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不可忽视“软件”植入
□杨洁
近日一则电商营销帖文在网络上发酵,该帖配发的十多张照片多以老人小孩为主角,用悲惨煽情的文字描述,声称眼看大雪封山,50万斤盐源“丑苹果”来不及抢收,收购价被压到两三毛钱一斤,请大家伸援手买苹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调查,营销帖文来自广东一个科技公司注册的公众号,该公司以销售全国贫困落后地区的农特产品为主,销售手段以卖穷卖惨为主。
针对此事,盐源县政府虽紧急辟谣,但这一次网络“悲情营销”,难免会在许多人心中留下对大凉山和盐源苹果的负面印象。
电商扶贫,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这本是好事;电商平台为贫困户提供市场信息,从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贫困户凭借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这更是好事。
但一些电商平台在销售农产品时,只会“卖穷卖惨”,让“滞销大爷”霸屏,靠博眼球促销,这要么是缺乏销售手段,要么是“杀鸡取卵”,若不加以制约,只会一次次撕裂消费者对此类农产品的信任,不仅会损害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和贫困农户的整体利益,更会给一些专心做实事、提质量的企业和个人一个错误的导向:与其用心做事,不如编个故事。在这种错误理念引导下,让“输血”变“造血”的过程就会变得越来越艰难。
实施网络扶贫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电子商务营销本身具有的“双刃剑”属性。电商平台的作用是把流量转化为销量,从而成倍地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但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如果在吸引流量扩大销量的同时,着眼的只是短期利益,所采取的手段是类似“悲情营销”这样的招数,就可能把负面的影响成倍扩大。
真实是电商扶贫的底线,不越底线,才能行稳致远;质量是电商扶贫的底色,底色鲜明,才能焕发更强生命力。发展电商扶贫,在做好铺网、入村、培训等“硬件”工作的同时,也要把注重产品质量、诚信营销这些“软件”植入到企业和农户心中。只有以尊重市场规律,打好持久战的正确理念为指引,做到以诚信为本,电商扶贫才能真正帮助贫困农户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真正尝到劳动致富的甜头。
新闻推荐
清晨的盐源县阳光明媚,微风中,国旗在平川小学的广场上冉冉升起。10月18日,雅砻江水电开发公司团委携手四川发布走进盐源...
盐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