洼村的张朋云说起水肥一体化滴灌的好处,很是感慨。

该村烟农赵庆松也表示,安装了滴灌设施,感觉轻松了很多,“什么时候浇水?一亩烟要兑多少肥料?我们完全不用操心,按烟技员的‘方子’去执行就好,浇得更精准、到位。”赵庆松算了一笔账,人工一天最多可追肥5亩,他家112亩烟每天需要22个工,三次追肥下来,光是人工费就得上万元。而今年安装了滴灌,自己仅需要给10元/亩的安装费,一年浇水加追肥支出才一千多元。

无人机植保

统防统治效率高

近日,在盐源县果场4800亩连片烟叶示范区内,郁郁葱葱的烟苗大多已长到1.3米左右。烟苗上方,植保无人机“嗡嗡”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来回喷洒农药,所经之处洒落一层轻轻的白雾。

夏季,是烟草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每年到这个时候,下海乡烟农刘昌敏都要为烟叶打农药的事儿烦心。今年,在无人机的帮助下,她家种的128亩烟叶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统防统治,这种效率,以前她想都不敢想。

为切实减轻烟农负担,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今年盐源县有关部门分两次实施3万亩专业化无人机植保服务,进行病虫害防治。

“一台无人机每天可施药150亩左右,为烟农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实行人、药分离,避免人员与烟叶直接接触,减少对烟叶的损伤、病害交叉传播以及对作业人员的伤害,确保烟叶生产质量。”树子洼烤烟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兴才介绍道。

“不仅如此,无人机所用农药全部由盐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统一采购、统一发放、统一监督施用,切实解决了农药施用安全问题,保障了烟叶质量。”该局烟叶科科长李光正补充道。

新能源烤房的引进解决了熬夜加煤、掏渣的烦恼,烟夹的发放解放了烟农编竿的双手……现代烟草农业的跑道上,盐源正用一项又一项的新技术,与时代竞速,从烟叶生产人工化、机械化再到无人化,“智慧烟草”已经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从会种烟向着“慧”种烟不断迈进。

新闻推荐

盐源县“移动警务室”正式投入使用

近日,盐源县公安局将一辆外观新颖的“移动警务室”在县城城区正式投入使用。该“移动警务室”装配有各类高科技设...

盐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