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安宁镇的变迁

西昌都市报 2019-10-29 03:03 大字

安宁镇境内有西昌学院、西宁中学、镇中心校各一所及村小9所。 小镇的闲暇时光安逸且安宁。 位于镇中心的“净安寺”。 安宁镇旧名锅盖梁,如今已成为街道名。 安宁镇位于西昌市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上。

安宁镇

变迁

西昌市安宁镇设治较晚,最早见于清代中期嘉庆八年(1803年)宁远府饬办团练,设锅盖梁总团。宣统三年(1911年)称西宁镇议事会。民国六年(1917年)称西宁镇总团。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总团为联保,称锅盖梁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推行新县制,改联保为乡,设西乡。

1950年,西昌解放后,称西乡。1951年,土改时称六合乡农民协会。1953年,土改复查后建政称六和乡人民政府。1955年改称人民委员会。1958年公社化时为西钢公社六和管理区。1961年撤管理区称六和人民公社。1968年4月改建为西宁人民公社。1979年12月又改为六和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六和乡人民政府。1986年10月撤六和乡改建为锅盖梁镇。1996年7月更名为安宁镇至今。全镇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40925人。辖马坪坝、康宁、五堡、高堆、东山、和平、民运、源兴、土坊、杨家、顺河11个行政村,一个社区。

文/赵开礼

图/本报记者任艳娥

出西昌市区西北行约12公里,即来到第一个乡场,旧名锅盖梁,现称安宁镇。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旧貌换新颜,变化特大。身历其境,感受殊深,今就管窥所及,略记数事。

明初设治,从“天池”到“安宁”,历史悠久

早在先秦时代,南方丝绸之路修通成为交通要道后,司马相如“通灵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司马迁“随军西征巴蜀以南,置越嶲郡”;唐代中期,大理南诏武装北掠嶲州(今西昌)两次屠城,都从此经过。历代均隶于郡、州、道、府、县治的直辖区域,未发现可供考证实物。只从民国年间青山嘴至马坪坝沿山一带尚存大大小小近百座包子状坟堆,其中一座大型坟堆经发掘证实为东汉砖石墓。据此,有人推测此地是古战场,似有道理。改朝换代,沧海桑田,直至明初,从幸存的赵氏墓碑和族谱“洪武三年(1370年)先祖征剿小云南,留守建昌,继而东山开创基业”宋氏、杨氏家谱说,他们是洪武十几年为镇压驻西昌的元朝降将月鲁贴木耳反叛应征而来,平息叛乱后,分散驻守,逐渐形成村落。后随社会发展,由村落形成乡场,即今天安宁镇政府驻地的康宁村,成为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安宁镇在历史上地名颇多变化。

天池:明代初期,住户人家,结茅为屋,村西一潭深水,清澈澄碧,杉柳相映,称为“天池”,以日中为市,又叫天池场。

过街梁:明末清初,由于战争、瘟疫,四川人口大量减少,清廷采取“湖广填四川”的办法,成批移民入川。移民的到来,商旅人口渐多。时有成都儒生王芝泉因纳同姓女为妻,触犯封建族规被驱除出境,逃来此地,见环境幽美,就地取材,搭成木板房,经营茶饭生意。村民见有利可图,争相效仿,于南北低、中间高的坡梁上,形成简易村街。人们依地形地貌称为过街梁,俗说“过街梁,板板房”。乡民为纪念王芝泉最先创市之功,曾立碑于道旁纪念,该碑后因修公路而毁去。

锅盖梁: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移民们按乡规民俗,以同乡会馆的名义,修建祠庙。锅盖梁建有湖广籍的南华宫、江西籍的禹王宫、南五省的五省庙、川北帮的川主庙等,同时,选街中心点建起一座魁星楼,几十年后形渐损坏,又于嘉庆九年(1804年)进行维修。在封顶时,技师用一口特制大型铁锅倒扣在屋梁上,口朝下,底朝上,并用四根铁链拴固,上嵌宝顶,以“锅”盖“梁”,遂称锅盖梁。顶楼塑有魁星像,侧配钟鼓。檐牙高啄,铁铃叮当,登楼观看,远村近树,尽收眼底,宏伟壮观。

清光绪年间,匪患猖獗,朝不保夕。由乡绅彭贡爷、罗玉芝、黄茂新、朱锡禄发起,赵、陶、王、江几家支持,围着乡场筑起高四五米,厚约半米的土城墙,设东西南北四座哨楼,其中以南门城楼高大雄伟。屋檐悬挂“风清俗美”“周公德政”匾额。1936年重新修葺,嵌有对联额曰:“秀挹邛泸”,上联“疆通冕越孙水潺湲长作带”,下联“要道扼川滇螺峰绿翠远为屏”,曾育陶撰,张云翮书。字体雄秀苍健,行人过此,常驻足观赏,后渐坍塌,遂被拆除。

