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幸福人生在“新家乡”延续
刘世强的葡萄园硕果累累。
本报记者 徐箭明 摄
青翠的脐橙林,是陈正林夫妻俩“背土填山”辛劳所得。
本报记者 徐箭明 摄
写在前面的话
2003年9月28日,雷波县首批36户129名溪洛渡工程移民告别祖祖辈辈栖息的金沙江,举家搬迁到西昌市和德昌县安家落户,拉开了溪洛渡水电站移民的序幕。
如今,溪洛渡水电站早已实现发电目标,施工区、围堰区、库区移民也在新环境下开辟新生活。
移民,是水电开发能够否顺利进行,社会能否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如何“安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一直是党委、政府和公众关心的焦点。
从移民自身的角度来说,移民群众祖祖辈辈大都是守土经营的农民,自古以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的思想便根深蒂固。然而,因为水电建设的需要,他们不得不离开故土,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寻求发展,为了国家发展大计牺牲小我,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到新的地方发展,意味着人际关系、社会认可等方面都要从零做起。移民群众在新环境中生产、生活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艰苦过程,适应新环境,发展新生活不仅需要他们有宽广的眼光,还要有高度的认知。
从首批溪洛渡施工区移民至今,十余年间看到不少移民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靠着自身不懈努力过上了比本地居民更红火的日子。在他们身上,不难发现所有故事的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自觉学习,主动发展,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并不是学生的特权,时代在变,适应社会的生存技能和发展手段也在变。移民群众也在不断汲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将有助于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摸索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致富之路。
除此之外,在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移民群众还应积极参加党委、政府以及移民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俗话说“一技在手,吃穿不愁”,职业技能培训的好处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帮助移民们快速的掌握一门谋生技术,还能让移民养成发展靠自己的良好习惯。
反观搬迁后快速致富奔小康的典型,他们无一不是积极主动求发展,不等、不靠政府扶持、补偿,用自己的勤奋栽下希望的树苗,用汗水浇灌出致富的硕果,并在全新的地方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不管在哪,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吃饭。”这是我们在采访时众多“典型”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正如他们所说,水电开发为移民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要将这个契机牢牢抓在手中,只有靠自己的不懈努力。
水电开发对地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对移民群众来说,也是帮助他们寻求新发展的助推器。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博学多才的大师达芬奇说过这样一句话:“勤奋一日,可得一夜安睡;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而在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中,也从来都把勤劳看作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和美德。《论语》讲“天道酬勤”,就是指天意厚待勤劳、勤奋的人,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
陈正林:背泥填山 把勤劳写进人生的字典
雷波县渡口乡,一个坐落在金沙江沿岸古老的村镇。这里沿江而设,夹山而行,潮湿的水气在山谷中无法散去,特别是到日出之时,更是显得闷热,连风都是一股热浪。中午烈日当空,就是在这样炎热难耐的高温下,陈正林用背篓背满水泥徒步上山,搅拌后又把早已搬上来的石料整整齐齐的砌成一堵堵堡坎。完成工作时已近黄昏,汗水已经打湿了衣裤,他向下望去,绿油油的一片脐橙地煞是好看,这片青翠的颜色让他由衷地感到幸福。
陈正林是溪洛渡水电站库区移民,而且是那部分“搬得不好”的移民,家里十个兄弟他排第七,祖辈们没有为他留下富足的资产。在搬迁后,得了几万块钱和四亩只算六分的石滩地。
