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州 一座写满历史风华红色印记的川西小镇

西昌都市报 2019-08-22 09:22 大字

1935年5月,红军长征经过礼州,在边家祠堂内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本报记者 王亚 摄

一座写满历史风华

红色印记的川西小镇

文/本报记者王亚

图/本报记者钟玉成

8月,又是一个夏秋之交,人们心中对诗与远方的寄望如炎热天气中的热浪一样肆意奔腾。把目光投向神秘而美丽的川西高原,在安宁河谷的腹心、西昌市北部,有一座写满了历史风华与红色印记的小镇,名叫“礼州”。

礼州镇古称“苏祁县”,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一大驿站,镇上的古街古巷保留有“南丝路遗风”,民风民俗浓厚。

1935年5月,红军长征经过礼州,在礼州土官庄(今田坝村)边家祠堂内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做出了行军路线的重大调整,正式确定了北上陕北的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并首次正式提出“万里长征”一词。礼州会议的正确决策成就了“彝海结盟”的佳话,为抢渡大渡河的壮举奠定了坚实基础,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影响深远。

84年后的今天,漫步礼州镇,人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敦厚传统与生机勃勃两种迥然不同的气质,在这里融为一体,丝毫不显违和。

古老的城门,清代砖木或土木结构的建筑,精巧的吊脚楼,镂空雕花的门窗,青石的街衢,巍巍的古塔,诉说着这座古镇珍藏了千年的风情。

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师生纷至沓来,在边家祠堂、红军井、西禅寺、红军长征广场等地,瞻仰一幅幅弥足珍贵的资料图片、一处处遗址遗迹、一件件印证历史的革命文物,领略和理解存留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精神”。

鲜花产业也在此茁壮成长,大棚连接成片,花朵的芬芳随地气缓缓上升,缤纷的色彩和村民的日子一样美好明亮。

每逢春节,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八,礼州新春庙会天天有大戏,村村有演员,户户迎宾客,“春”的序曲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上万游客徜徉在热闹的喜庆氛围中,将礼州丰富而又独具个性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远播至五湖四海。

一座曾经不起眼的小镇,在守望中求变,在发展中日新月异。

红色小镇热起来

从礼州镇出发,往北5公里便是田坝村。循着村民的指引,你很轻易就能找到已有170年历史的边家下祠堂(注:边氏祠堂分上祠堂和下祠堂,下祠堂曾是红军长征“礼州会议”会址,上祠堂始建于清代末年,保留至今)。打开铁门,一栋简陋的木房映入眼帘,房屋内有红军走过的楼梯,红军当年在墙壁上写下的标语,字迹依稀可见,红军留下的银元、盘子、电报稿也被小心地保存了下来。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8月11日上午,阵阵嘹亮的歌

声回荡在边家祠堂上空,来自攀西地区的400余名边氏族人代表齐聚一堂,庆祝边氏祭祠活动恢复25周年。

这是一个郑重的仪式。祭祠活动开始之前,田坝村党支部书记边仕文带领边氏族人来到西昌市政府拨款500余万元于2018年建成的红军长征广场和西昌解放纪念碑前参观。

在边家下祠堂的参观中,边仕文为在场所有边氏族人还原了礼州会议的历史细节,“1935年5月,由滇入川的中央红军在巧渡皎平渡后,一路开赴西昌,进入礼州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聂荣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时就住在边家祠堂内。在著名的礼州会议上,红军做出了行军路线的重大调整,正式确定了北上陕北的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并首次正式提出‘万里长征’一词……”参观结束后,大家又集中到边家上祠堂举行了庄重的祭祠活动。

在礼州这片土地上,祖先的传统文化、良好的族风族德与红军长征精神早已无分彼此,深切地融入到了当地人的血脉和生命中。

“从今年七一建党节至今,单是田坝村就接待了4000余名参观者,举办了40场红色旅游参观活动,包括西南财经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参观团、空军西昌场站战友联谊会、西昌人力资源市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边仕文说,“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村里的各处红色遗址参观、游览,生长在此让我感到很自豪。”

近年来,礼州镇的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师生纷至沓来,在边家祠堂、红军井、西禅寺、红军长征广场等地开展了一场又一场仪式感满满的党员活动,体验红色文化。

瞻仰一幅幅弥足珍贵的资料图片、一处处战争年代的遗址遗迹、一件件印证历史的革命文物,聆听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临其境,感其行,引发了观者和听者对党性的沉思、对灵魂的叩问,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深刻地领略并理解了礼州的“红色长征精神”。

乡村经济旺起来

“革命之地”是先辈们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红色旅游”满足了游客铭记长征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而发展产业则是“革命之地”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向着时代前行的必由之路。

人们在守望中求变。如今,昔日的农奴不仅翻身做了主人,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红军长征的“红色精神”一样在礼州土地上绽放的,还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花卉产业。

2012年,西昌市启动了涵盖礼州、兴胜、月华3个乡镇的2万亩高起点的现代花卉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并在礼州镇田坝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千亩核心示范区”。

而今,站在礼州镇的热水河大桥上,放眼望去,田坝村的鲜花大棚连接成片,铺展开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走进花农们的大棚,花朵的芬芳随地气缓缓上升,沁人心脾。青翠的花茎上,花朵盛放,一团团、一簇簇,如烟如脂。一束束鲜切花被打捆、装车,发往成都、昆明等地的花卉市场,再由那里的花商分销至全国各地,或是搭上飞机,远销海外,被摆上日本、韩国、美国的商超货架。一座安静的村庄,渐渐因出产优质上乘的鲜花而被各路花商所熟知。

“礼州出产的康乃馨花色鲜艳、枝条匀净、绽放期长,很受市场欢迎。”田坝村农民邹建军说,他曾经种植的32亩康乃馨,一亩田每年大约出8万枝花,一枝花平均卖5角钱,一年下来,可赚得100多万元的收入,净利润可达40万元至60万元。种花期间,他几乎没有为销路发过愁。

“芬芳产业”渐成气候,礼州镇党委书记龙波亮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截至今年3月,现代花卉产业园区已流转土地4000亩,入驻西昌天喜、广州丽佳、上海月尘、东莞千姿等知名花卉企业17家。投入资金5.2亿元,建成可控式温室大棚175万平方米,年产高档盆花2450(紧转06版)

新闻推荐

从“月光经济”到文旅融合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西昌市召开与中船九院合作交流座谈会

本报讯8月19日下午,西昌市召开与中船九院合作交流座谈会,会商亮化、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事宜。西昌市委书记李俊,市委...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