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永不止写在西昌再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际
西昌综合实力昂首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本报记者 买锐 摄
本报记者张鹏
“10月8日,《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绿皮书》正式发布。西昌市再次挺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90位……”金秋十月,捷报传来。消息迅速传开,西昌人民无不为之动容、为之振奋。
在历经风雨考验、迎接巨大挑战之后,西昌,再次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迸发出强劲的活力,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上了西昌人民的一份厚礼。
201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昌建市40周年。
西昌这一年,有无数值得记忆的“时刻”,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空间格局,从生态文明示范街、生态文明示范村到与公园城市建设,从一场又一场部署大会,到一场又一场现场办公会。
这一年的西昌,披星戴月,步履不停歇。
这一年,2019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62位、2018年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全国旅游百强县、全省天府旅游名县、2018中国品牌城市百强榜第44位、西部百强县第5位、2018年GDP过500亿、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
人们有太多的好奇、考问和惊喜:怎样一种伟力,让这个没有灾后重建政策、民族地区扶持政策和扩权强县政策利好,既不沿江靠海的县级市,在白热化的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脱颖而出?
“西昌实践”绝非不可复制的独门秘籍:以大开放破冰,以持续改革深化开放,以无畏的勇气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一个个发展的关隘做改革开放的探路者、领跑者。
一棒接着一棒干
可持续发展添动力
四十年的时光,对于西昌来说,凝聚了太多过往与回忆,光荣与梦想。
从改革开放,到西昌建市,再到“黄金十年”。从农村版县城到具备现代气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单一产业维持生计到一二三产业联动齐发。从40年前43户西昌工业企业总产值7500万元,到2018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46亿元。
承包分田破冰,“一办三创”兴涛,乡村旅游弄潮,投资促进逐浪,“黄金十年”扬波……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西昌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
有这样一组数字奔腾澎湃,标志着西昌建市40年发展的惊人成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48倍,财政收入增长420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1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5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6倍。
还有一组数字鼓舞人心:2018年,全市GDP达到509亿元,地方一般预算44亿元,旅游收入23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31”转型为“321”,以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最中国生态城市、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最佳野生鸟类观赏地、全国城市品牌百强等90项国家级荣誉。
西昌建市以来的发展轨迹,吻合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一代接一代的努力,一棒接一棒的交接,使西昌这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小县浴火重生,综合实力昂首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黄金十年”“铂金十年”“锦绣十年”。这既是一种惯性,更是一种传承,一种无缝的接力,一种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的接力。
透过“一年一主题”,更能看出这种接力的可贵: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每年确定一个发展主题,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推动每年实现一次发展突破。2007年至2016年的“黄金十年”,通过项目、交通、城乡、生态、综合提升、合作开放、交通枢纽、乡村、生态、全面小康年各个主题年建设,重在打基础,集聚发展动能,积淀起发展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西昌实践”予以人们的启示在于: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站高谋远的顶层设计,更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地方的治理需要人性理智地统筹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更需要依法治理的信心,铁腕治乱的举措。
一年四季扎实苦干
无中生有创新思维
这样一个不沿江靠海的内陆县,何以实现历史性跨越?
“没有优势,就创造优势,找准发力点。”
都说州府西昌富。那笔“最大的财富”并不在西昌人的口袋里,而在西昌人的脑袋里。
西昌有无中生有、创新创造的动能。
时光进入到2007年,承接“一办三创”的东风,西昌市进入提档加速发展期,前进的步伐引起全国关注,西昌“黄金十年”由此开始。
西昌乡村旅游异军突起。茅坡樱红、桃源农庄、荷色生香、螺岭彝风等“乡村十八景”应运而生,每年举办乡村旅游节20余个,月月办节、月月火爆,催生着农村经济转型提升。
先后开通北上广深等主要城市航线22条,2018年西昌机场荣获全国最佳支线旅游机场。
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实现从“0到1”催生乡村八景,再到乡村十八景,全市3A级以上景区达到10个,2018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42亿元。
支持培育一批集种植、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村,形成“东线生态休闲度假之旅、西线生态农业观光之旅、南线民族风情长廊之旅、北线红色文化古镇之旅”全域旅游态势,西昌站在了四川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
与乡村十八景遥相呼应的是,美丽新村建设如火如荼展开,一个又一个新彝寨、新农村、安置点、生态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串点、连线、成片,成为西昌广袤农村的壮美画卷。
西昌农业上演“疯狂的葡萄”,西昌土地平均流转价格达到3000元以上,一亩葡萄收入超过9万元,一亩西红柿收入超过4万元,一亩青椒收入1.5万元,当农民能致富已经不再是梦想。对设施农业实施以奖代补,农民建一亩大棚,政策奖励5000元。花卉产业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成为四川省最大的盆花和鲜切花生产基地。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2019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基层行”走进西昌 与西昌市人民医院联合开展义诊咨询和学术培训
启动仪式。义诊咨询。本报讯为贯彻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防控规划(2017-20...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