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味道出大山:高原上的 “丑果”传奇

西昌都市报 2019-10-14 07:49 大字

打柴坡村繁忙的苹果分拣、套袋、装箱现场,人均每天约分拣超2000个苹果。

大凉山味道出大山:

高原上的“丑果”传奇

汽车跨过雅砻江后,顺着一条峡谷地带溯流而上,在逶迤险峻的长坡公路上缓慢爬升。

路的两侧,不时闪现芭蕉树、细叶榕等华南常见植物。不久,柔软平滑的高山草甸出现,再往上,则是松树、杉树等耐寒针叶林。即将抵达山顶垭口时,林间还长着一簇簇高山杜鹃。

这条25公里的长坡,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至盐源县的348国道(原307省道)的一段。从亚热带植物到高山耐寒植物,高度浓缩于这狭小空间。盐源境内垂直分布的植被,折射出这里特殊的自然环境,同一县域内海拔落差高达3000米。

翻上这个长坡,再下一个长坡,则进入了面积仅400平方公里的盐源盆地,大片苹果种植园映入眼帘。

近日,记者随会员电商云集的团队从杭州远赴盐源,探寻这块大凉山深处的苹果秘境。

高原遗珠:

难以复制的2.55%

中国本土苹果口感较差,直到1871年,传教士倪斯将美国的苹果、葡萄等苗木带入中国并在山东烟台推广种植,才开启中国现代苹果种植序幕。几年之后,烟台农村“遍山栽种,成为西洋苹果、西洋梨之特产区域”。

至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形成环渤海、西北黄土高原两个重要的苹果主产地。这条苹果种植带,东西方向横贯中国大陆。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产出、消费国。根据2017年数据,中国苹果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占全世界50%左右。中国人人均一年要“吃”掉150个苹果,苹果的“国民水果”身份名副其实。

不过,少为人知的是,除上述这条苹果种植带外,中国还有一块特殊的西南冷凉高地产区,涵盖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记者此番探寻的盐源苹果,正位于该区域。

西南冷凉高地产区海拔高,苹果种植呈点状分布,产量非常有限。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者等2018年发布的研究数据,该产区苹果产量占全国苹果产量的比重,仅从2005年的1.74%,上升至2015年的2.55%。

可贵的是,虽然该地区的苹果产量少,苹果却颇具地域特点,甜度高。

驴友郭野自西昌前往泸沽湖时路过盐源,他在路边苹果摊上买了些苹果。他如此描述:“咬一口‘嘎嘣’脆,香甜得很,有小时候吃的苹果的味道!”

中国大西南的苹果小产区,犹如遗落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十万大山的一颗颗珍珠,小而珍贵。

“我们坚持商品’精选’策略,只要产品够好,为了满足‘吃货’需求,我们将不远万里寻找。”云集相关人员表示。云集是一家由社交驱动的会员电商平台,于今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截至今年6月末,拥有付费会员1077万,今年上半年实现GMV超150亿元。

北树南栽:

栽出高原苹果传奇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柑橘如此,苹果亦是。

上世纪60年代,晚熟苹果品种日本富士苹果被引入中国,后被引入了盐源。要知道,此前盐源并无苹果种植历史。古代,生活于北方的羌族人南迁,其中一支在盐源盆地种植小麦、青稞、豌豆,在高山草场上畜牧与狩猎,成为“笮人”。

苹果树与盐源土地无缘的情况,在1958年发生改变,当时盐源试种苹果成功。

有趣的是,同样的富士苹果树苗,种植在高海拔的盐源盆地时,出现了奇妙变化。犹如当年南迁而来的那支羌族人,苹果树在盐源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北树南迁,也迁出了一个水果传奇。

上世纪60年代开始零星种植,80年代才出现种植热潮。如今,盐源苹果种植面积超40万亩,是西南最大的优质高原苹果生产基地。

“盐源盆地光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水果采购商“青姑娘”的采购员雷宇介绍道,普通苹果甜度约14度,但盐源的糖心苹果的能达18度。“青姑娘”在水果供应链上拥有成熟的经验,也是云集的水果供应商之一。

雷宇介绍,和北方富士苹果普遍套纸袋不同,盐源苹果都是在阳光下裸晒生长,“果肉会比北方富士更紧实、更甜,但表皮会可能有一块块自然‘锈斑’,红色也不那么均匀,个头不那么圆润,也称‘丑苹果’”。

“越丑越甜!锈斑越多,盐源苹果甜度越高。”盐源县卫城镇打柴坡村苹果种植户蒋兴安介绍道。

丑果如人。面“丑”心善者众,苹果同样不可貌相。

在多山的四川,盐源盆地成为跋山涉水而来的苹果树苗的理想家园。长出的丑苹果,又吸引着电商平台云集跋山涉水而来。

丑果逆袭:

