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 把“温度”镌刻为终身信仰

成都日报 2021-12-10 03:27 大字

今年6月,健康列车奔赴凉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开学典礼

成都大学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科普基地导师在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上讲授急救知识

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骨科医疗团队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外景

□本报记者 卢佳丽

生于烟火成都,历经百年洗礼。在成都北门,坐落着全市唯一一所市属大学医院,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成大附院”)。

从圣修医院到铁路中心医院,到如今的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这所拥有120年历史的百年老院,几经变革历经繁荣,如一位翩翩公子,出身名门修为甚佳,在时间沉淀中散发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文光芒;如一枚阳光暖男,救死扶伤济苍生,骨子里透露出滚烫的温度,走近便觉心安。

随着成都大学2025年学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百强”目标的提出,成大附院迎来了提档增速的黄金时代。“打造成都的协和”,成了医院党委和全体成大附院人的奋斗目标。

“医院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更要主动对标一流,学习先进,找到差异化发展之路。树立这一目标,对我而言是‘再创业’,要在全院上下培育‘致敬奋斗者’氛围,以奋斗者为中心逐步形成‘家国’文化,让每个人以奋斗为本,以奉献为荣,共同分享医院发展建设成果,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谈及这一奋斗目标,院长杨进如是解读。

够硬核

奋斗者的“和聚变”

锚定“成都的协和”

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市属大学附属医院,成大附院究竟有哪些“硬核”?又有哪些“奋斗者”孜孜以求建立核心优势,一步步为成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在院长杨进看来,医院以奋斗者为中心,多年如一日倾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激发了一批奋斗者,团结了一批奋斗者,成就着一批奋斗者,反哺着千万就医者。

对此,他总结为三个字:和、聚、变。和——和而不同,团结一切可成事之人才,进击核心目标;聚——聚在一起,聚集一切可利用之资源,渐成燎原之势;变——变革之意,主动树立引领医院、学科、行业变革之宏愿。

一个铁规矩

天资再好

技艺不精不可“出师”

“不错,进步很快!”11月的一天,记者来到成大附院康复医学科一楼诊室时,王莉教授刚下理疗台,正忙着叮嘱一名怀抱幼童的年轻妈妈。

对一个普通孩童来说,1岁3个月能走路再正常不过。但对于眼前这个被唤作跳跳(化名)的男孩来说,可谓是“一个奇迹”。跳跳妈告诉记者,来成大附院求医前,跳跳的左脚无法动弹。

出生后不久,他被诊断出先天性脂肪瘤压迫脊柱神经,家人被告知此病难以医治,可能面临终身瘫痪。年轻的父母无法接受这厄运,跑遍全国求医问药,最终在江苏实施手术。术后,跳跳的右脚“活”了,左脚却始终没有知觉。

王莉教授的“梅花针”针灸法,唤醒了男孩瘫痪中的左脚,也拯救了这个一度绝望的家庭。从今年7月第一次就医,仅花了3个多月,下地走路已不是问题。

但此时王莉却照旧要求跳跳每天来院针灸理疗。在她看来,一岁多腿部机能还在发育,只有持续观察、适度理疗,才能尽量避免可能的术后后遗症。“走路正常关系到娃娃的自信,这是一辈子的事,马虎不得!”

在科室,王莉的“严苛”是出了名的。作为医院王牌专业之一的“王氏针灸”、成都市针灸名家王可祥的第二代传人,她靠一双手、一支针医好了无数瘫痪者和高位截瘫者。为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在医院支持下她培养了第三代传人。对弟子,她立下两条铁规:第一,医德要好;第二,技艺要精。

在名老中医辈出的该院中医体系(现名“康复医学科”),这般严苛并非个例,科室的“祖传”几乎刻进了每个人骨子里。

也正是在这样的良好基因中,医院中医人才辈出。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赫赫有名的成都四大名老中医杜自明、蒲辅周就曾受聘先后来院坐诊,随后名中医廖冥阶、高诚宗等陆续前来,开启了长达70年的中医发展之路。

其中,高诚宗因早年师从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黄柱臣,精于疮疡。据其侄子、时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的高建成介绍,“高氏中医外科”即出自于此。作为医院另一王牌专业,因传承中药方膏治疗疮疡和骨伤,手法简便易行、治疗效果显著,2020年正式列入成都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统医药”项目。

一条逆袭路

起步晚成优势?

