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示范引领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校特色办学发展纪实吴小平邓友邦邓仕川记者何开红刘慷汪江婷
广元职高校园全景
5月7日,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与中职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在北京成功签约。
文艺节目《扶贫》
服装专业学生作品展示暨模特大赛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引入企业产品订单,实现了学生到工人身份的快速转换。
汽修专业实训课
烹饪专业学生展示课堂训练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未来走向至关重要的一个战略性指导方针。
2012年6月,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将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校列入第二批“国示”建设校,历经三年,该校成功创建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谈到学校发展,校长王杰光深有感触:“我们始终秉承以‘立德立业\’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以‘敬业乐群,志存高远\’为校训,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深化育人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近年来,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市级“廉洁细胞单位”、省级内务管理示范校、“国家示范”中职学校;荣获省教科研成果奖13项,完成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3个;荣获省级以上技能比赛奖项20余个;学校产教融合建设成果被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专题简报的形式进行报道,并以优秀等次通过该项目专家组的验收……
这些荣誉的获得,得益于该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内涵积淀,特色发展,开拓出一条“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合作式”的探索创新的成功之路。
立足“国示”起点,近年来,广元职高咬住内涵发展不放松,不断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特色专业群建设,教科研发展成绩不断彰显,在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了从追求质量到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跨越。
特色引领品牌专业为学生就业铺好基石
“我们真正实现海外高薪体面就业,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今年春天,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学子们收到了在日本实现海外就业的学长、学姐的一封信,纷纷备受鼓舞。
该校以国际化的就业理念,拓展海外高薪就业门路。经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批准,学校与江苏省如皋市苏中江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国际劳务培训转移项目——启程计划”,开办“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技术技能出国班”,定向日本就业,年薪10万元人民币以上,三年收入30万元以上。
“非常感谢母校的栽培,我现就业于日本广岛FB组合,平均月收入9千元人民币以上。”学校2013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藏区“9+3”学生顺远红开心地说。
广元职高始终坚持“学校发展围着市场转,专业建设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求)转”和“巩固发展精品专业,重点建设骨干专业,精心打造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科学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改造老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开发特色专业,突出骨干专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专业。
在供给侧改革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基于比较优势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结构,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组建了交通制造新技术、现代旅游服务新业态、现代文化创意新模式、信息技术新产业四大专业簇群。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电子、计算机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初步形成了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
全力提升各专业在人才培养培训、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开发、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产教融合路径创新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对接。
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创新育人模式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立业办学理念,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紧贴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进行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构建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改革经验凸显广元特色,得到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同。
2015年,该校成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产教融合制度建设”试点单位。学校首创“5111”合作机制,即一个专业群与5个合作企业、1个行业协会、1所高职校和1系列校办实体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坚持“三项融合原则”,推进“五项融合机制”,建构“5111”产教融合机制,共同实施校企一体化育人。
借力“5111”产教融合平台,以校办实体为纽带,教育侧和产业侧对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课程、师资、实训基地、资源和育人模式五项改革。强化责任担当,促进文化融合,“七共一体”,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增强持续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基地共建,教室和工厂一体——学校把建设“真实环境”,服务“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作为基地建设的宗旨和出发点,与企业共同投入,依据企业生产环境和设备配置标准,兴办校办企业,建设标准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本地民间工艺坊合作,建设研发中心,探索利用现代制造技术传承传统民间工艺;自筹资金建设技术推广中心,引项目入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人才共育,学生和员工一体——按照“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重点建设任务的要求,学校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与企业深入开展订单培养、岗位轮换等合作育人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工学交替等形式推行实景训练、虚实交替等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推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改革。依托校办实体,开展“校中厂”环境下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大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岗位轮换等培养模式改革,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岗位要求,较好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岗位胜任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问题。
资源共享,学校和行业一体——学校和校办实体主动加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职教集团,通过承办技能比赛,加工企业产品,服务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企业员工、农村转移劳动力、退伍军人,开展创新创业、社区和成人教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行业、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共享技术文件,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开办新专业、共建经营实体等,强化了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共享智力、管理经验、校企合作平台、数字化资源、政策信息等,推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目前,已经建成了校办服装企业——雅致服务公司、驾驶员培训基地、白花石刻工作室、电子商务推广中心等实体,让学生有了更好的实训场所。
2018年,在全省职教共同体校企合作研讨会上,广元职高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经验被推荐给全省职业院校学习借鉴。
一流师资教科研成为教师发展幸福支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设一支业务精良、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广元职高抓高质量教育的坚实基础。
