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的营 清代驻防宁远府的最高军事机构建昌镇,下辖三营十五汛

西昌都市报 2019-09-10 07:32 大字

西昌市大兴乡小营上营宝寺。 西昌市大兴乡建新村小营上其地形为易守难攻的圆形山包,建筑符合军营“围绕而居”特点,现为块状聚落。 中营衙署所在地(今西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中营巷老宅。 大兴乡小营上营宝寺香炉拓片。

西昌城外的“营”,多是元、明、清几朝军队驻扎防守之地

清代驻防宁远府的最高军事机构建昌镇,下辖三营十五汛

行走在西昌的城市乡村,你会发现有许多被称为“营”的地方。建昌古城内有中营巷、左营巷、后营巷,大兴乡有小营上,西溪乡有新营、老营盘、李家营盘、何家营盘、大营、大营坎,经久乡有合营,佑君镇有高山营、金家营、马营,裕隆乡兴富村有沙锅营,琅环乡五星村也有大营,兴胜乡团结村有六兴营,安宁镇顺河村有涂家营、康宁村有营田,西乡乡民源村有周家营,阿七乡大田村有黄府营、高官营,黄联乡哈土有新营盘,中坝乡大中村有崔家营,就连川兴新农村金子坡也有一处称为营顶的地方。

“营”有那么多,所处位置的地形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有什么秘密吗?

文/图特约撰稿王仁刚

古人营建居所

遵循“帀居”的原则

营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营,帀居也,余倾切。”段玉裁注:“帀居,谓围绕而居。”桂馥义证:“营谓周垣。”

帀,同“匝”,音zā。《说文》说“周也,从反之而周也”,意思为环绕一周。

“营”亦作“營”,从宫,荧省声。本义为四周环宫而垒,筑土为居,引申出围绕、建造、扎营、经营、谋求、耕作等动词义项,军营、营寨、军队等名词性义项。

古人营建居所,首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需要遵循“帀居”的原则。四周建墙,围成一圈,形成一个与外面相对隔绝的安全空间。福建圆形、方形的土楼是典型“帀居”的代表,西昌古村高山堡、越西登相营都是类似情形。其实,农村的院落、四合院都具有帀居的特点。往小了说,每个院落都是一个城堡;放大来看,城市也是一个放大了的帀居。

冷兵器时代,部队征战在外,临时驻扎之地称为军营、营寨、次所。营寨要以安全为第一要求,故要选取一险隘台地,四周设置围墙、栅栏,留出营门,派重兵把守,同时安派士兵不断巡视,以提高安全系数,以防敌方发动袭击,端营、摸营、偷营。

西昌的历代驻军

军事先行,再设置地方政权机关管辖

军事是政权的基础和保障,有了这个保障,才谈得上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

2000多年来,汉唐元明清,郡州司卫府,历代中央政府经营西昌,都是军事先行,先以军事进行有效控制,再设置地方政权机关以管辖,这就叫武备。

《西昌县志·武备志》讲得很清楚:“戡乱以武,乱定而放牛归马;义取止戈,此三代盛规也。秦汉而还,边各有防,武备乃不可以弛。宁远(大致同于今凉山地区)之为边,虽非逼于强邻大敌,而蠢兹蛮众,仍以有无兵威为叛服。汉武无平南越之师,西夷何由请臣置吏;诸葛公不南征,则北伐将贻后顾忧;唐不置宁远等军,蕃诏一气,蜀早不保。惟无远略,以为对朝贡夷酋厚赐崇封,遂可宁人息事,乃都鬼主终并于大理王,遂流为边患。”正反两面的例子,都说明军事镇守的重要。

元代囊括宇内,在今凉山地区设置罗罗斯宣慰司,辖建昌、德昌、会川等路,建昌路辖中县、邛部、礼州、阔州、建安、永宁、泸州、里州、苏州、隆州等10个州县。罗罗斯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建昌路设立军民屯田。万户之下设置总管万户,佩金虎符;千户之下设把总千户,佩金符;百户之下置弹压百户,佩银符。

明朝实行卫所制度,设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辖五卫八所。本有六卫,建昌前卫设置于洪武二十七年,万历三年废卫为前卫所,并入建昌卫。建昌卫辖有礼州后、礼州中、德昌、大冲河等四个守御千户所及昌州、威龙、普济三个长官司。卫所各级官员的选拔任命、考核升调、袭职替换、论功行赏等都掌管于兵部,各级官员属于武职,监管军事、民政事务。