首席专家弯道超车

在成都,提到骨科“大牛”,李开南教授的名号绝对响当当。医院骨科作为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慕名前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

然而,如今备受推崇的骨科,却一度面临“鲜有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病人少、起步晚、学科建设能力弱,是上世纪90年代前骨科的三大难题。据李开南教授回忆,1985年刚参加工作时,骨科还是一个亚学科,医生只有两三人,没有专门科室,更没什么学科建设基础可言。

1989年,时年的铁路中心医院决定单独成立骨科。时隔7年后,35岁的李开南教授被任命为科主任,这让他始料未及。“毕竟资历尚浅,知识储备、临床经验、科研能力都差点火候。”回忆起那段难忘的时期,他不禁唏嘘,“别的没有,只有一股子干劲。”

李开南教授带领骨科团队用10余年实现弯道超车,逆袭为“王牌科室”,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成功背后的关键是:激励全员搞创新。

截至目前,21人的骨科团队拥有国家、省、市立项科研共16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2项;获省市科学技术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回顾过去的25年,创新两个字已揉进了医院骨科团队的共同信仰。

其中的事例不胜枚举。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自主完成全省首例老年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髓内钉固定手术起,骨科团队按下了创新“启动键”。自此,围绕骨科相关的多项科研和临床应用,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多次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5年12月,该院完成一例左侧股骨骨肉瘤患者的保肢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这是全市第一次将3D打印技术的术前计划运用于骨肿瘤保肢手术实践中。

2016年5月,全市第一台“骨科机器人”在该院正式上岗,完成第一台手术。作为此项研究团队中的领衔人物,李开南教授与北京、天津、西安等多地医院、高校历时4年研发出的“巨无霸”,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减少创伤面和病人痛苦。

“以骨盆手术为例,以前动辄上千毫升出血量。有了它,能实现微创,出血量一下控制在几十毫升内。这中间有着上百倍的差距,对病人来说,从前两三个小时的一台大手术,现在15分钟就能顺利完成。技术只是手段,让病人少受罪、早下床、减少并发症,才是主要目的。”

截至目前,这台骨科机器人参与完成的手术已近千余例。骨科机器人的率先研发、应用,为骨科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成都市医疗健康事业的向上发展。

2018年4月,在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专科)科技影响评价排名(骨外科专业)中,医院骨科科技影响力综合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为成都市市属医院唯一入围骨科前十名的医院。

一块硬骨头

开课培训

致力“人人皆可出手急救”

前段时间,川内知名120急救专家突发心梗,在学生与家属配合下上演教科书式抢救,最终实力救回心脏骤停20分钟的自己,在医界和坊间引发热议。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50万人因心脏骤停而死,其中大多数死亡事件发生在医院外。

有着多年急救经验的成大附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梁隆斌告诉记者,心脏骤停最佳救治时间窗为4分钟,而现实生活中,从拨打120急救中心到救护车赶到,往往耗时10分钟左右。“很大程度上能否活过来取决于第一目击者。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懂急救的第一目击者参与到院前急救中。”

如何让第一目击者及时正确展开急救,从而挽回生命?成大附院急诊医学科给出了答案:面向广大市民开设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公开课。

从2010年正式开课起,在11年内,专业的培训讲师先后多次走进地铁、企事业单位、校园,面向公共服务人员、大学生及普通市民开展急救科普活动,截至目前,科普人次已达数万名。

随着公开课的普及,该院以“第一现场、第一时间、第一目击者”为理念,联合基层、学校、企业、社区等各级各类服务群体,建立起了以创伤急救联盟为载体,公众反应-机构响应-公众救护-院前急救-院内救护-基层康复为一体的分级诊疗急救反应服务机制。2020年,该院成功申报为“成都市急救知识与技能科普基地”。

有温度

不缺名医

更不缺崇高医魂

从圣修医院时期到铁路中心医院时期,再到大学附属医院时期,百年成大附院不缺名医,更不缺崇高医魂。在“医者仁心”价值观的薪火相传中,在党建引领的鲜明旗帜下,一代又一代附院人,百年如一日,践行责任担当。

这其中,不乏“人文强院”的动人故事。

一次全国首创的尝试

轰鸣声中,大山深处驶来健康列车

“这次回去记得把血压控制好,注意肢体康复。”在大凉山腹地喜德县,村民吉约沙果身患半身不遂2年有余,对他来说,要翻越盘山路去一趟县医院,来回少说也得花五、六个小时车程,外加搭上两个“壮劳力”搀扶。两年多来,他全靠村里医生提供基本药物维持现状。

今年6月,听说一列载着成都知名医生的列车会开到尼波镇给村里人免费体检,他一大早就起床,由家人和村医陪着,仅花15分钟便来到了“健康列车”停靠的尼波车站。

列车上,成大附院医生为他进行检查,并启动由现场和院本部专家远程会诊联合诊疗方式,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