把时间往二十年前推。刚刚成年的陈正林外出打工时,第一次路过了雷波南田乡(那时交通条件恶劣很难外出),此时雷波的脐橙已在州内外小有名气,他看着金灿灿的果实硕大而饱满,心中无比羡慕——家中种玉米,仅能勉强糊口度日,贫穷之下几间土房也年久失修;而再看南田,当地老乡已经喜气洋洋地盖起了楼房,心酸之下,也悄然在心中埋下了一颗脐橙的种子。
2003年,溪洛渡库区移民搬迁。陈正林家乡不改,不过从低处走到了高处,当时,他拿着四亩只算六分的石滩地,成为了全部的财产,众所周知,石滩地不长庄稼,就连最穷苦的农人也会对只有石头没有泥巴的土地感到嫌弃。但这却给本就“一无所有”的陈正林发展产业的基础“条件”。
2007年左右,正直壮年的陈正林已经成家立业,多年的打工让他厌倦了在外的风雨漂泊,越发的想要回到家乡操持起农人的本分。
他把目光放在了这片处在山腰贫瘠的“财产”上。
2009年初,陈正林在邻居们诧异的目光中开始了他“背土填山”的壮举,他和妻子一起,从周边土壤肥沃的乡镇购买泥土,用拖拉机拉到公路旁,然后再将泥土装满背篓,人背马驮地上山,把肥沃的土壤倒在石头满布的土地上。这一来一回便是半个钟头,一年的时间,烈日而行,风雨无阻。他走烂了十双鞋、背坏了十件汗衫、把肩部磨起了厚厚的茧;这个家中顶梁柱的汉子,不抱怨出身,不嫉妒富裕,不等着帮扶,只是默默承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辛劳,用勤劳的腿脚和臂膀,硬生生地将四亩野草不长的贫瘠石滩地,变成了通向富裕的肥沃土。
“在土地被填完的那一刻,我就觉得我一定能成功。只要我有这种干劲,舍得吃苦,那就能战胜困难。”陈正林回想起当初背土填石的举动,依旧觉得非常自豪。他没有太高的文化,讲不出高大上的理论,但对勤劳致富的道理却非常懂。
“我就想种脐橙,我这辈子的梦想就是种脐橙。”二十多年前,那颗梦想的种子终于有了土壤而萌芽。陈正林开始一边“偷学”、一边请教、一边购买书籍钻研脐橙种植的技术。而同时,已经负债累累的他又通过向朋友借钱和相关政策的贷款支持,终于凑够了四亩脐橙苗子的钱,率先开启了渡口乡种脐橙的先河。
2010年春季的一个上午,微风和煦,草长莺飞。头天刚刚下过一场滋润的春雨,土壤变得湿厚。陈正林把第一棵树苗种下时,心中激动无比,忍不住站在山间大喊“我要创业、我要奋斗”……
陈正林的奋斗是成功的。他没有像部分移民一样对移民政策永不满足,不断寄希望于通过“闹访要”以谋取更多不合规定的利益,更没有从此“坐吃山空”,把人生变得如一潭死水。而是默默地背起背篓,拿起锄头,为脐橙浇水施肥除草治病,用勤劳的耕耘为自己和家庭换来了财富。
第一年投产时,他只挣了五万块钱。拿着这笔资金,他投入建设引水管道,把两公里外的水接到地里,缓解了干旱缺水的问题。第二年,收入翻倍,他开始投入建设大大小小的水窖,进步解决的发展产业的难题。收入年年翻倍,到2015年,他又再投入资金,在更高的山地流转了八亩土地,又开始改土、修山路,继续建水窖。年年增加,到目前已经每年能挣七八十万元,但除了修了一栋两层小楼外,再无一点积蓄。
当记者见到陈正林那天,他身穿的汗衫有着多个破洞,皮肤被晒得黑红,如同被刀斧削过的脸,棱角分明,挺拔的背脊中又显出一种矛盾的沧桑。
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不高,又挣了不少钱的农民,没有像“暴发户”一般因为富裕而享受,反而琢磨着继续扩大产业,琢磨着投入更多更辛苦的劳动,让人生满足于勤劳的快乐。
采访中,陈正林用浓厚的雷波口音不断重复着一句话:“我这个人生啊,就是辛劳的命。”
话虽这样说,但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分明是一种甜美的幸福。
九月金秋,收获的季节。在西昌市西乡乡,成片的葡萄开始成熟丰收,克伦生、巨峰、红提、夏黑、青提等多个葡萄品种色彩缤纷的一串串挂在藤蔓上,累累果实晶莹透亮如同五色的宝石一般地压弯了果树的枝条。
刘世强:西昌葡萄园走来“外乡人”
早晨七点,秋日金色的阳光刚洒满大地,刘世强和妻子就背着背篓来到自家的葡萄大棚,一剪子下去就是一串两三斤重的葡萄,沉甸甸地握在手里,却甜在心上。
十五年前他不敢想象有一天会有如此大的产业,不敢想象能修一大栋楼房开上轿车,阖家幸福的过上富裕的生活。2005年,他因为溪洛渡移民从雷波永盛白铁坝乡搬到西昌西乡乡,“举家迁徙”时,他站在村口回望生活了数辈人的家乡时,心中的情感是快乐而茫然的。
快乐,是因为西乡乡比白铁坝乡有着太多的优越,从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生活指数、教育环境等都是白铁坝乡远远赶不上的。白铁坝,是当时雷波发展较为滞后的乡镇,而西乡乡离州府西昌市区仅5公里。
而茫然,确实因为离开了故土,到完全陌生的环境,未来如何发展,当地群众是否接纳,生活能否适应等等问题都还是未知数。
2015年底,刘世强一家已经搬到了西昌市西乡乡,当地政府按人平分了三亩土地给他的家庭,由于刚刚修了房子,家里负债累累,刘世强一边在西昌市打工,一边尝试着利用土地种点庄稼和脐橙果树。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水土的改变,果树叶相似然口感大不同,仅靠刘世强打工的收入,远远不能维持一个家庭的开销,几年下来,整个家庭越发的贫困,他开始怀疑,移民搬迁到西昌究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西乡乡凤凰村葡萄被州外农企大量收购,当地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在当时,西乡乡还未广泛种植葡萄,凤凰村的葡萄虽然种得好,但一直都主要在周边销售,价格不高,总收入也远不能达到现在的水平。但刘世强想,再不济种一年葡萄也要顶三年庄稼,而且目前有企业来收购,未来本地产量更大,质量更好,能卖出去的葡萄越多岂不是越值钱?
