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的日哈:生活“椒”香四溢
阿的日哈,喜德县沙马拉达乡铁口村一个普通的农民,今年54岁。因家境贫寒,读到初中便辍学。
从躬身耕耘脚下土地养家糊口到四处学技增加家庭收入,阿的日哈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始终坚信幸福生活只有靠拼搏。
勤思敏学、务实肯干的他千算万算也算不出,原来彻底改变一家人贫困命运的“宝贝”20多年来一直“与他为伴”。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沙马拉达大红袍花椒。
过去的三年,阿的日哈家花椒一项产业纯收入突破15万元。也得益于这一桶金,阿的日哈一家不仅“脱贫摘帽”,更是建起宽敞、靓丽的四合院,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摸爬滚打寻出路
从小在村里,阿的日哈一直都是一个被当作“另类”的人物。
1998年,阿的日哈做出一个让他父亲“吐血”的决定:用山上老家的肥沃土地置换山脚下贫瘠的土地,全家搬家。“当时因为山下地种不出东西,拿山下2亩地换山上1亩地都没的人干。”阿的日哈回忆说,“但是我觉得从长远看,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机遇肯定更好。”
搬到山下,变了生存环境,不变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虽然,洋芋、荞麦、玉米、大豆什么都在种,但收成就是不好。”阿的日哈说。
2002年,迫于生活的压力,阿的日哈决定出去闯闯寻找门路。这一年,他踏上了北上之路,一路走到了北京。“因为要举办奥运会,当时北京建筑方面的活比较好做。”阿的日哈说,“我也算是彝族‘北漂’务工的‘前辈’了,当时在北京务工的彝族人加起来还不到40人。”
北京一年,从钢筋工到混泥土工,阿的日哈边做工边留心向师傅们学习,一项工作他花的时间总是比别人多。因为聪明、干练,他每天的工钱介于师傅的40元和工人的30元之间——35元。阿的日哈没有因于此而意志消磨,而是更加留心学习。
一年之后,从繁华的北京回到偏僻的铁口,阿的日哈却又一次做出让村里人“费解”的决定——放弃当时让村里人羡慕的“高薪”,“留守”村里。
“其实,随着国家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周边修楼筑房的人也越来越多,只要有技术,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单干。不仅收入高,而且还能照顾家里。”
通过一年的学习、摸索、实践,此时的阿的日哈已悟出建筑行业的一些门路。
与椒结缘奔富路
2016年,得益于彝家新寨惠民政策,按照统规自建模式,阿的日哈迎来告别土墙房的大好机会。他放手大干,一个宜居靓丽的四合院拔地而起,从院墙、院坝到主屋处处大气养眼。
“修这个房子政府补贴5万元,自筹7万元。”阿的日哈说,7万元大部分是材料费用,新房基本上是靠自己一手修建的。
上个月,阿的日哈新采购了一台液晶电视,为这个地板砖上能看出人影的彝家新居“画龙点睛”。
“都是靠花椒!”说到阿的日哈如此放得开手脚的动力源,他一语中的。
2016年,受惠于1+X项目,沙马拉达花椒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阿的日哈。
2016年栽种400株,2017年栽种450株,2018年栽种200株,他已将自家18亩地全部栽完,加上近20年来逐步栽植起来的200株,阿的日哈家的花椒树达到了1200多株。
“2016年收入4万元,2017年收入7万元,2018年受冰冻天气影响,花椒产量大减,但是由于1斤均价在20元以上,还是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说到收入,阿的日哈言语间多了一份兴奋。
“修枝,必须要修枝。这样不仅好管理,日后好采摘,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光合作用,增加花椒的品质和产量。”近年来,在大力发展花椒种植的同时,喜德县也同步跟进技术培训。阿的日哈尽管是初中生,但是受制于传统思维,也曾反对过修枝剪枝。如今,通过深入系统全面培训,娓娓道来的都是“科学词汇”。
“坚决按照现代化种植管理技术做,随着新栽种的花椒树进入丰产期,日子就应该更加好过了。”看着眼前进入管理期的花椒树,阿的日哈眼里充满着期待。
文/图 本报记者 何万敏 苏勇 孙泽 李邦勇 张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全国法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工作部署会,总结听取了广东省、重庆市、天津市等七个法院开展...
喜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喜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