清代的营汛

建昌镇下辖三营十五汛

清代初期沿袭卫所制度,雍正六年(1728年)设置宁远府,府署西昌(西昌之名始于兹),辖西昌、冕宁、盐源三县和越嶲厅、会理州。清代驻军分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为主,绿营为辅。

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他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清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及在乾隆中叶以前的历次战争中,绿营都曾起到重要作用。绿营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子继。绿营由兵部直接统辖,将领无法直接统兵,可有效地防止军人拥兵自重。

随着八旗军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绿营兵以“镇”为基本单位,设总兵一员,为镇的主将。在总兵之上设有提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各镇总兵;又有巡抚,其兼提督者有权节制各镇。在巡抚、提督之上,又设总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巡抚、提督和总兵,为该区域的最高军事长官。各镇绿营兵按协、标、营、汛编制。标辖2至5营,分称中、左、右、前、后营等,居中镇守,以备征调。

凡副将所属之兵称协,是协守要地的部队。兵员数十至千余不等,以守备地命名,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次要地设汛。兵员数人至数十人不等,由千总、把总统带。自提督以下仅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遇有征伐,朝廷派遣经略、参赞大臣来统兵,调集各地绿营出战,事毕立即解除大臣的兵柄。

清代驻防宁远府的绿营军的最高军事机构为建昌镇,下辖三营十五汛,有马、战、守兵1995名。三营分别为中营、左营、右营。分防十五汛为北山汛、定番汛、虐郎汛(今西溪大营牛郎坝)、德昌汛、羲龙汛(今月华乡)、马石罗汛、马平坝汛(今安宁镇)、木托汛(今大兴乡小营上)、青龙汛(今川兴青龙隘口)、缸窑汛(今海南缸窑)、娘子庄汛、庙角营汛、大水塘汛、蚂蟥山汛、土堡汛。

此外,西昌县境外还有冕山营、会川营、凤山营、越嶲营、会盐营、宁越营、靖远营、永定营、泸宁营、怀远营等。清代道光年间三任西昌知县的书纶(字紫园,号硕农,亦曾任冕宁知县),以廉能著称,他的《西昌杂咏十四首》之六,吟诵西昌武备情况:

控险资雄镇,连环十二营。

麾旗夷瘴散,试马野花明。

春暖乌蒙国,霜来孟获城。

边民传火节,犹为武侯迎。

之十一:

四面设重关,邛城逼猓蛮。

雷喧怀远水,云隐小凉山。

戍鼓今无警,原平半就删。

闾阎安作息,自觉讼庭闲。

诗中概述西昌驻军情况和重要作用。依靠建昌镇连环十二营的镇守,地方得到安宁,百姓能安心劳作生活,身为地方官的诗人,也觉比较清闲。

老城的军事衙署

只留下沿用至今的地名

今天,西昌的镇、标、营、汛,早已失去驻军镇守的功能。建昌镇署(总兵衙门)在今西昌北街老统部巷。清末裁撤制营为巡防统领,以统领住之,西昌人习惯称老统部,现为四川省凉山州彝文学校兼民族干部学校校址。

中营游击署在今三衙街中营巷。四川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原设越西,后校务中辍。1916年,时任四川省民政部次长兼上川南宣慰使的陈希曾(字省吾)恢复省二师校并兼任校长,鉴于越西地狭物匮治安不良,将学校由越西迁至西昌,以清代中营游击署为校址。校址从此与教学结下不解之缘,曾为凉山大学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现为西昌学院的继续教育学院。

左营游击署在南街左营巷,西通黄家巷,东与吉羊巷、涌泉街相连。民国反正后,左营署衙变卖给举人周尚崧,今尚崧客栈为原衙门之一部。

右营衙署位置待考。张正宁先生从位置及传承关系考虑,猜测在今后营巷。北街后营巷在原府街宁远府署之后,清代曾在此驻军,后为巡防后五营驻地,故名。

老城外的营

是历代分防驻军营房的泛称

西昌城外称为“营”的,不是清代严格意义的营级衙署驻地,而是历代分防驻军营房的泛称。这些地方,多是元、明、清几朝的军队驻扎防守之地,其功能及名称来源与有“卫”“所”“屯”名称的古村堡有共通之处。这些营汛,位置均在偏远险隘的交通要道。其地形多为易守难攻的圆形山包,建筑符合军营“围绕而居”特点,现多为块状聚落——大兴小营上、西溪老营盘等能看到这个明显特点。

