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孕妈妈吕敏:披星戴月保障生命线
□本报记者 叶茜 秦莉萍
从小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双河镇,吕敏的成长与这里息息相关。
6月17日,是吕敏从市委巡察办借调九个月后回双河镇上班的第一天。已怀孕5个月的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其实,她在2014年毕业后就考回家乡双河镇财政所并担任所长。
当晚10点55分,吕敏躺下休息不久,突然感觉强烈摇晃,“双河以前经常有小型地震,所以立即就翻身起来往楼下逃生。”
与吕敏一同在家的还有父母和姑姑、姑父。从环城东路158号自家的楼房跑出来,吕敏当即和父母一起,查看周边的邻居是否被困,“周围一片漆黑,许多居民从房屋里跑出来,我和父母亲一起招呼大家往空旷的地带转移。”
转移完周边的群众,吕敏拿出手机,震后信号时断时续,刚刚联系上分管自己的领导,吕敏便询问自己的任务,“你是重点保护对象,顾好自己。”
双河是吕敏的家乡,家乡受灾,吕敏坐不住。
在吕敏的再三请求下,镇党委分配给了她和其他八位同志一项重要任务,接收和分发运到双河镇的救灾物资。
震后应急反应迅速,不断有大量的物资从县上、市上、省上甚至全国各地运来。双河镇启航幼儿园、双河镇中心幼儿园、金鱼村综合体这三处的救灾物资数量巨大,需要细心和耐心,从18号凌晨开始,吕敏便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夫妻双双在救灾一线忙活
救灾物资是灾区群众的生命线,不能出错。
吕敏深深地明白这一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到救灾物资存放点,接收、清点帐篷、棉被、大米、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还有蚊香、牙膏、毛巾、雨衣等日用品,种类繁多,事情繁琐。双河镇有22个村(社区),物资也要随时发放下去。
中间丈夫绞天云的问询电话和微信随时发来,吕敏顾不上回。丈夫这么紧张,还有一个原因,吕敏在回双河前几天,刚刚从成都妇女儿童医院做完手术。
吕敏的超声检查报告显示,胎盘位置过低,已近临界值。医生叮嘱做完手术要静养,要平躺,要多休息。
“我觉得自己状态还可以。”奔走在几个物资存放点,吕敏的脚步迅速,从身后,看不出这是一位怀孕五个月的孕妈妈。
6月20日,绞天云从援建的凉山喜德县请假回来,看到妻子的时候,妻子正拿着扬声器大声叮嘱卸载物资的工作人员小心米袋不要划破了。
当时,既心疼又心安。
绞天云是长宁县森林公安龙头派出所的干警,去年婚后4个月,吕敏和丈夫一同报名凉山州援建,女干部名额有限,吕敏没有成行。但在吕敏的全力支持下,丈夫绞天云前往凉山州支援建设,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请假回双河后,绞天云又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
“拖车和雨篷要准备好,这几天要下雨,避免物资被淋湿了。”6月23日上午,金鸡村打来电话需要350袋大米,和同事一起接收中国扶贫基金会捐助的6000袋大米,吕敏立即安排好金鸡村的需求。
在启航幼儿园,绞天云随时中午晚上抽空过来帮着吕敏和工作小组搬运物资,“没办法,她总是要去搬。”吕敏觉得自己搬一些轻一点的物资没有问题,但是父母和丈夫还是不放心。
其实清点物资也很费神,大米需要一袋一袋数,帐篷需要一顶一顶清点。抗震救灾期间,人手紧缺,吕敏所在的这个后勤保障组随时要自己上,人手不够还要招呼过往的乡亲和志愿者们一起搬。18日晚,11300瓶矿泉水到达双河镇,就是靠后勤组的成员和路过的乡亲、官兵、干警和志愿者们一起卸车的。
披星戴月保障群众生命线
“什么都可以丢,物资不能丢, 这是灾区群众的生命线。这里的矿泉水我们都不能喝,不然数据对不上,责任大了。”吕敏是后勤保障组的副组长,和执勤的小组成员们日夜坚守在物资存放点。
女儿工作忘我,常常是早上六七点出门,晚上十点左右回乡下亲戚家。吕敏的妈妈梁贵宣非常担心,手术后医生开的消炎药和钙片等药物需要母亲随时提醒着才记得吃,“早上放到她包里的鸡蛋,晚上还在。”
“物资随时都会抵达,需要随时待命。”吕敏是双河镇财政所所长,她认为物资保障是她的职责所在。吕敏和小组成员们常常一边吃饭一边工作,吃了多少不知道,吃没吃也不记得了。
每天要来回往返几个物资存放点三四次,吕敏感觉不到累,但往往到了深夜,母亲能看见女儿工作后的疲惫。
“吕敏工作能力强,也有担当,但我们都劝她怀着孩子还是要注意身体。”双河镇副镇长刘春艳曾经劝说吕敏到县城去静养。
爷爷是抗战老兵,父亲是老党员,吕敏受长辈影响很深。“镇里的同事们、前来支援的各级干部们,还有这么多的志愿者们,看到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不可能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党员,我也应该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中,这是我的愿望,我希望用我的力量为家乡做点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确保全县2019年度高考顺利完成,喜德县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全面确保普...
喜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喜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