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看凉山,戏剧不冷!
冬日暖阳、国际戏剧、彝族风情,有朋自远方来。在各渠道商的旅游推介项目上,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主打的“冬季旅游牌”上,国际戏剧节格外醒目。,冬看凉山,戏剧不冷!。
11月19日至12月1日,“2019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凉山州西昌市举行。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共有8个国家参加,312场演出,数十场论坛、学术交流和戏剧工坊……初冬的西昌,有阳光、有戏剧、有思考,还有合作,西部地区能否成就一个新的戏剧节“爆款”,孵化出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文旅IP,大凉山正上下求索。
□王雪娟(图片由凉山文旅集团提供)
引进来走出去
戏剧的风吹过世界的门
“明年还来!带朋友来!”12月1日,一场盛大的戏剧饕餮盛宴圆满落幕,观众意犹未尽,戏剧薪火仍在接力,温暖着冬日的大凉山。来自8个国家的演员,带来的包括《兰陵王》《彝红》《在任何地方》《原野》等国内外知名戏剧,在西昌五大空间30余个剧场轮番上演。街头与生活亦是舞台,民族歌舞、街头巡演、彝族年集市、彝家千人宴、非遗工坊等312场活动同期举行,为游客提供了多元的文化体验,融入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西昌火把广场,来自上海的游客史先生兴之所至,晃头移颈,翩然加入新疆十二木卡姆的行列,他兴奋地说:“冲着戏剧节来的,已经看了12场戏。”西昌市民陆强在戏剧节期间“赶场”,带着孩子和妻子一起去看戏,“能在家门口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戏剧,新鲜、骄傲又满足!”在中国西部,在大凉山,戏剧和生命在这个特殊的彝历新年里,焕发着全新的生机。
观众每天都有“看不完”的戏。11月21日,“2019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火力全开,话剧《一树梨花压海棠》、形体剧《美若黎明》、实验戏曲《谁是麦克白》等剧目轮番上演。当天晚上的重头戏、北京人艺的《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在邛海宾馆的邛海剧场一票难求。不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兰陵王》讲述关于“灵魂与面具”寓言的“深刻”,《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用喜剧艺术的生活底蕴及温婉式幽默征服了观众,演出现场欢笑声不断。“不用去北上广,就能看这么好的戏”,来自云南艺术学院副教授张芃感到惊喜又满意。
两部以色列著名话剧《安魂曲》中文版及《石头》原版登陆大凉山国际戏剧节。11月23日下午,在自然山坳里生成的“谷剧场”形似古罗马斗兽场,蓝天白云青草为幕,观众席地而坐,跟着默剧《石头》回顾一段真实的历史。
把大凉山文化讲出去,把国际上的朋友请进来。在全球30多个国家700余场演出之后,《石头》剧组第一次来到凉山西昌。导演Yinon(依诺恩)形容这里“人有活力,土地有力量”。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因为戏剧节发现了这片土地的壮丽多姿和人文之美。“如果不是因为戏剧节来凉山,我还没机会了解这个美丽的城市。”来自北京的王进先生颇有感慨。
西昌向世界开门迎客,世界也向西昌展开胸怀。首届戏剧节,对大凉山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它打破了人们对凉山旅游的固有认知,让当地人文和自然的“种子”被外面的世界重新知道和认识。传播它的这阵风,就是戏剧节。
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由濮存昕、吉狄马加、阿来、廖昌永、李亭、黄定山、马琳娜等23位中外艺术家共同发起,凉山州与西昌市政府主导,凉山文旅集团全程运营。戏剧节旨在打造“戏剧的香格里拉”,用大凉山秀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民族文化、天然的旅游资源,与世界共赏一场冬日的戏剧盛会,戏剧展演、戏剧孵化、戏剧教育、戏剧旅游、戏剧生活,五大支点直抵戏剧爱好者内心。
“戏剧旅游、戏剧生活是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重要的市场和社会转化支点。”凉山州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向著名戏剧节“取经”
开中国西南部艺术首旅
大凉山的彝族风情,原生态的音乐、舞蹈,经过戏剧节,在中国西南部开辟一条高山湖泊的艺术首旅,西昌作为“戏剧之城”的娇容已具雏形,未来可期。
国际戏剧节如何在大凉山茁壮成长?一场大讨论在凉山热烈地开启。11月23日上午,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重头戏”之一——2019西昌国际戏剧论坛开幕,来自英国、瑞士、俄罗斯、日本的著名资深戏剧人和国内戏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倾囊相授,围绕“全球化语境下戏剧节的功能与演化”进行深入交流,吸引了近千人到场“取经”。
“成功的戏剧节一个关键要素是需要涵盖城市的文化根源,成为当地节日的一部分”,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昂科尼说。在他看来,只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来融入和包含市民,才能有别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节日——大凉山是相当有基础的。
一年一度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蜚声海内外。“艺术节是苏格兰最好的名片”,苏格兰亚洲艺术基金会主席理查德·路易斯带着经验而来,见证一个新的开始。一组数据对比可以证明:爱丁堡人口60万,而爱丁堡机场每年的客运量最近突破了1350万。每年的游客数量大幅激增,这个城市在国际声誉上和经济收获上都有显而易见的增长。