大兴乡建新村有小营上。大兴故称木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清代绿营分防的重点。清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川陕总督岳钟琪上疏请求“拨建昌镇标中军守备一员,带兵八十名,移驻建昌东之木托(今大兴)”;《西昌县志》载“木托汛守备把总,带领马战守兵63人”。小营上今有营宝寺,寺中建有殿宇,清光绪庚寅年(1890年)秋八月红砂石香炉,上书“旗纛殿”三字,署“特授木托汛把总王沦,兵丁等余锦荣、危广泰、王道德、余泽沛、赵鹏飞、危得明、王志鸿、蔡长华、赵得魁、危复荣、余加祥、姚成魁”。小营上现有村民多为当年驻守木托的官兵后裔。

西溪牛郎村有大营,地处螺髻山隘口,地理位置至为重要。牛郎村原名虐郎,大营原名鞑子营,也作答音,是元代以来军事重地,曾设有衙门,郑氏先祖在此戍守。大营清真寺珍藏的天启二年(1622年)古碑(现迁至郑氏茔地)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郑家始祖郑义征讨建昌卫,“定功行赏,即奉诰命二道,纱绢表里,郑义实受建昌中所正千户职,创业虐郎,茔田两备。郑刚墓磘山下山南大水塘,勒碑有记。虐郎茔山东至答音顶,南至大沟,西至四川营普光寺,北至汛井小箐田界至本茔山脚下,南至山神庙水沟曹家田,西至石头山脚下,北至施千户□□,内让田乙石五斗□营设汛”。大营至今流传“两族共祠堂,汉回一家亲”佳话。清代称西溪汛,以守备把总带领马、战、守兵77名分防。

西溪乡营盘村数十米高的山包上是过去的军营,现在建有兴国寺,寺门外有红砂石残碑一块,上有“小营”“三杂郎”等文字,是回族人驻守之地。

佑君镇马营村原住居民陈、马、李、夏姓,清嘉庆八年(1803年),四姓人建有共同的家庙福田寺。《西昌回族史话》(初稿)记载,核桃村马姓始祖马俊于洪武二十五年统兵到建昌征战,镇守青龙隘口,落脚椒子坝,又名海岛村,今名核桃村,马俊生四子,长子分驻马营。相传清乾隆年间,马营被土匪包围,房屋被焚,数百人被害,马姓尤惨。直到现在,马营的马姓人数仍较少。

裕隆乡沙锅营又称新营,原系古时营盘,多沙姓、马姓回族村民居住。元代,一些穆斯林军官被朝廷派往建昌罗罗斯宣慰司境内担任军政要职,下级军官和士兵“随从入社,与编民等”。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昌月鲁贴木儿叛乱,朝廷调集京卫马俊、马钢等带兵参与平叛。马钢在此屯田戍守,于是大量回族落户沙锅营屯田。传说因有一户人家在此建房时,挖出了一砂锅银子发了财,故名“砂锅银”。人们根据这里驻过军营,戍守人员常用砂锅煮饭,就把银子的“银”改为“营”。再因穆斯林有沙姓,便把“砂”改成“沙”字,故称沙锅营。还有一说,当地出产沙锅,故名。

西乡乡民源村周家营西临安宁河,地方偏远,过去交通十分不便,村民常有被孤立之感,原住居民有周、王、宋、孙、鄢五姓。现存“敕封府国大将军神位”碑,是曾经驻军的重要物证。据周隆国先生介绍,周家来自湖广,字派“毓秀世昌隆,荣华定在中,立身本正直,虎志必金钟”。这与光绪年间西昌周家人在高山堡建修祠堂,拟订的周家字派大体相同,其内容是“毓秀世昌隆,荣华定在中,立身本正直,辅治必精忠,道德濂溪绍,功勋家相同,科名多骏发,西伯继高风”。

后记

西昌的营,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见证了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也见证了许多家族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还有许多故事等待探究发掘。笔者仅就所知抛砖引玉,期望得到更多爱好者、研究者的关注。

新闻推荐

西昌交警下乡办摩托车驾考业务 家门口考试拿证 村民省时又方便

西乡村民在葡萄架下办理业务。为认真落实公安部“放管服”工作精神,给群众生活及办事增便利,将便民、利民、惠民措...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