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北斗”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部发射任务。北斗三号30颗全球组网卫星已全部到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就让我们用一组数字来梳理一下北斗系统的“成长履历”。
3条轨道,30颗卫星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包括24颗MEO卫星,3颗IGSO卫星和3颗GEO卫星。
当天成功发射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GEO卫星,被业内称为“吉星”,因为在“吉星”家族中排行老三,大家也亲切称呼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为“嚞星”。
相对于灵动活泼的MEO卫星、飘逸优雅的IGSO卫星,吉星家族安静地驻守在我们上方3.6万公里的天疆,高高地深情凝视着兄弟们的工作,虽然自身也具备十八般武艺,但是它们的使命是为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指标提升提供增强服务。
44次,59颗,100%发射成功率
从2007年发射首颗北斗二号导航试验卫星算起,13年间,长三甲系列火箭用40次圆满成功的完美表现,将55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如果再算上更早前发射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那么长三甲系列火箭以44次100%的发射成功率,护送59颗北斗卫星进入轨道。
19天——北斗组网高密度发射纪录
自2017年11月,启动全球组网建设以来,北斗导航工程进入了建设的“快车道”。尤其是2018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10次发射,成功将18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7月10日至2018年11月19日的133天中,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7次发射,成功将1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轨道,平均一次火箭发射仅间隔19天,创造了北斗组网高密度发射纪录。
18次——长三甲系列火箭执行北斗三号任务次数
自2017年11月5日,长三甲系列火箭执行首次北斗三号以来,在2年多的时间中,长三甲系列火箭完成了18次发射,满足了北斗三号快速组网的要求。
研制团队为了应对北斗导航工程高强密度发射,不断开展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发模式,提出了产品化、多任务并行出厂发射等创新模式和有效方法,使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生产能力从一年2至3发提高到8至10发;发射周期从60天减少到21天,发射队伍从300人降到100人左右,为高密度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和运载火箭管理技术的创新发展的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4年-2020年
让我们再次梳理一下中国北斗“成长”中若干重大节点:
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
2003年北斗一号系统建成,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立项,
2012年成功建成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系统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2009年12月北斗三号立项,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正式向“一带一路”及全球提供基本导航服务,中国北斗距离全球组网的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19年12月底,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对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顺利完成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
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未来计划到2035年,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赴西昌特派记者/刘扬 樊巍)
新闻推荐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公示泸沽湖州级湿地保护区以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湖泊周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分布其间的珍...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