康宁场:1939年,西昌县随宁属划归西康省管辖。官员们过此,取西康省宁属中的“康”“宁”两字称康宁场,即今日的康宁村。

从一条不足1000米的旧街到三纵三横新区街道

过去锅盖梁缺水,远近皆知。新中国成立前,现镇政府驻地一带的人畜饮水,主要取自赵家坎坡下石板井和张沟洼地表水,冬春旱季,供不应求,排队取水,成为历史习惯。

石板井,圆形,直径和井深均不足三米,井腰嵌有一块突出石板,井底凿一水凼。轮到自己取水时,下到井底,从水凼中一瓢一瓢地舀满一桶后,双手使劲撑上井腰石板,放稳后,爬上井坎,将水提出,再担回家。时人常说:“三更半夜去挑水,井边睡起蚤和虱”。

由于缺水,一旦不慎失火,为拆火路,周邻遭殃,因而谈“火”色变。每夜打更人在锣声后高喊:“风高物燥,小心火烛啊”。西昌解放后,党和政府急人民所需,先是将附近的复兴堰、兴隆堰修整利用,继于1956、1958年兴修了西礼渠,水质不洁,只作灌溉。1978年,康宁村率先安装自来水管,仍引张沟洼地表水饮用,旱季水荒依旧。

1988年成立自来水厂,初期日供水790吨。1997年镇政府牵头投资近200万元进行改造扩建,现日供水6000吨,除满足人畜饮水外,还提供工业用水。拧开水龙头,哗哗流淌,从此告别水荒,不再为用水发愁。

以镇政府驻地的康宁村为例,直至上世纪70年代,依然是一条旧街,总长不足1000米,街道狭窄,房舍破旧,东门、西门、卢家三条短巷,坑凹不平,垃圾成堆。农村有幢“正三间”居住,已很气派,茅草房阴暗潮湿,蚊蝇扑面。

改革开放后,为改变集镇面貌,加快发展,1988年做第一次规划,将集镇由1.5平方公里规划为3.5平方公里,其范围东齐成昆铁路,西至复兴堰,南至北沟河,北至大塘河。

1996年经四川省委批准为省第四批试点小城镇。1997年对集镇重新规划,将面积扩为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至成昆铁路,西至雅攀高速公路,北仍至大塘河,南扩至马坪坝小学。2007年西昌市将安宁镇规划为北工业集中发展区,区域再次扩大,东至东干渠,西至雅攀高速公路,南至机场路收费站,北仍至大塘河。根据规划和试点精神,加快集镇建设步伐。转眼间,火车站的西侧三纵三横新区街道楼房拔地而起,原国道108线两侧由荒丘变成高楼大厦。道旁三角梅鲜艳夺目。康宁村兴建的康宁大道落成,排列整齐,亮丽壮观,初具新式城镇规模。

农村从实施联产承包起,自主经营,收入增多,随之出现住房改造高潮,乡村干道两侧新式居民点次第出现,茅草屋消失,正三间变成楼房,设计考究,宽敞明亮,配以阳台、花坛各具风格,远眺近看,耐人观瞻。

西昌解放前的锅盖梁街上,只有江家的益寿堂,陆家的五芝堂,王家的众生药房,朱家的乾生堂等几家中药房,人员少,药品缺,遇疑难重症,特别是传染病流行,如1939年因霍乱(群众称“瘟病”)死百多人,旧政府从不过问,听其自然。富人进城求医,平民听天安命。

西昌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除害灭菌等工作,使人民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对流行性传染病,一经发现,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扑灭,不使蔓延。近年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凡农村人口按规定交纳医疗保险费后,可享受至低六倍以上的报销补偿,群众普遍反映比较实惠。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医疗机构逐渐增多,现除镇区设有中心卫生院,村有卫生室外,仅康宁村就有10多家个体诊所,加上附近机关医疗机构,小病不出村,一般病可就近治疗,疑难病进城治疗都很方便。

从自给性生产到各项建设事业创新发展

安宁镇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2°11′,北纬28°01′,安宁河流域中段东侧河谷平原上。境内海拔1010—1600米间,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2℃,8月最高23.8℃,1月最低9.4℃,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均1000.4毫米,其中5—10月占93%左右,日照充足,年均2433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环境得天独厚,极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历史上大春以水稻、玉米为主,亩产四五百斤,小春麦类、豆类量少质差,畜禽、蔬菜多为自给性生产,上市极少,长期缺衣少食,艰难度日。

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兴修农田水利,增加灌溉面积,改革耕作技术,提高复种面积,选用良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多业并举,在稳定粮食增产同时,大力发展畜禽、洋葱、蔬菜产业,效益显著。早在1997年,人均住房面积28.5平方米,内砖混、砖木结构达83.3%,一幢幢小洋楼让人眼馋。其他普及教育、计划生育、用电比重等均已达标,人民丰衣足食,不再缺食少穿。