这一想法点亮了他长期迷茫的头脑。
刘世强开始走访凤凰村的熟悉农户,参观他们的葡萄园,请教发展的技术,而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对西乡乡的溪洛渡搬迁户予以了大力支持。从土地机耕道、水渠等建设补齐了基础设施发展的短板,同时对有意向发展产业的农户给予贷款优惠政策。
对于各方的不断帮助,坚定了刘世强种植葡萄的信心。
2009年,刘世强辞去零工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以及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买来了生产工具,每天顶着烈日忙活着在地里打“水泥桩”建设葡萄大棚。同时,善于吃苦和学习的刘世强每天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以及自己思考的经验都用笔记本记了下来。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点灯研究,不断填补着种植技术的空白。
“我们白铁坝人都很能吃苦,只要选择一个目标,就能投入全部精力去干。”刘世强回忆,在第一年葡萄刚种上后的一个夜晚,凌晨4点下起了特大暴雨,他和妻子半夜起来,淋着暴雨在地里通水。当时他的心情无比担忧,生怕刚种下不久的苗子因为这场雨而毁于一旦。在轰鸣的雷雨声中,刘世强向妻子说:“咋个办哦,借了这么多钱种葡萄,一开始就遇到这么大的问题,以后咋个翻身哦。”
当时他的心情带着三分的绝望感,又淋了一整夜的雨,到第二天上午8点,雨终于停了,但他也劳累得病倒了。生病期间,他每天都去地里看一遍,直到看着地里的葡萄苗茁壮生长,心中的担忧没有成真,才慢慢地放下心来。
第一年葡萄不投产,刘世强一家没有任何收入,靠着亲人帮助维持生活,穷困之中却把葡萄照料的非常好,夫妻俩每天浇水施肥除草,看着藤蔓不断的攀高夫妻俩都高兴不已。到了2011年,这三亩葡萄棚第一次见到了成果。
“第一年种得不算太好,第一因为品种差,第二因为卖价低,但差不多有7000多斤,除了成本还赚了三万多块钱。说不高兴那是假的。”刘世强说,到了第二年,收成翻了一倍,也多卖了近一倍的价格,过去的欠账已经全部被还完,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欣欣向荣发展。
通过两年经验的积累,刘世强已经从种葡萄的门外汉变成了“专家”,一方面他开始着手承包土地继续壮大种植面积,另一方面也开始帮助一起移民过来的老乡发展种植基础。
在当时,溪洛渡库区移民到西乡乡太平村有240户人左右,在此之前,不少移民群众同样面临着发展产业的难题。刘世强的身先士卒为众多移民户找到了致富的路子。“刘世强先琢磨了两年技术,然后对我们没有私藏,手把手地把所总结的经验传授给乡亲。”太平村的移民群众张强松说,到目前240户贫困户都因种葡萄开始致富,而刘世强更是成为了太平村种葡萄大户。
到2017年,已有八亩土地陆续投产,葡萄收入30万元;2018年收入40万元,按照刘世强的打算,在今年还会进一步提高,预计达到50万元以上。
过去,在白铁坝乡时靠着打工每年收入不超过3万元的刘世强已经走向富裕,他修了楼房买了汽车,把握着美好的生活继续努力耕耘。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他有今天美丽幸福的日子和自己的勤劳好学分不开,也是因为把握住了移民搬迁的机会,才改变了生活的轨迹。
像他一样有着生动致富故事的移民不在少数,他们唯一的共同点:要么勤劳,要么能抓住机遇,从而赢得了美满人生。
策划:雷波县委 凉山日报社
统筹:吉克史俊 张贵斌 胡正清 执行:本报记者 徐箭明
新闻推荐
短短五年时间,“西马”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纪录——2014年,“西马”被评为“中国马拉松铜牌赛事”;2015年,以“晋...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