电商发掘雪藏的美味

不过,数十年间,盐源苹果都局限于本地销售。

“盐源的丑苹果会拉到西昌、成都及周边卖,辐射范围局限于川滇地区。”雷宇介绍道,受限于交通、物流等条件的限制以及消费者对其“丑”外观的介意,盐源苹果的知名度并不高。

可佐证雷宇说法的是,当十几年前位于盐源县泸沽湖(部分属云南丽江)名声大噪、成为驴友们的旅行目的地时,许多人“只知泸湖,未知盐源”。

“早些年,苹果多了就卖不出去,只能丢掉或者半卖半送。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了。”打柴坡村苹果种植户蒋兴安回忆。他从13年前开始种植苹果,如今他的苹果种植面积已扩大至30多亩。

让盐源苹果走出大凉山、走出四川的,是电商平台的出现。

蒋兴安回忆道,大概五六年前,在电商上卖苹果逐渐流行,苹果销量也好了起来。阿里系、京东、拼多多、云集等电商平台将产品的触角伸到了盐源。为了让苹果“触电”,当地政府还鼓励种植户开设网店销售苹果。

长期默默无闻的盐源苹果,在电商时代实现了一次逆袭。电商的进入,还使得盐源苹果的品牌更为生动、有亲和力,“丑苹果”这一名称即是例证。

“我小时候也吃盐源的苹果,当时就叫盐源苹果。最近五六年,才有了‘丑苹果’、‘野生苹果’这样的名称。”现年30多岁的雷宇是盐源隔壁的攀枝花市米易县人。

对此,上述云集工作人员分析,苹果名称之变背后,是消费者心理的微妙变化,从对外观敏感到更在乎口感、甜度,消费者趋向理性。“丑苹果”3个字能快速形成消费者认知,识别度高。

与苹果名称变化相对应的,还有“糖心苹果”的受宠。“高成熟度的盐源苹果会出现糖化现象即糖心苹果。并非所有苹果都是糖心,比例约60%。”“青姑娘”采购员雷宇介绍,以前,苹果会尽早采摘以利于贮存,冷链系统普及后,才允许苹果有更高的成熟度再采摘。

脆甜之旅:

大凉山味道走出大山

长期以来,包括盐源在内的大凉山是中国的深度贫困区,电商成为山区脱贫的推进器。

10月13-16日,由云集、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中心主办,云集公益基金会、云集网红学院承办的“寻味中国行”全国消费扶贫购物节(杭州)即将举行。这次购物节来头不小,是由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消费扶贫工作组首次发起。

这次,盐源苹果将与山西隰县玉露香梨、陕西周至猕猴桃等20余种产品,成为购物节上销售的产品。据了解,2018年云集共销售盐源苹果125万斤,总销售额达787万元。

一颗盐源苹果从枝头到餐桌,需要经过采摘、初次分拣、二次分拣、配送等环节。其中,采摘、初次分拣在果园就近完成,劳动量巨大。

以采摘、初次分拣一车装载量为18吨的卡车为例,约需要10多名采摘工、数名挑运工、40多名分拣工工作一整天才能完成。

“为了保证最新鲜的口感,在苹果采摘季,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采摘、配送。”云集相关人员表示,平台将在苹果安全性、外观、新鲜度、包装等多维度进行把关,力求将最好的盐源苹果送到用户手中。

为满足云集于10月13日上架销售盐源苹果的需求,位于打柴坡村的果园将提前一天即12日采摘苹果,当日装车完毕后连夜驱车8小时,运输至位于攀枝花的二次分拣仓。所谓“二次分拣”,即收到用户订单后按照要求打包、贴上快递面单。

“由于盐源当地苹果采摘季劳动力紧缺,进行二次分拣的效率更高、配送速度更快。”雷宇说。经二次分拣的包裹就近运至成都分拨中心后,直接配送至全国各地。

由此,经过种植、采摘、分拣、运输等多个欢节,原本仅限于当地消费的盐源苹果得以翻山越岭走出大凉山,走向更为广阔的餐桌。

同时,种植户也不用面对挂满枝头的苹果犯愁,苹果卖出后将获得收入。而分布于天南地北的普通人,也将通过云集这样的电商平台,有机会一尝盐源丑苹果的滋味。

对于已经种植了数十年的盐源苹果而言,电商平台的出现,无疑让它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据消费日报网

新闻推荐

创文行动·医者的表率 市中心医院发展为民系列报道之二

庆祝建党97周年活动。“就诊卡及智慧病区”项目启动。市中心医院获攀枝花市十佳最美医务工作者的合影。市中心医院巡回医...

盐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