没有为艺术发展频繁投入的公共基金,项目又该如何运作?理查德·路易斯分享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经验。每年8月份,艺术节、儿童艺术节、爵士与蓝调音乐节、讲故事节、科技节和图书节等节庆活动同一时间在爱丁堡进行。此外,当地还针对特定活动举办年度艺术节,例如国际军乐节和苏格兰跨年夜等,这些都让苏格兰频繁地出现在世界的屏幕上和话题中。“一个戏剧节,振兴了一座城”。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组委会向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发来贺电,分享经验传送祝愿。
“中国戏剧发展要继承传统且保持开放心态。”濮存昕表示,当代中国,戏剧正在成为新的审美高地和中外交流的国际性文化平台。此次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西昌举办,加快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推动戏剧文化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市场结盟壮大文旅IP
倾力打造“戏剧之城”
“当然是为了看戏!”被问到为什么来当志愿者,四川音乐学院学生小汪汗涔涔的脸上漾起了微笑。身着戏剧节统一服装的志愿者们忙里忙外之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能领到一张演出票,与心仪的剧目如期相约。
戏剧的种子“种”在了年轻人的心里,戏剧的未来则瞄准了教育。在脱贫奔康可持续发展的路上,文旅产业正成为凉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点,撬起更多的希望与可能。
11月24日,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艺术高校资源分享与转化恳谈会在西昌举行,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20余所高校在会上达成共识: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丰富资源,在戏剧表演编排、艺术普及教育、戏剧人才培养与使用、艺术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谋定而后动,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艺术高校的凉山西昌教学实践基地就在当晚的戏剧盛典签约落成。
对年轻的戏剧人而言,戏剧节也是一次难得的同行交流和学习机会。《彝红》主演、尼扎嫫的扮演者刘洺君趁着排练间隙看了三场演出、参加了一次戏剧工坊。“机会难得”,刘洺君说,与业内著名的导演、国内外优秀剧组之间的集中交流,可以激发跨地区、跨文化的创作灵感。
恰如本次戏剧节的主题“回归与凝望”,追根溯源叩初心,人才是戏剧创作之源,惜才养才是一种不急功近利的远见。年轻人固然是戏剧的主体,是戏剧艺术和戏剧旅游最大客群,但更重要的是,戏剧节、戏剧作品最终能长久地发展,离不开一个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鲜活的人。
拥有丰富国际戏剧节参与经历的日本戏剧导演、日本鸟之剧团创始人中岛谅人说:“最喜欢这次戏剧节在戏剧教育方面的活动。”在他看来,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通过大师剧坊、专家论坛、艺术高校资源分享与转化恳谈会、戏剧教育之凉山西昌教学实践基地等子活动,将戏剧演出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能让戏剧节在商业、旅游和艺术之外,找到一个平衡转换点,孵化更多艺术人才和原创作品。
凉山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康认为,“有资源没产品”“有企业无产业”“有消费无市场”是西部文化旅游发展的三个困境,同时也是国内大多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制约,需要有品质影响力的IP来引动。“戏剧旅游”的出现,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朵朵涟漪,也让市场看到更多的可能。
新的文旅IP正在挑动市场神经。当“国际戏剧节”摆在渠道商的旅游推介项目里时,各旅游企业负责人眼前一亮。先是120家,后来陆续增长到300家,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愿意加入并共同致力于戏剧节文旅产品的开发和运营。11月23日晚,西部九省(区)文旅产业代表共同见证了“南北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联盟”的成立。抱团取暖,共同开展文旅市场营销、文旅商品交易、文旅客群互动和文旅资本联动正在成为趋势。
首届戏剧节接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并引来资本的关注。“戏剧节会成为很好的旅游和营销产品。”凉山文旅集团对此充满信心。当地多年积累形成的专业演出空间、设备和团队,自有的酒店、景区等文旅资源,为戏剧节释放了能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在有效推动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建设。过去有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的说法,凉山文旅集团期待着,打造一个有名气、高品质的戏剧节文化旅游IP,未来在戏剧界或将出现“东看乌镇,西看西昌”的盛景。
戏剧的风,正在唤醒大凉山人文和自然的种子,以全新的姿态被重新关注、认知、感动和参与。与此同时,一座有山有水、有阳光有温度的“中国西昌国际戏剧小镇”,与国际戏剧节交相呼应,正在邛海湖畔规划落成。西昌这座“戏剧之城”欲载誉而来,迎接远方的亲人。
今冬戏剧不冷,未来好戏不止。
新闻推荐
11月23日8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0...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