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凉粉里的 匠人精神
每年大年初一,是一年里凉粉生意最好的时候。天不亮,盐源县城的文庙街,穿过一条极窄的小巷,凉粉大王王顺琼家的小院里挤满了帮工,一楼的大厅里,货架上、地上,上百盆凉粉正准备被搬到农贸市场。丈夫邓万春领着几个人在案板前一字排开,搓面团,娘家人、夫家人都来了,吊浆的吊浆,洗盆的洗盆,王顺琼则守着热气腾腾的锅灶,双手握着木棒一圈一圈地往里搅,蒸汽从搅过的地方噗噗窜起气泡,凉粉的味道渐渐飘散出来。搅凉粉是一件费力气的活,一大锅浓稠的米面,要不停地顺着一个方向彻底翻搅,直到熟透,才能舀进盆里冷却。
刚开始做凉粉时,光是搅拌这道工序就让王顺琼的手臂又酸又痛,只好夫妻二人轮换着翻搅。
后来,丈夫邓万春自己设计了一款可以代替人手的翻搅机器,架在大锅上,人不必时时刻刻守在锅边,解放了一个劳动力。
王顺琼已经卖了30多年的凉粉。她做的凉粉,以质取胜,和别人家的,确实有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她做的荞凉粉,未及品尝,已令人多少有点回归自然的惬意了。若夹起一片细细品味,清凉、滋润,柔滑如凝脂,冰凉如山泉,微苦中带着清香,淡泊中透出醇鲜。
推开门,是王家的小院。院子的左边是两楼一地的小洋楼,右边则是制作凉粉的小工坊。1982年,王顺琼从大堰沟乡嫁到盐井镇的邓家做媳妇,从那个时候起,她就跟着婆婆学做凉粉。几年后,婆婆年纪大了,王顺琼就把活计从婆婆手里接了过来。
盐源人的习俗,大年初一不吃米饭,早上吃汤圆,中午吃凉粉。由此可见,凉粉在盐源人的生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
在很多老人的记忆里,小时候若是能吃上一碗凉粉,那便是任何零食也比不上的了。为什么要在大年初一吃凉粉?王顺琼是这样说的:“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只知道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过下来的,也算得上是我们这里的一种习俗,过去,庄稼人平时忙碌,没有时间做凉粉,但到了年三十这一天,大家都得休息,空余的时间,家里的女人就会做凉粉,待到初一就可以吃了。”
在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凉粉。待到后来,农贸市场卖凉粉的越来越多,人们也就不再自己麻烦,直接买来吃。初一吃凉粉的习俗正在淡出现代生活,但有心的匠人却也在努力留住昔日充满温情的习俗。
“只要有人卖凉粉,大年初一吃凉粉的习俗就不会丢,盐源人爱凉粉,我爱我的手艺。”王顺琼说。
王顺琼是生意人也是精打细算的巧主妇,虽然每天要去农贸市场卖凉粉,但家里的一切也收拾得规规整整,就像他们夫妇二人,向来就是规规整整、秉性敦厚的人,在制作凉粉的几道简单的工序中,从不懂得弄虚作假这一套,米凉粉,就得用上好的大米制作,荞凉粉,也要先看看荞麦的品质。“以前家里还有田地和果园,后来凉粉生意越来越好,田地只好租给别人种去了,果园仍旧由自己打理。家里做凉粉,潲水多,倒掉可惜了,我又养起了七八头大肥猪。猪粪作为肥料下到果园里,连肥料钱也省下了。”王顺琼说。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家的凉粉比别家的贵但却生意最好的理由。“十多年前,市场上的凉粉卖4角钱一斤,我家的可以卖到8角,而且买的人很多,大家都晓得我们家的凉粉不参假。”
用自己的手艺来换钱,王顺琼一直很用心也很小心。她生怕一次失误搞砸了自己的买卖。所以无论生意再忙,她也会细细做好每道工序,她的坚持,和李绍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坚持传统做法,让每一位食客吃得放心。
“为了做这个凉粉,我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把产量提高。但现在主要的操作还是人工,只要忙,我娘家人、婆家人都会义无来帮忙,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能越做越好。”王顺琼说。
要说做凉粉,不过就是去壳、浸泡、碾压、揉搓、吊浆、煮熟等几个步骤,但就是这几个看起来简单的活儿,让每家人的凉粉味道不同、色彩不同。王顺琼多年来的经验让她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别人做凉粉,需提前称重按比例点石膏,但她只要用眼睛看看,用手一抓,就是恰到好处的分量。
特别用心的匠人,性情总是骄傲一些,正如丈夫邓万春所说的:“我吃过很多地方的荞凉粉,说实话,我看不起。”一句话道出了自己对制作工艺严苛的态度。是的,态度是影响事情结果的直接因素。王顺琼夫妇的人生态度都在一盆凉粉里。简简单单一盆荞凉粉,融汇了她多年的手艺和健康绿色的理念,颜色浓厚,吃起来滑溜爽口,满嘴荞香,又健康又美味,加上她自己做的辣椒油调料,最受大家喜爱,盐源人喜欢把它作为本地特色送给外地的朋友,也有不少人特地驱车前后购买。
这是一种对匠人的信任,也是对手艺起码的尊重。市井生活,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人情味,然后就有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
王顺琼的邻居们,会直接到家里来买凉粉,有时候凉粉还没做好,她会邀请大家坐在小院里的梨树下品尝自己做的鸡蛋荞饼。
“说实话,因为卖凉粉,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在不断变好,我也结交了不少新朋友,虽然是农村妇女,但也每天过得非常美好,大家喜欢我的凉粉,我很感激,我们一家人会好好的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说到这里,王顺琼笑了,她不习惯说话的时候,有个记者在旁边匆匆忙忙地记录。
这就是一代匠人的市井生活,没有跌宕起伏,没有功名利禄,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每天坚持做好它。在物质浮夸、快速变更的时代里,世人给予了他们“传统手艺和饮食文化的传承者”的好名声,然而在他们的心里,自己只是在做着一件最人性、最古老的谋生活计。
本报记者李晓超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0日上午,《凉山彝族自治州摩梭文化保护条例》(草案)听证会在西昌召开,会议就立法重点事项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盐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