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镇推乡镇本地化战略 赋能乡村经济 已在全国开设一万多个乡镇信息站点,日均访问人数超过千万人,创造上万个站长就业岗位

新京报 2019-05-09 01:01 大字

58同城副总裁冯米。

5月8日,由58同城主办的主题为“安居乐业,连接美好”的2019年58神奇日峰会举办。58同城副总裁冯米在会上表示,58同镇能够依托于58同城的招聘、房产、汽车、本地生活服务等平台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资源,最大化发挥业务协同优势,促进58同镇本地化生活服务水平的提升。

加速本地化乡村市场发展规模助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小镇青年红极一时,乡村本地服务市场依然是一片蓝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11亿,占整体网民数量的26.3%,相比城镇地区72.7%的互联网普及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6.5%。乡村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巨大缺口,大部分乡镇居民还未能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服务。

58同镇基于58同城本地生活服务,深入乡村市场,通过在当地招募乡村站长,收集发布县、乡(镇)的政策公告、求职招聘、二手车房交易、农产品销售、乡村出行等便民信息,以本地化结合互联网,打破乡村信息壁垒,构建了以轻熟人圈子为主体的本地化乡村社交新网络,满足乡村居民求职、买房、买车等安居乐业的生活服务需求。

经过两年发展,58同镇让乡村经济进入“互联网+”快车道,给乡村居民带来便利的生活服务信息。实现更加精准的乡村本地服务需求匹配,为广大乡镇居民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乡信息融通,为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58同镇以本地化的站长为核心,为本地乡村居民提供有商业经济价值或公益扶贫价值的信息,通过上万名站长连接乡村用户、商户,以本地化优势进一步激活乡村服务市场潜力。此外,58同镇实现与58同城内容社区58部落的深度融合。

冯米表示:“未来,58同镇将开放平台能力,连接第三方服务,站长作为核心服务的传递者和参与者,通过打造‘社交关系+半熟人网络’的模式,将服务和需求进行精准高效的匹配。”

58同镇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58同镇已在全国开设一万多个乡镇信息站点,覆盖31个省份、325个地级市、2172个县区,日均发布服务信息超过20.5万条,日均访问人数超过千万人,创造了上万个站长就业岗位。

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助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58同镇在加强招聘、房产、汽车等领域的本地化运营和市场开拓之外,也不断加大创新服务的探索,来提升乡村服务的高效对接。如在产业方面,58同镇以当地站长为信息集散点,通过广泛连接全国一万多名站长,打通农产品信息上行通道,实现城乡产销对接。

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58同镇通过优质的本地化服务、培训等多重机制,共建市场,实现共赢。58同镇还通过不断增强站长互联网智能化培训,提升站长的服务、业务能力,为乡镇村民提供更优质的本地化服务。

58同镇平均每周面向1万多名站长和600家总代开展3次左右培训。通过多元化培训,58同镇帮助乡镇居民掌握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农产品买卖、招工求职等,以信息化建设惠及乡村创业就业。58同镇还多次参与中组部组织二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组织的“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增强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的互联网意识和运用能力。

此外,58同镇与湖南省安化县、贵州正安县、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签订了帮扶协议。量身定制扶贫计划,通过为当地提供农特产品撮合服务,并做好招聘求职、生意转让、促销优惠、便民服务等,帮助乡村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激活和赋能当地小微经济主体。

易观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线上交易规模达到15620.7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56.3%。随着消费升级大潮和新零售的影响,预计未来3年本地生活行业还将继续稳定增长。

58同镇将本地化与互联网进行有机融合,系统全面地为乡镇村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未来,以互联网科技赋能乡镇农村,以本地化运营提升经济效应,58同镇将进一步打破城乡信息壁垒,促进产业发展。

新京报记者刘畅

新闻推荐

喜德县市监局赴什邡 交流学习市场监管经验

四川经济日报讯(罗淼记者钟正有)4月16日,喜德县市场监管局局长袁清雄带领相关业务骨干和洛哈镇帮扶村驻村工作队成员一行到...

喜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喜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