该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核心竞争力。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以名师为引领,专业带头人为骨干,中高级教师为支撑,兼职教师为补充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通过人才引进、课题研究、教学大比武、企业实践、高校培训挂职、参加竞赛等方式提升业务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现有硕士学位10人,副高级职称比例40%,重点专业“双师型”比例达90%,企业兼职教师12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市级名师2人、市级技能大师1人,22人在行业企业兼职。邀请清华大学、北师大、教育部职教研究所等专家来校讲课5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2328人次,企业实践1883人次,出国出境研修培训累计8人次。近三年,有45人参加省市级教学或技能大赛,12人获一等奖,26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
近年来,学校厚积薄发,立足“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坚持“重点突出、活动深入、全员参与”,狠抓教研工作,常规教研有主题,专项教研有专题,课题研究有问题,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以教研引领改革,以创新促进发展,助力学校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市级成果奖8项。其中,《供给侧改革引领下的“产教互动深度融合”运行机制》荣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建立“5+1+1+1”产教融合模式,推进一体化育人》获四川省黄炎培实践创新奖,《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四链衔接”产教融合路径创新与实践》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开创了广元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的新里程。
正所谓水有源,树有根。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丰硕成果,还要归功于“问题驱动改革,研究引领发展”的科研思路。为了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系列配套制度,引导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大比武、信息化教学展示活动、课题研究、论文竞赛以及校际交流等教研教改活动,并实施一对一帮扶指导。
优质品牌辐射引领服务地方经济
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多渠道吸引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办学,争取到各类资金4440万元。通过模式创新、路径创新、策略创新,建设了覆盖全产业链,集实训、生产、培训、研发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持续改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质量保证体系日益完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专业与企业“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构建了特色鲜明、贴近产业需求、满足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课程体系。建立了共同参与的课程改革实施流程和管理规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深度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行业企业高校深度参与,办学主体的边界“模糊”,柔性化程度逐步提升。
在产教融合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中,各专业均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理实一体、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贯穿了教学全过程。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深度融合,教、学、做更加统一。学生学业评价更加全面、科学、有效,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中高职衔接更加紧密,社会培训效益更加突出,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五个对接”进一步紧密,师资队伍的管理水平、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制度变革加快,机制改革推进快速,愈发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行业与高校“穿针引线”,产教协同互动、深度融合,学校和企业成为育人的双主体。
三年来,学生校内生产实训达34%,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超过9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5%以上,专业对口率85%以上;学生初次就业平均3000余元/月,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校园安全和毕业生的满意度均超过90%。获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0个,获市技能比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24个。参加2016年四川省中职学生技能比赛,获奖等次及人数均排名全市第一。
学校以省级课题《有效实施藏区学生分层教学策略研究》为引领,坚持民族融合、尊重差异、分层培养、严格管理、真情教育,特别注重产教融合对民族学生技能分层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31名学生入党,106人次受到省市和学校表彰,53人应征入伍,33人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11人自主创业,2名服装专业学生借助“启程计划”赴日本就业。学校两次被授予“广元市藏区‘9+3’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建立了学生多元成长通道,尊重学生发展意愿,通过对口升学考试、独立单独招生、五年分段制、“3+3”试点等方式,帮助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和学习,并保持了90%以上的升学率。
学校孵化企业5个,承接青年创业企业入驻5个,为企业开立、协助、托管电子商务平台或店铺11个,承接行业企业活动、竞赛、营销活动21次,搭建信息平台3个,培训企业员工653人次,共同开发新产品5项,提供技术咨询12次,培养培训创业人才44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年均3500人以上。
校办实体生产总值400余万元,为园区企业加工订单48批。学校接待各类调研考察学习22次,荣获上级表彰2次,共同培养了36名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与企业工学交替2394人次。学校接待各类调研考察学习22次,荣获上级表彰2次,共同培养了36名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与企业工学交替2394人次。
凉山州盐源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借鉴该校产教融合实体的建设经验,以校中厂和股份制经营的模式,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派遣专业课教师来该校或校内实体进修,培养具有企业管理能力的双师型指导教师;送培部分优秀彝区学生来校就读或实习实训,培养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学生“小师傅”和技术“小骨干”。
学校的发展获得了主管部门认可,相关经验在全市推广。市教育局在安排2017年工作时采纳了学校产教融合经验,要求:“以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实现人才共育、基地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各学校要新增建设1—2个专业实训中心或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认真开展职业教育服务小微企业活动,每校至少对接1个小微企业。”2018年,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职业学校对接本地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创办相关产业研究院。鼓励引进先进行业企业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学校增设“广元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广元旅游研究院”,服务广元“文旅兴市”战略规划。学校被授予“教育教学质量奖”和“技能大赛先进集体”,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和相关项目成为教育、旅游主管部门的关注重点,并予以重点支持和积极推广。
三年来,省市级各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学校的产教融合工作,发布新闻11条,专访2篇,电视报道3次;接待省级领导视察和检查9次,接待兄弟院校考察学习15次,在省市交流产教融合经验4次,典型案例入编省教育厅综合改革阶段成果集。2016年11月,学校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大放异彩,省委统战部主要领导莅临学校展台,对学校产教融合成果赞赏有加。两次接待省内21个地市州教育局和职业院校领导学习考察,获高度评价,四川电视台、四川职教网等媒体宣传报道。秦巴山区的甘肃省陇南市、陕西省宁强市、青海省玉树州等教育局都曾前来学习考察。
学校建筑是文化载体,人有文化之心,行有文化之爱,产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现代校园文化“浸润”学生成长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由中央财政投入2000万元,占地37亩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即将完工并预计年内投入使用。基地新建7000平方米综合楼,新增工位200余个,设酒店服务、烹饪美食、艺术展演、美容美发等多个产教融合示范中心并配套设施设备,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产教深度融合,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深化“5111”机制提供基础保障。项目建成后,将与现有的广元雅致服装有限公司、综合性汽车服务企业、民间工艺研发中心三个产教融合基地协同运行,打造“一站式集成化产教融合园区”,为广元市全面决胜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提供人才支撑。
谈到未来发展,校长王杰光言语铿锵:“我校将继续深化‘企业+高校+行业+实体’的产教融合模式,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执着的努力,克难攻坚,锐意进取,书写职业教育更加华美的篇章!”
吴小平邓友邦邓仕川记者何开红刘慷汪江婷
2018年3月,省职教专家及领导参观学校“白花石刻民间技艺中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降低烟农烟叶种植风险,切实稳定烟农队伍,规范烟叶种植特色农业保险运行管理。近日,由县烟草工作办公室代表盐源...
盐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