“我们乡镇卫生院条件有限,只能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专家的到来是雪中送炭,带来了很好的健康福利。”据喜德县尼波镇卫生院院长阿西伍来介绍,在为2000多彝族老百姓送来了“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的同时,到场医生还手把手教会检验员使用彩超机等“大家伙”。这一授之以渔的举动,令当地医疗检测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这也是“健康列车”开行6年多来,首次开进铁路沿线的大山深处,将服务对象从铁路职工扩及沿线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曾经的铁路中心医院,成大附院一直延续着为铁路职工服务的优良传统。2015年,该院联合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健康列车”,为铁路沿线职工带来“移动三甲医院”服务。

据“健康列车”负责人曾红莲介绍,列车开通前,医院出人出力出设备,为首次开行的4节车厢配备40台(件)总价值8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配备临床医生、超声医生、护士、影像及检验技师等医护人员20余名,配有专业的应急抢救及手术设施。此外,列车上还实现了互联网异地医保卡刷卡结算,对铁路职工来说也是一大便利。

作为全国第一列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列车,车厢已从最初的4节扩容至12节。运行至今,为宝成线、达成线、成昆线、成渝线等多条铁路沿线共54个站点提供了健康体检、报告解读、医疗巡诊及其他医疗服务,完成健康体检近12万人次,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讲座442场,医疗巡诊609次,累计为5万多名职工、家属及沿线群众服务,6年间将铁路职工体检率从70%提升至95%。数据背后,是铁路系统从业职工在健康观念方面的深刻转变。2017年9月,“健康列车”获全国36家之一、全省唯一“人文爱心科室”荣誉称号。2018年,医院更是获得全国“人文爱心医院”荣誉称号。

一个不容更改的计划

博士来了,引才代价再大也得上

打开该院官网,一条关于招引高层次人才的公告,被置顶到了公告栏第一条的显著位置,阅读量破万。在内部,这被称为“养博计划”。

组织人事部部长周敬花告诉记者,围绕成都大学“541”建设目标,即2025年占地面积达5000亩,在校生规模达4万人,学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0名,医院人才建设正全力加速,步入快车道。同时,崭新的外科综合大楼明年将投入使用,医院开放床位将从原799张升至1500张左右。产能升级,对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依托成都大学的平台优势,该院联合大学在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了多项利好措施,在政策刺激下,养博计划“战绩”不错。近5年,医院共引进博士26名。

除外部引进之外,内部培养成为第二抓手。据悉,医院实施攀登、培优、青苗人才计划,第一批攀登人才计划4人、培优人才计划6人、青苗人才计划6人,实施重点培育战略,培养卓越榜样医师和卓越青年医师各6名。此外,医院出台了支持在职读博的配套政策,凡硕士毕业在院工作满两年,可享受在职读博专项薪酬待遇。

通过一系列内培外引的“养博”组合拳,该院有望在2025年实现在临床科室业务骨干中博士占比达50%以上的既定目标。

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院长、首席“被安排”,上台授课“医教合一”

想象一下,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每周准时出现在大学教室,与一群十八九岁的医学生展开前沿学术讨论,是种什么体验?

在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这是学生的日常。

“医院有100多名教授、副教授,都在学校任教。”教务科负责人王春瑛告诉记者,成大附院承担着临床、教学两大职能,临床教师身兼治病救人、教书育人的双重身份。事实上,“医院+学院”的院院合一模式,在成都市公立医院中是独一份,也是该院作为唯一一所市属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大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市级公立医院首家德中科技交流基金会医学科技交流基地,该院发挥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方面优势,在医学生中不定期选拔人才,符合条件的有望赴德国专项交流。

此外,作为遵义医学科大学、成都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医院从2001年起开始培养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毕业100余名,在各个卫生岗位上为百姓健康服务。

与此同时,在医学生实践课程中,特别注重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全程融入“医德”培养,从入学起即着力培养医学生仁爱之心。为此,医院专门实施了以下举措:如门诊为低年级大学生提供志愿者实践岗,学生一入学就有机会与就医病人全程接触,在服务中为病人和家属分忧;又如鼓励高年级学生上健康列车,今年6月6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到义诊服务队伍中,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与临床专业技能。

120年奋斗路,有先辈们胼手胝足、砥砺奋进取得的荣耀和辉煌,也有改革发展中让人难以忘却的阵痛与崛起。过往种种,于时间长河中汇聚成一段厚重而荣光的历史,化作不断前行的动力。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高质量发展”引领下,成大附院人将进一步发挥“医教研一体”平台优势,奋楫扬帆再创业,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附属医院而奋斗,为守护百姓健康和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新的历史贡献。图片由医院提供

新闻推荐

23名楼栋长如何治好一个安置点?

脱贫看变23名楼栋长如何治好一个安置点?喜德县光明镇彝欣社区公共绿地都改建成了微田园。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华小峰摄...

喜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喜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