穿着方面:临解放时,有钱人长袍马褂加鞋袜,平民短褂单衣蹬草鞋,甚至赤脚。新媳妇娶进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料多是土布,穿上卡机就很满足。如今衣着讲究,服装店比比皆是,男女老少各有款式,随季节冷暖变换,特别是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人人衣着光鲜,精神抖擞。

饮食方面:在新中国成立前真正衣食不愁的人家不到10%。多数农户全年劳动所获,除去公粮和苛捐杂税后所剩无几,能勉强自给或半自给的不到半数,大多在饥饿线上挣扎。“初二、十六打牙祭(吃肉)”是指小康之家而言,平民无此奢望。市场上每逢赶场天,毛猪屠宰数不过六、七头。现免交公粮,实收实得,自给有余,毛猪屠宰数平常每天六七十头,节假日更多。以前春节待客,鸡、鸭、鱼、蛋视为上品;现嫌回锅肉油多腻嘴,挑肥拣瘦,时兴野蔬上桌来。

民国后期,场镇上虽设有图书馆,读者寥寥,报刊昂贵,与平民无缘。最高级的文化娱乐,莫过于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北街川主庙看川戏,观音会看舞龙舞狮,冬腊月偶有人家“庆坛”去看坝坝戏。赶场天偶见民间艺人打金钱板、莲花落、花鼓沿街卖艺求生,儿童们跟着围观不散。新中国成立初期,秧歌队、腰鼓队边舞边唱,宣传政策。上世纪70年代初,先是二砖厂为职工放坝坝电影,远近乡民可以自由观看,不收门票。拉练部队过境、护林防火或各级会议也多放坝坝电影,以联络感情,宣传政策,扩大影响。1982年,六和电影院建成,一日数场,座无虚席。随着黑白电视机的问世,1992年电影院关门。现在家家有彩电,随时收看,成为主要娱乐内容。

各村都成立了老年体协,春节开展耍龙灯、彩莲船等文体活动,丰富春节生活。近年在逐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投巨资建成占地20亩的生态文化广场、镇文化中心、康宁村文化中心等文体设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有线电视光纤工程覆盖全镇,不断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只有中心校一所,村小8所,多以祠、庙为校舍,陈旧坍塌,破烂不堪。新中国成立后,经不断的调整、充实。现境内有西昌学院、西宁中学、镇中心校各一所及村小9所,学童入学率100%,校舍焕新,设备齐全,师资雄厚。境内无文盲,初中文化基本普及,考入大专院校者年年增加。随着居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创新发展。

交通顺畅,工业崛起,步入高速发展轨道

安宁镇位于西昌市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上,但过去物资多靠人背马驮。1941年乐西公路勉强通车后,不久中断。附近小庙机场虽有去昆明转重庆航班,但多为军政要员把持,百姓无缘;官员乘滑竿,有钱人骑“溜溜马”,平头百姓多靠步行。场镇之间仅有小路可通,村间全是田埂路,冬春风沙迷眼,夏秋泥泞难行,行人叫苦不迭。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修复乐西公路,有班车过境。1966年10月起公共汽车开到小庙,次年延至西宁。1970年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境内设有西昌北站。1975年新建青山机场投入使用,航线不断增加。现火车北站逐步取代了马道货运站成为重要的铁路货运站。铁路、京昆高速公路、国道108线与村镇干线纵横交错,形成了交通网络。大道上各式车辆川流不息,公共汽车顺畅快捷。

西昌临解放时,锅盖梁街上仅有织布、靛染、糕点、服饰、布鞋等手工业店铺十多家,解放后逐渐消失,仅存铁匠铺两家,生产锄头、镰刀等小型农具,后扩建为农具厂,只生产铁木农具。上世纪60年代驻境国营二砖厂为当时大型企业。

工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国有企业、乡镇企业、股份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快速发展。1988年起,锌冶炼厂、康西铜业、重啤西昌分公司、天喜园艺、中央粮库、好医生攀西药业、三牧乳业等大型企业先后在镇区落户。工业的崛起,给安宁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1991年至2005年的15年间,各类企业增加1081家,总产值增长4.3倍,年均增长24%,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达2388人,增长8.6倍,年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4500人以上。2007年西昌市北工业集中发展区成立,2009年更名为成凉工业园区,成都和凉山开始了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引进了水电八局、中冶实久、烟草物流等规模以上企业15家,依托工业园区的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创造了条件。工业的崛起,利用区位优势,正在把安宁镇建成西昌市工业重镇、凉山州最大物资集散地,发挥着推动作用。

安宁镇的变迁,涉及方方面面,今昔对比,新旧两重天。现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安宁镇并不以此为满足,正在查漏补缺,增添措施,千方百计加快弱项建设步伐,更上一层楼。到建党100周年时,安宁镇将以现代化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本文由西昌市市志办提供)

新闻推荐

2019年凉山州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吴仲伦: “如果脱贫攻坚是一座大山,我愿意做那移山的愚公。”

吴仲伦来到田间查看芒果。铁匠村通村公路。文/图本报记者王维华秋风吹过,雅砻江边铁匠村绿油油的芒果树...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